13《猫》 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猫》 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2 19:5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猫》 教材解读
一、单元解读
《猫》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编排了老舍的 《猫》《母鸡》 和丰子桤的 《白鹅》三篇作品。《猫》一课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母鸡》则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 “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从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写出了白鹅的特点——高傲。在作家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做的白鹅,无不性格鲜明,可亲可爱。此外,《猫》和《白鹅》课后的“阅读链接”,还安排了其他中外名家写动物的文章或片段,意在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要素在第一单元“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又提高了要求,强调不仅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还要关注作家是如何表达的。教材中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都巧妙地渗透了对表达方法的指导。《猫》一课要求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母鸡》一课引导比较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白鹅》一课要求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也用课文和生活中的例子,渗透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另外,《猫》一课链接了夏丏尊和周而复写猫的片段,要求学生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白鹅》一课链接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要求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这样的安排也进一步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和以往描写动物的习作不同的是,本单元习作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根据需要进行表达。不同的情境下,学生习作内容的选取、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动物特点的表现也指向了外形、生活习性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这一独特的编非方式,旨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交际和表达需要,明确可作的目的和对象,选择不同的内谷和方式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表达有强烈的对象意识
二、文本解读
1.内容
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分成两大部分,先写了猫的 “古怪” 之状,后写了小猫的“淘气”之态,以“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为过渡句,将前后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2.结构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开门见山,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段落,“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呼应开头。中间的三个自然段,描写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二是猫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三是猫有时无比勇猛,有时又无比胆小。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相互不盾,课文用“说它……吧,它的确……可是……”等句式展示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以“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为全段总起,通过一些事例出了小猫的淘气: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耍个没完没了;摔了跟头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淘气〞本是“俏皮”的意思,但作者笔下的“淘气”,却成了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同义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3.语言
作者运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却又如数家珍般地描述了它种种惹人喜爱的举止情态。这样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显示出对猫的亲昵。老舍先生善用平实的口语,亲切有味,自然生动,看似平常的语气词,却极富有表现力,让文章充满了生活味。作者还不着痕迹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
4.插图
课文插图是著名面家米春茂的作品。图中的小猫栩栩如生,虽然腿脚还不稳,却和鸡毛玩得不亦乐乎。
13《猫》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字,会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猫的可爱的。
3.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猫的“古怪”,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教学重难点
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猫的“古怪”,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可爱小猫的图片。
2.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第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第二,边读边思考:作者笔下,这是一只怎样的猫?(3分钟)
2.认读字词
尽职 蹭上 稿子 丰富多腔 无忧无虑 屏息凝视
遭殃 摔跤 花折花落 生气勃勃
(1)两生领读两组词语。
(2)联系生活实际、看图片、扩词认识“屏、折”两个多音字。
(3)齐读多音字。
3.完成任务单第一题、第二题。(4分钟)
4.整体感知
(1)齐读词语。这两组词语,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小猫?第一组:长大后的猫,第二组:满月时的小猫。
(2)写满月的小猫,第几自然段?满月时的小猫有有什么特点?从第6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关键句,齐读句子。从关键句中再找出一个关键词,满月时候小猫的特点是——淘气。
(3)从1—5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5个自然段的内容。齐读句子,从关键句中提取一个关键词——古怪。
(4)一说到猫,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可爱,作者怎么用古怪来形容呢?再度课文,看你有没有发现。(3分钟)
(5)默读1—5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思考: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用○圈出关键词。(老实、贪玩、尽职)
(6)黑板上出现了一些相反的、矛盾的词语,这就是这只猫性格古怪的表现。
5.完成任务单第三题。(2分钟)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情感,学习写法)
1.第二自然段中,从三个方面写猫的古怪的,从老实到贪玩,从贪玩到尽职,作者是怎么把这些矛盾的特点连接起来的?(说……吧……的确……可是……)
2.老实的时候,猫是什么样子的?(圈画句子,齐读)
(1)“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以看出作者已经不仅仅把它当做猫来写,而是当做家人来写。所以读起来才那么亲切。
(2)这段话中,先写了猫老实的这个特点,然后又写了具体的事例。先写特点,再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述。这种写法,接下来还有。
3.从哪件事能看出猫的贪玩?
(1)写贪玩,是不是也是先写贪玩这个特点,然后又写具体的事例。
(2)这段话读起来很亲切,就像是作者在和我们聊天一样。那是因为作者用到了一些词,哪些词?(说“啊”“呀”“呢”语气词)。
(3)有语气词和去掉语气词,两个句子,我对比着读一读。男孩子读第一句,女孩子读第二句。男孩子读完,什么语气?(质问、责怪)女孩子加上语句词读完后,作者的态度是不是好像完全变了?什么心情?(着急,关心、疼爱)是吧。
(4)作者写贪玩,其实就是在表达对猫的喜爱。
4.当贪玩的小猫遇到老鼠的时候,就变了,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猫?(尽职的猫),通过哪个事例可以看出猫的尽职?
现在你就是这只猫,屏息凝视是什么样的?一动不动,说明多么专注;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有耐心;不把你这小老鼠等出来决不罢休,有决心!
5.同桌之间再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一人读一部分,注意,你可以像和同桌聊天一样读一读(眼神、手势)。
6.正因为猫不仅老实,还贪玩,不仅贪玩,还尽职,所以作者说古怪。但是古怪又有什么问题呢?作者喜欢吗?喜欢。(读第5自然段)
四、小练笔
1.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动物,有这种前后矛盾的特点。小狗,贪吃,挑食……热情,不理人……等等。我们在写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特点+事例)。
2.学生练习。(10分钟)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