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2 21:1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西游记
吴承恩 明
猜一猜故事名字
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四圣试禅心
继续猜一猜
高老庄收八戒
八戒大战流沙河
真假美猴王
大战红孩儿
车迟国斗法
三调芭蕉扇
女儿国遇难
人物形象分析
1.孙悟空的各种称呼先后顺序为:刚出生为 、后被推为 、拜师后得名 、归来后自封 、上天后得官名 、后返回花果山自封为 。被唐僧所救后赐名 ,取经归来得封号 。
思考:随着孙悟空的称呼变化,你觉得他还有哪些变化?
石猴
水帘洞洞主
孙悟空
美猴王
弼马温
齐天大圣
行者
斗战胜佛
人物形象分析之孙悟空
2.以下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具体回目,顺序安排应该是?( )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②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③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官诸神捉怪。
④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②③④①
精彩片段赏析
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酕醄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 ,顿然醒悟到:“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眼就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赏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 ,如吃炒豆相似。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海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不如下届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
根据上述短文思考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提到的两件事。
答:
2.选文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结果怎么样?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
大闹蟠桃宴;偷食老君丹
孙悟空大闹天宫,结果被众神拿下,太上老君用炼丹炉将他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后来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年轻气盛,有力量,有本事,机智,不畏强权,但是顽劣,行事鲁莽,做事不考虑后果,不够成熟。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将门紧紧关上。一个燃燎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剥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 ”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 ”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 ”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登。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
精彩片段赏析
1.上述短文出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情节?
2.总结三调芭蕉扇故事中体现了孙悟空的什么特点?
答:智勇双全、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胜不止。
三调芭蕉扇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孟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1.上述短文出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情节?
2.结合作品的其他情节说说孙悟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真假美猴王
比如:大闹天宫 桀骜不驯,敢于反抗,英勇无畏
三打白骨精 爱憎分明,嫉恶如仇。
三调芭蕉扇 聪明机智 坚忍不拔
孙悟空性格归纳:
调皮好动 英勇无畏 机智勇敢
武艺高强 桀骜不驯 有叛逆精神
忠心耿耿 嫉恶如仇 坚忍不拔
人物形象分析之唐僧
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共计5048卷。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人物形象分析之猪八戒
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投错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猪八戒性情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傅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取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猪八戒
性格:一方面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另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自私、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猪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形象。他的优点和缺点参半,优点和缺点在他身上似乎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体现。
人物形象分析之沙和尚
法名悟净,原是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因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铲,武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菩萨葫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西去。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沙和尚
性格:循规蹈矩、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小心谨慎、忠诚老实、勤勤恳恳、明哲保身、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关键时刻不失义骨侠肠;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辩、固执。
主题概括
赞扬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
中考链接
中考链接
选段一 沙僧见他变了脸,不肯相认,只得朝上行礼道:“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他闻言,呵呵冷笑道:“贤弟,此论其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选段二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观音、木叉一齐围统。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孟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抢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选自《西游记》江苏人民出版社)
1.选文涉及到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这个故事是 ,选段一中的“他”是 。(2分)
2.从选文内容来看,六耳猕猴有什么性格特点 (2分)
3.选段一对孙悟空与唐僧发生冲突第三次离开的情节有所交代,请你联系整部作品,分别概括孙悟空前两次离开的情节并对其表现进行简要分析。(6分)
真假美猴王
六耳猕猴
恃才放旷(自负狂妄、桀傲不驯)、1分贪图功名、执迷不悟、狡猾(“精明”)(2分,每点1分,答对2点即得满分)
(1)因打死六个强盗被唐僧絮叨而负气离开(1分);伤人性命却不受教诲,闻指责就发怒、不遂意就出走,表明孙悟空行为莽撞、冲动,佛心未定,还需教诲(2分)。
(2)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写下贬书驱逐离开(1分);打死妖魔却被错怪逐走,满心委屈却不得不离开,表明孙悟空虽征途艰险但忠诚护师,虽屡遭惩处却不忘师恩(2分)。
回顾基础内容
1.《西游记》是 (朝代)小说家 (人名)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 主义章回体 (篇幅) 神魔小说。
2.全书从结构上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七回):写了孙悟空 、 、的故事,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
第二部分(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了唐僧的 及 的缘由。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故事的主体,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并经历了 (数量)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吴承恩
浪漫主义
长篇
出世
拜师
大闹天宫
身世
西天取经
81
3.本书出现了四个主要人物,分别是 师徒四人。
4.孙悟空是用什么救活了乌鸡国国王?(九转还魂丹 孟婆汤 )
5.猪八戒是用什么方法辨认真假唐僧?(紧箍咒 紧窟咒)
6.文殊菩萨的坐骑是 ?(青狮 狮王 )
7.美猴王的出生地花果山位于(东胜神洲 西牛贺州 )
8.第一回中群猴喜宴时,美猴王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他烦恼的是( 禽兽威严 生死无常)。
9.孙悟空独自去学艺,他拜的师父是(菩提祖师 元始天尊)
10.水帘洞的对联是: 福地, 洞天。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花果山
水帘洞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