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假自学特训1.3噪声及其控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暑假自学特训1.3噪声及其控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2 21:2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2022年暑假八年级物理上册自学特训
1.3 噪声及其控制
知识点①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概念:
从物理学角度讲,
从环保角度讲,
噪声的来源
自然界中偶发性的噪声:雷声风雨声波浪声火山爆发时的声音等
生活中经常性的噪声:街道的嘈杂声,深夜的鸡鸣狗叫声,电风扇电冰箱等用电器工作时的声音
交通噪声:各种机动车发动机的声音,鸣笛声,飞机轰鸣声等
工业噪声:工厂里各种机器设备发出的声音
施工噪声:推土机、搅拌机、切割机、电钻工作的声音以及重锤打夯的声音
知识点②噪声的危害
噪声强弱的等级
物理学中,用声强级来客观描述 ,它的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 。
噪声的危害
心理效应:噪声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学习,工作和休息
生理效应:长期在强噪声环境工作中的人会出现耳聋、头疼、血压升高、视觉模糊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害建筑物,并使一些仪表和设备工作不正常,如超音速飞机的轰鸣声,巨大的爆炸声会将建筑物的玻璃震碎等
知识点③噪声的控制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源振动→通过介质传播→进入耳朵引起听觉,因而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 (3)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不同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声音的音调最高 B.乙、丙声音的响度不相同
C.乙、丁声音音色和音调均相同 D.丁声音属于噪声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根据音调可以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城市路段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
C.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D.丁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立交桥在靠近居民楼一侧要安装隔音板 B.关闭房间的门窗
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5.下列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高架桥的两旁修建隔声板 B.纺织厂的工人配戴防噪声耳罩
C.市区道路上的行车禁鸣喇叭 D.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工程施工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D.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街道上的嘈杂汽车声 B.深夜里听到邻居家的电视声
C.考试期间考场附近建筑工地的机器声 D.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
8.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开会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9.如图所示,将某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噪声检测器和示波器,某一瞬间噪声检测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同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幅值”最大值在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图甲装置显示了声音的频率 B.图乙波形中的“幅值”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C.图甲装置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声音 D.图乙波形中的“幅值”反映了声音的“响度”
二、填空题
10.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大;在中考时,在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
11.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对于集中精力正在思考的诗人来说,“人语响”属于___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
12.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例题,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产生的。同学们通过听课,了解了解题思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学校要求同学们“入班即静”,即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3.小明在家拉二胡,二胡声是由琴弦_______产生的;他的手指上下切弦,通过改变弦发声部分的长度来改变声音的_______;为了不影响邻居休息,他关上窗户,这是在_______中减弱噪声。
14.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我省许多城市的广场舞扰民现象非常严重,如图所示,在某广场的一个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利用噪声监测仪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这种方法是在___处控制噪声。
15.考试前,播音员发出“请考生进入考场”的指令,经扬声器传出后再通过_______传到考生耳中。昆明市二环快线上的隔音墙,是从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展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学校附近人家放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______。
17.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C919首飞成功.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______(填“响度”或“频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______(填“乐音”或“噪音”)。现场观众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减弱噪声。
18.声音的特征有:响度、音调、音色。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其发出的音调越________。现在许多涉密单位装有能“辨音识人”的“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 来“辨音识人”的。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是在________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的。
19.有部分路段的斑马线位置,安装了带语音提示的红绿灯信号系统。红灯亮时,系统会发出语音来警示行人,这主要应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在月球,无论如何演奏乐器,都不能听到,原因是______。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题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装置:
(1)交流讨论:
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
②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2)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声音在______中不能传播;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______(填序号)。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21.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不选另一个作声源的理由是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A
6.C
7.D
8.B
9.D
10. 响度 声源处
11. 振动 噪声
12. 振动 信息 声源
13. 振动 音调 传播过程
14. dB 不能 声源
15. 空气 传播过程中
16.①④⑤
17. 响度 乐音 声源处
18. 高 音色 声源处
19. 信息 音调 真空不能传声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 变小 不能 介质 真空 C
21. 机械闹钟 音叉不能持续发声 B 泡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