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物体的内能(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1物体的内能(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3 10:3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九上物理同步优质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2022秋沪科版九上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13.1 物体的内能
“热”是一种能量吗?
它能做功吗?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
寻找与热有关的某种能量。
情景引入:观察
上面三个情景中发生了什么热现象?
烧水
炒栗子
下面是生活中与热有关的现象
热传递
海边浴场
情景引入:思考
宏观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因为受到重力和弹力而具有势能。
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
形变的弹簧具有势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吗?
一、物体的内能
1.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
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内能是指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与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势能)是有区别的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为什么?)
想一想:
静止在水平面上一块砖,没有动能,势能也为零,所能它也没有内能。
这句话对吗?
0℃的冰有内能吗?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北极的冰山有没有内能?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而具有动能。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因而具有势能。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物体内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物体内能是否变化,可以从温度是否变化来反映。
(2)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
  说明:物体的内能还跟分子数的多少有关。
思考: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个内能大?
比较下列各杯水内能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
(c)
内能最大的 ,是最小是 。
(c)
(a)
内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
越高, 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质量
温度
温度
质量
说明:
1、温度反映的是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2、质量反映的是物体内部分子的数目或单个分子的平均质量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分子动能越大
温度越高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谁的内能大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内能影响因素—分析
内能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仅由某一个因素的大小无法判断物体内能的大小。如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也不一定大。
温度
质量
物质的种类
物质的状态
内能影响因素—汇总
取一根粗铁丝,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粗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
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铁丝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运动
热传递
做功
使铁丝
温度升高
1.用火烧
2.太阳晒
3.用手焐
4.用手搓
5.用纱布摩擦
6.用锤敲
7.反复弯折
你有过这些体验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
探究实验1
1.做功可改变内能
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活塞下移——硝化棉燃烧
(2)厚玻璃筒内的硝化棉燃烧说明什么?
讨论:
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空气的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燃点,硝化棉燃烧
探究实验2
(1)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2)瓶塞跳起说明了什么?
获得了动能,瓶内空气对瓶塞做了功
(3)出现了水雾是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水蒸气液化 ,空气温度降低了
(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空气膨胀对瓶塞做功,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讨论:
打气
瓶塞跳起
出现水雾
  上面的两个实验中,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玻璃筒和烧瓶内空气的内能?
结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生活中物理
举例说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
流星雨
运动的砂轮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古人钻木取火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增大
点燃的火药燃烧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爆竹腾空而起
举例说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
火药燃烧时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汽机
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燃料燃烧时将大量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火箭升空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 。
减少
热传递是在温度 (相同/不相同)的物体之间进行的,
且能量从温度 的转移向温度 的。
(1)条件:
(2)方向:
(3)终止的标志:
(4)实质是:


不相同
存在温度差
温度相同
内能的转移
(能量形式不变)
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
 2. 热传递可改变内能
下面水的内能改变了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1.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 ,勺的内能 。
2.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 ,内能 。
3.在太阳的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 ,
它的内能 。
降低
增加
升高
减少
升高
增加
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内能是如何转移的?
生活中物理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
改变内能的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实质
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实质
内能的转移
等效的
小 结
做功和热传递的对比
例题(多选).在下列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实现的是( )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
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被晒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CD
A半杯热水
B半杯冷水
混合
一杯温水
1.A、B物体温度如何变化?内能如何变化?
2.A、B物体分别失去或得到什么?这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想 一 想
三、热量
热传递改变内能
A物体放热
内能减少
B物体吸热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地实质是什么
内能发生转移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转移到
A半杯热水
B半杯冷水
小 结
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1.定义
3.单位
2.符号
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了多少;
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了多少。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
Q 吸热时Q吸,放热时Q放
热量和内能的单位都是焦(J)
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地一种量度。
2.一个物体的温度既使很高,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多。
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注 意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
(吸)
(升高)
(增大)
1. 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
2.单位区别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3.表述区别
温度只能说“是、降低、升高”
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内能只能说“有、具有、改变”
想一想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
温度的单位:℃,内能和热量的单位均为:J
概念练习:请将下列“热”字的含义填入空内:
(1)今天天气很热的“热”指的是____________.
(2)物体吸热升温的“热”指的是____________.
(3)摩擦生热的“热”指的是____________.
(4)热传递的“热”指的是____________.
温度
热量
内能
热量
1、关于温度和热量,正确的说法是 ( )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B、热量多的物体会把热量传给热量少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D、温度高的物体把能量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D
课堂练习
2、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比热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D
3、若一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 )
A.一定降低. B.一定不变.  
C.可能不变. D.可能升高.
C
C
4、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比热  B.热量 C.温度  D.内能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D.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C
一、内能
1.定义
2.相关因素:温度、质量、状态、体积等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三、热量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