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若复数z满足:,则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
A.-2 B.i C.0 D.2
2.如图,在△ABC中,,,P为CD上一点,且满足,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α//β,m α,n β,则m//n
B.若α⊥β,m α,n β,则m⊥n
C.若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直线AB//α
D.若m⊥α,m//β,则α⊥β
4.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5.某地天气预报中说未来三天中该地下雪的概率均为0.6,为了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未来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雪的概率,用计算机产生1~5之间的随机整数,当出现随机数1,2或3时,表示该天下雪,其概率为0.6,每3个随机数一组,表示一次模拟的结果,共产生了如下的20组随机数:
522 553 135 354 313 531 423 521 541 142
125 323 345 131 332 515 324 132 255 325
则据此估计该地未来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雪的概率为( )A. B. C. D.
6.已知定点和直线,则点到直线的离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7.从装有 2个红球和 2个白球的口袋中任取 2个球,则下列每对事件中,互斥事件的对数是对
(1)“至少有 1个白球”与“都是白球” (2)“至少有 1个白球”与“至少有 1个红球”
(3)“至少有 1个白球”与“恰有 2个白球” (4)“至少有 1个白球”与“都是红球”
A.0 B.1 C.2 D.3
8.设三棱锥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是棱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与直线所成角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A. B.
C. D.
二、多选题
9.已知圆心为的圆与点,则( )
A.圆的半径为2
B.点在圆外
C.点与圆上任一点距离的最大值为
D.点与圆上任一点距离的最小值为
10.随机地排列数字1,5,6得到一个三位数,则( )
A.可以排成9个不同的三位数 B.所得的三位数是奇数的概率为
C.所得的三位数是偶数的概率为 D.所得的三位数大于400的概率为
11.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3,侧棱长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三棱锥高为3. B.正三棱锥的斜高为
C.正三棱锥的体积为 D.正三棱锥侧面积为
12.在锐角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
B.的取值范围为
C.的取值范围为
D.的取值范围为
三、填空题
13.已知三条直线,,,若,则的值为______.
14.某高中对学生春节期间观看亚洲杯的调查,该校高一有800人,高二有900人,高三有13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取60人,则高三年级应抽取________人.
15.费马点是指三角形内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当三角形最大内角小于时,费马点与三个顶点连线正好三等分费马点所在的周角,即该点所对的三角形三边的张角相等均为.根据以上性质,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6.在中,分别为三边中点,将分别沿向上折起,使重合,记为,则三棱锥的外接球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7.已知直线的方程为().
(1)求直线过的定点的坐标;
(2)直线与轴正半轴和轴正半轴分别交于点,,当面积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
(3)当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
18.对某校高三年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次数进行统计,随机抽取名学生作为样本,得到这名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根据此数据作出了频数与频率统计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分组 频数 频率
15 0.30
29
2
合计 1
(1)求出表中,及图中的值;
(2)若该校高三学生人数有500人,试估计该校高三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在区间内的人数;
(3)在所取样本中,从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不少于20次的学生中任选2人,求至多一人参加社区服务次数在区间内的概率.
1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菱形,,Q为的中点,.
(1)点M在线段上,,试确定t的值,使得平面;
(2)在(1)的条件下,若,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0.某陶瓷厂准备烧制甲、乙、丙三件不同的工艺品,制作过程必须先后经过两次烧制,当第一次烧制合格后方可进入第二次烧制,两次烧制过程相互独立.根据该厂现有技术水平,经过第一次烧制后,甲、乙、丙三件产品合格的概率依次为0.5、0.6、0.4,经过第二次烧制后,甲、乙、丙三件产品合格的概率依次为0.6、0.5、0.75,
(1)求第一次烧制后恰有一件产品合格的概率;
(2)经过前后两次烧制后,合格工艺品的个数为X,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均值.
21.如图,某小区准备将闲置的一直角三角形地块开发成公共绿地,图中.设计时要求绿地部分(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有公共绿地走道,且两边是两个关于走道对称的三角形(和).现考虑方便和绿地最大化原则,要求点与点均不重合,落在边上且不与端点重合,设.
(1)若,求此时公共绿地的面积;
(2)为方便小区居民的行走,设计时要求的长度最短,求此时绿地公共走道的长度.
22.已知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平面ABCD.求证:
(1)平面SAD;
(2)平面SA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复数的乘方、加减运算计算即可判断作答.
【详解】
因,则,
所以所求共轭复数为,其虚部为0.
故选:C
2.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点共线求出,然后把当基底表示出和,从而求的值.
【详解】
因为,所以,
所以,因为三点共线,所以,即,
所以,又,
所以
.
故选:C.
3.D
【解析】
【分析】
举例说明判断A,B;由平面α经过线段AB的中点判断C;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推理判断D作答.
【详解】
对于A,如图,长方体中,平面为平面α,平面为平面β,
直线AB为直线m,直线为直线n,满足α//β,m α,n β,而直线m与n是异面直线,A不正确;
对于B,在选项A的长方体中,平面为平面α,平面为平面β,
直线AB为直线m,直线为直线n,满足α⊥β,m α,n β,而m//n,B不正确;
对于C,当平面α经过线段AB的中点时,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此时直线AB与平面α相交,C不正确;
对于D,因m//β,则过m存在与平面β相交的平面γ,令它们的交线为c,由线面平行的性质知,c//m,
而m⊥α,则c⊥α,又c β,所以α⊥β,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
【分析】
首先设出新农村建设前的经济收入为M,根据题意,得到新农村建设后的经济收入为2M,之后从图中各项收入所占的比例,得到其对应的收入是多少,从而可以比较其大小,并且得到其相应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选项.
【详解】
设新农村建设前的收入为M,而新农村建设后的收入为2M,
则新农村建设前种植收入为0.6M,而新农村建设后的种植收入为0.74M,所以种植收入增加了,所以A项不正确;
新农村建设前其他收入我0.04M,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为0.1M,故增加了一倍以上,所以B项正确;
新农村建设前,养殖收入为0.3M,新农村建设后为0.6M,所以增加了一倍,所以C项正确;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综合占经济收入的,所以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所以D正确;
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新农村建设前后的经济收入的构成比例的饼形图,要会从图中读出相应的信息即可得结果.
5.B
【解析】
根据条件找出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雪的随机数,再按照古典概型求概率.
【详解】
20组数据中,其中522,135,531,423,521,142,125,324,325表示三天中恰有2天下雪,共有9组随机数,所以.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直线,
可化为:,令可得直线经过定点,可得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详解】
直线,
可化为:,令解得:
因为直线经过定点,
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故选:D
7.B
【解析】
【详解】
对于(1),“至少有1个白球”,包括“两个白球”和“一白一红”两种情况,两事件可以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对于(2),“至少有1个白球”,包括“两个白球”和“一白一红”两种情况,“至少有1个红球”,包括“两个红球”和“一白一红”两种情况,两事件可以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对于(3),“至少有1个白球”与“恰有2个白球”, 两事件可以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对于(4),“至少有1个白球”与“都是红球”,不可能同时发生,是互斥事件,即互斥事件的对数是 ,故选B.
8.B
【解析】
本题以三棱锥为载体,综合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概念,以及各种角的计算.解答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明确各种角,应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解,而后比较大小.而充分利用图形特征,则可事倍功半.
【详解】
方法1:如图为中点,在底面的投影为,则在底面投影在线段上,过作垂直,易得,过作交于,过作,交于,则,则,即,,即,综上所述,答案为B.
方法2:由最小角定理,记的平面角为(显然)
由最大角定理,故选B.
方法3:(特殊位置)取为正四面体,为中点,易得
,故选B.
【点睛】
常规解法下易出现的错误有,不能正确作图得出各种角.未能想到利用“特殊位置法”,寻求简便解法.
9.BCD
【解析】
【分析】
把圆C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写出圆心和半径,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并判断作答.
【详解】
依题意,圆:,则圆心,半径,A不正确;
因点,则,点在圆外,B正确;
因点在圆外,在圆上任取点P,则,当且仅当点P,C,A共线,且P在线段AC延长线上时取“=”,C正确;
在圆上任取点M,则,当且仅当点C,M,A共线,且M在线段CA上时取“=”,C正确.
故选:BCD
10.BD
【解析】
【分析】
利用列举法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结果.
【详解】
随机地排列数字1,5,6可以得到的三位数有:156,165,516,561,615,651,共6个,故A不正确;
其中奇数有:165,561,651,615,共4个,所以所得的三位数是奇数的概率为
,故B正确;
其中偶数有:156,516,共2个,所以所得的三位数是偶数的概率为,故C不正确;
其中大于400的有:516,561,615,651,共4个,所以所得的三位数大于400的概率为,故D正确.
故选:BD
11.A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象,取的中心为,连接,先得出面,再求出,可得正三棱锥高;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面积,利用体积公式求出正三棱锥的体积;作交于,求出正三棱锥的斜高;再利用面积公式求正三棱锥侧面积即可.
【详解】
取的中心为,连接,
由题意得:面,
又为等边三角形,
则,
所以正三棱锥高为:,
,
所以正三棱锥的体积为:,
作交于,
又,
则正三棱锥的斜高为,
所以正三棱锥的侧面积为:.
故选:A 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正三棱锥的高,斜高,侧面积和体积的问题.属于中档题.
12.AC
【解析】
【分析】
由余弦定理可得,再由正弦定理将边化角,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即可判断A,再根据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即可求出角的范围,从而判断B,再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判断C、D;
【详解】
解:因为,又由余弦定理,
即,
所以,所以,即,
由正弦定理可得,
又,
,即,
,
,,为锐角,
,即,故选项A正确;
,,,故选项B错误;
,故选项C正确;
,
又,,
令,则,
由对勾函数性质可知,在上单调递增,
又, ,
,故选项D错误.
故选:AC.
13.
【解析】
【分析】
由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关系,直接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得.
不满足题意,舍去,
,
解得.则.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由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求参数,属于基础题
14.26
【解析】
【分析】
根据计算出高三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再求得高三年级应抽取的人数.
【详解】
高三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故抽取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各层抽样数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15.
【解析】
【分析】
函数表示的是点(x,y)到点C(1,0)的距离与到点B(-1,0),到A(0,2)的距离之和,连接这三个点构成了三角形ABC,由角DOB为,角DOC为,OD=,OC=,OA=,距离之和为:2OC+OA,求和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画出图像并建系,D为坐标原点
函数表示的是点(x,y)到点C(1,0)的距离与到点B(-1,0),到A(0,2)的距离之和,设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费马点在高线AD上,设为O点即费马点,连接OB,OC,则角DOB为,角DOC为,B(-1,0)C(1,0),A(0,2),OD=,OC=,OA=,距离之和为:2OC+OA=+=2+.
故答案为.
【点睛】
这个题目考查了点点距的公式,以及解三角形的应用,解三角形的范围问题常见两类,一类是根据基本不等式求范围,注意相等条件的判断;另一类是根据边或角的范围计算,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信息给出的限制条件.
16.9
【解析】
【分析】
将三棱锥补充成长方体,则对角线长分别为,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推导出,从而,由此能求出三棱锥的外接球面积的最小值.
【详解】
由题意得三棱锥的对棱分别相等,
将三棱锥补充成长方体,
则对角线长分别为,
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则,
∴,
∵
,
∴,
∴三棱锥的外接球面积的最小值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三棱锥外接球的面积的最小值的求法,考查球、圆锥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
17.(1);(2);(3).
【解析】
【分析】
(1)化简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即可求解;
(2)设直线的方程为,得到,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得到面积最小值时的值,即可求解;
(3)由(1)知,可设直线方程为,其中,求得的表达式,得到,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1)由题意,直线的方程为,
可化为,联立方程组,解得,
所以直线过的定点.
(2)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1)知,直线过的定点,可得,
因为,则,解得,
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
则面积为,
此时对应的直线方程为,即.
(3)由(1)知,可设直线方程为,其中,
令时,可得;令时,可得,
即且,
则,
所以,
当且仅当时,即,
所以直线方程为,即.
18.(1),,;(2)150;(3).
【解析】
【分析】
(1)根据频率,频数和样本容量之间的关系即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样本容量,写出算式,求出式子中的字母的值;
(2)该校高三学生有500人,分组内的频率是030,可估计该校高三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在此区间内的人数;
(3)设在区间内的人为,,,,在区间内的人为,,写出任选2人的所有基本事件,利用对立事件求得答案.
【详解】
(1)由分组内的频数是15,频率是0.30知,,∴.
∵频数之和为50,∴,,.
∵是对应分组的频率与组距的商,∴;
故,,;
(2)因为该校高三学生有500人,分组内的频率是0.30,
∴估计该校高三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在此区间内的人数为150人.
(3)这个样本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不少于20次的学生共有人,
设在区间内的人为,,,,在区间内的人为,.
则任选2人共有,,,,,,,,,,,,,,15种情况,而两人都在内只能是一种,
∴所求概率为.
【点睛】
本题以图表为背景,考查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同时在统计的基础上,考查古典概型的计算,考查基本数据处理能力.
19.(1);(2).
【解析】
【分析】
(1)若平面,易得,再根据,得到求解;
(2)在平面内作于T, 论证平面,然后以点Q为原点,QA为x轴,QB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和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设直线和平面所成角为,由求解.
【详解】
(1)当时,平面.
如图所示:
连接交于点N,
连接,由题设,得.
若平面,
由平面平面,得,
所以.
当,
所以,
所以平面.
(2)由题设都是等边三角形,
Q是中点,平面.
,在中,.
因为,
所以.
在平面内作于T,则,.
由平面,可得平面.
以点Q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由可得,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可取,则,
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是,
设直线和平面所成角为,则
所以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点睛】
方法点睛:利用向量求线面角的方法:(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所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20.(1)0.38
(2)分布列见解析,0.9
【解析】
【分析】
(1)分别记甲、乙、丙经第一次烧制后合格为事件A1、A2、A3,设E表示第一次烧制后恰好有一件合格,由可得概率;
(2)每件工艺品经过两次烧制后合格的概率均为p=0.3,这样X~B(3,0.3).,由二项分布计算出各概率可得分布列,由期望公式计算期望.
(1)
分别记甲、乙、丙经第一次烧制后合格为事件A1、A2、A3.
设E表示第一次烧制后恰好有一件合格,则
P(E)==0.5×0.4×0.6+0.5×0.6×0.6+0.5×0.4×0.4=0.38.
(2)
因为每件工艺品经过两次烧制后合格的概率均为p=0.3,则X~B(3,0.3).
所以P(X=0)=(1-0.3)3=0.343, P(X=1)=3×(1-0.3)2×0.3=0.441,
P(X=2)=3×0.32×0.7=0.189, P(X=3)=0.33=0.027.
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0.343 0.441 0.189 0.027
于是,E(X)=1×0.441+2×0.189+3×0.027=0.9. (或E(X)=np=3×0.3=0.9.)
21.(1);(2).
【解析】
【详解】
分析:(1)由题意可得,,则;
(2)由题意可得 ,由正弦定理有 ,记,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得时,取最大,最短,则此时.
详解:(1)由图得: ∴,
又 ∴ ∴,
∴;
(2)由图得:且 ,
∴ ,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
∴ ,
记
,
又 ,∴ ,
∴时,取最大,最短,则此时.
点睛: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阅读理解题意,弄清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与未知,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问题的模型.
(3)根据题意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4)将三角形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单位问题、近似计算的要求等.
22.(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得到,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
(2)由平面ABCD,得到 ,再由,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
(1)
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
又∵平面SAD,平面SAD,
∴平面SAD;
(2)
∵平面ABCD,平面ABCD,
∴,
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
又∵,
平面SAC,平面SAC,
∴平面SA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