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讨 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讨论的特点与规则。
3.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4.养成讨论问题的好习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讨论与一般意义上的交谈不同。
2.教学难点:明确讨论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遵守讨论的规则,能积极与他人进行讨论。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讨论”的知识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激情朗诵下面两则名言。(出示课件1)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
——培根
可见,讨论作用有着很大的作用。我们读读下面这则故事,读后,我们再看看讨论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教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如果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子路说完,孔子微微一笑。冉有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曾皙说向往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的生活。等几个弟子说完,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子路一点儿都不谦虚;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赞同曾皙的志向,因为曾皙希望社会上人人懂礼爱乐、天下太平、社会大同。
同学们,在上面这个故事里,孔子和弟子们围绕什么话题进行着讨论?对于四位弟子的见解,孔子是怎样的态度?
教师点拨: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的人生理想,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对曾皙表示赞同,甚至欣赏。对子路表示否定,但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情绪。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表示可否。
教师:讨论是学习与研究的一种方式,是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或进行辩论的口头交流行为,是人们寻求卓见或达成共识的途径之一。上面的故事便是讲的孔子组织弟子围绕“志向”开展的讨论。
如今,我们无论是在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是在职场的工作策略讨论中,都需用到讨论。 可见,学习讨论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讨论要注意哪些问题,遵守哪些规则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的学习,进一步明确讨论的原则、注意事项和规则。
教师板书课题:口语交际 讨论(出示课件2)
二、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一)什么是“讨论”? (出示课件4)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讨论”,明白“讨论”的概念。
(教师讲解,学生听记。)
预设:“讨论”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在生活或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就某些问题与他人进行讨论,寻求共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讨论的原则:(出示课件5)
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明白了“讨论”的概念,那么,再来说说“讨论”遵循什么原则。
预设1:紧扣议题。
预设2:言无不尽。
预设3:包容合作。
(三)讨论的注意事项:(出示课件5)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明白“讨论”遵循的原则,现在,来说说“讨论”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学生讨论,然后抢答。)
学生1:围绕议题,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学生2:每个参与者都要积极发言。
学生3: 合作“避短”,共同“扬长”。
(四)讨论的规则:(出示课件6)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讨论”遵循的原则,现在,看一下“讨论”活动的规则是什么。
(学生讨论,然后发言。)
学生1:预先公布相关要求。
学生2:主持人要保持中立。
学生3:参与者发言机会均等。
学生4:发言观点要明确。
学生5:发言时间与次数受限。
学生6:不同问题依次讨论。
学生7:就事论事,文明表达。
学生8:尊重发言的完整性。
三、深入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之前,我们讨论了有关“口语交际 讨论”的相关知识与规则,下面我们看看“讨论”交际示例。
请以小组为单位对下列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整理出讨论报告,在全班展示。(出示课件7)
活动一:某中学准备调换走廊里的挂图,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下面是几位同学讨论是的记录。你觉得他们各自的表现怎么样?如果你与你的同学讨论这一问题。你们会说些什么?不妨找几位同学试一下。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释疑,讨论结束后学生发言。)
学生甲:我觉得走廊里什么都不用挂。走廊不就是过道嘛!不挂图反而显得干净整洁。(出示课件8)
学生乙:你的眼里就只有简单、整齐。一点儿审美意识都没有!照你这么说,你就该把你的书包洗干净。再把书包上的小挂件摘了。这样就整洁了……(出示课件9)
学生丙:其实还是要挂一些图的。咱们学校的建筑本来就老旧,更应该讲究细节的美。校园应该是美的。(出示课件10)
学生丁:我也觉得应该挂一些图。不过现在走廊里的挂图太单调了。都是些名人名言。确实应该换一换了。(出示课件10)
活动二:讨论的主题:怎样才算是“有教养”?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出示课件11)
出示记录:
讨论的地点:×××班教室
参与讨论者:×××班全体学生
讨论的时间:×××年×××月×××日
过程记录:
主持人:×××同学
记录人:×××同学
主持人:(出示课件12)
同学们,大家好!之前,我们学习过利哈乔夫的《论教养》,文中列举了很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有教养”与“无教养” 的言行举止。
今天,我们来展开讨论。讨论的话题:怎样才算是“有教养”?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是“有教养”?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学生甲: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懂得,即使是无意识的迟到,对准时到达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出示课件13)
学生乙:有教养的人从不打断别人的讲话。他首先要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意见。(出示课件13)
学生丙:有教养的人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而不是翻阅文件,来回挪动什么东西,或者摆弄铅笔、钢笔等,因为这些动作只会反映出不耐烦的情绪,使讲话者发窘,以至于打断人家的思路,占去谈话双方更多的时间。(出示课件14)
学生丁:有教养的人在与人交往时,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从不强调自己的职位,从不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出示课件14)
学生戊:有教养的人遵守诺言,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食言。对他来说,自己说出来的话,就是应当遵守的法规。(出示课件15)
学生己:有教养的人在别人遇到不幸时绝不袖手旁观,而是尽自己的力量和可能给予帮助。(出示课件15)
活动三:中学生上学应不应该带手机?为什么?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这一话题分小组讨论,可以就这个话题的正反两面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1:不应该。我的理由如下:①会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一些学生在午休、晚上睡前甚至课堂上发信息几乎达到痴迷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休息,也影响到其他同学。②长期盯着手机看,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③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很多中学生把带手机到学校作为一种炫耀和装饰,易于引发攀比心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造成较大的思想负担和影响。④泛滥的垃圾信息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出示课件16)
学生2:我认为中学生不应该带手机。现在智能手机普及程度高,手机功能也很多,大部分中学生的自制力就不高。一旦允许带手机,学生晚上就可能玩手机玩得很晚,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和第二天上课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在上课期间因为接收消息和翻看消息,而打断听课的思路,影响上课的质量,并还会对身边的同学造成影响。同时,禁止中学生带手机,也是很多国家都明令禁止的。如韩国,制定法案规定小学生不能携带手机入校;准许初中生与高中生携带手机,但到校后须将手机交给学校集中保管,放学后还给学生。日本则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一些私立学校则规定,统一由学校购置学生的手机,该手机可携带到学校,上课时统一关机,学生与学生或师生通话免费,可通过GPS掌握学生发生紧急情况时的位置。英国的教育部也曾致函各学校校长,明确表示除了紧急情况,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使用手机。(出示课件17)
学生3:我认为中学生可以带手机。手机之所以出现,就是为了人们通讯和联系的方便和快捷。放学或放假,孩子还没回家,家长心急如焚,孩子有个手机就会很方便联系。在孩子有事情或者是有情绪的时候,也可以及时联系家长进行倾诉。关于害怕允许带手机会影响孩子学习的问题,学生玩手机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制力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应该想着禁止学生带手机,而应该想如何提高学生自制力,以及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出示课件18)
四、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1.阅读【2020·江苏南京节选】学校预备举办“创意美食节”活动,你和米豆、小轩同学残余完成了下面几项任务。(出示课件20-22)
2.阅读【中考·威海】的题目,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23、24)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正方反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
3.阅读【中考·陕西节选】题目,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25、26)
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字左右)
五、课堂小结(出示课件27)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讨论”。重点是要明确“讨论”的原则、注意事项、规则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讨论问题的好习惯,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19)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立足教材,结合案例分析,把讨论的特点及规则讲明,讲细;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实战演练,使学生把讨论规则用实、用活。注重课堂与生活的勾连,让学生认识讨论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实现语文生活化的目标。但是,学生自主活动讨论时间不多,对“讨论”口语交际实践环节应该增加时间,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课后预习】
1.利用工具书疏通《智取生辰纲》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为学习本课扫清障碍。
2.默读本文,思考一下,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3.通过对本文故事情节的梳理,知道小说中存在着几种矛盾吗?这几种矛盾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页码页/总总页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