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4、古诗三首
寒
音序
部首
结构
hán
H
宀
上中下
(寒冷)
(严寒)
赛
(比赛)
笔画
除部首
12
9
塞
(塞车)
径
音序
部首
结构
jìng
J
彳
左右
(石径)
(小径)
经
(已经)
轻
(轻轻)
笔画
除部首
8
5
斜
音序
部首
结构
xié
X
斗
左右
(歪斜)
(斜阳)
科
抖
(科学)
(抖动)
笔画
除部首
11
7
霜
音序
部首
结构
shuāng
S
雨
上下
(风霜)
(秋霜)
雪
(下雪)
露
(露珠)
箱
(箱子)
笔画
除部首
17
9
赠
音序
部首
结构
zèng
Z
贝
左右
(赠送)
(赠品)
曾
(曾经)
增
(增加)
笔画
除部首
16
12
刘
音序
部首
结构
liú
L
刂
左右
(刘海)
(姓刘)
文
(文具)
笔画
除部首
6
4
盖
音序
部首
结构
gài
G
上下
(盖住)
(盖子)
羔
(羊羔)
笔画
除部首
11
5
菊
音序
部首
结构
jú
J
艹
上下
(菊花)
(赏菊)
笔画
除部首
11
9
残
音序
部首
结构
cán
C
歹
左右
(残品)
(凶残)
浅
(浅色)
笔画
除部首
9
5
线
(线条)
君
音序
部首
结构
jūn
J
口
半包围
(君子)
(君王)
笔画
除部首
7
4
送
音序
部首
结构
sòng
S
辶
半包围
(送别)
(送走)
笔画
除部首
11
9
关
(关门)
橙
音序
部首
结构
chéng
C
木
左右
(橙子)
(橙汁)
登
(登山)
瞪
(瞪眼)
笔画
除部首
16
12
挑
音序
部首
结构
tiǎo
T
扌
左右
(挑战)
(挑灯)
桃
(桃子)
跳
(跳远)
逃
(逃走)
笔画
除部首
9
6
骄傲
石径
君子
橙黄
jìnɡ
ào
jūn
chénɡ
姓刘
liú
赠送
zènɡ
残败
cán
倾斜
xié
犹如
yóu
拼音开关
学认字
橘色
jú
挑动
tiǎo
行
xínɡ
(行走)
hánɡ
(银行)
挑
tiāo
(挑水)
tiǎo
(挑战)
记忆口诀:
1、村里人把他叫做行(xínɡ)走的银行(hánɡ)。
2、他参加了挑(tiāo)水挑(tiǎo)战。
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诗中难懂的词语。
1、结合注释
2、联系生活实际
3、结合插图
4、联系上下文
5、查阅字典
6、想象画面
7、分解组合
划分节奏,齐读古诗。
山 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
/
/
/
/
/
/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豪放、旷达、俊逸,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走进作者
结合课本插图,我们可以知道诗题《山行》的意思是:
在山中行走
远上寒山石径斜,
结合注释,“寒山”指的是:
深秋时节的山。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以下词语。
石径:
斜:
石子小路。
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
通过 的方法,我知道“生”的意思是:
结合注释
产生,生出。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登上远处深秋时节的山,在白云生出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通过 的方法,我知道“坐”的意思是:
通过 的方法,我知道“晚”的意思是:
所以“枫林晚”指的是:
结合注释
因为。
结合生活实际
傍晚。
傍晚的枫树林。
霜叶红于二月花。
结合图片,我知道“霜叶”指的是:
查字典,我知道“于”的意思是:
“红于”的意思是:
被秋霜打过的叶子
霜叶
二月花
比……红
比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齐读古诗,用 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并思考哪些是远景,哪些是近景。
山 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景
近景
主题概括:
《山行》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色,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热爱之情。
唐
杜牧
深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
/
/
/
/
/
划分节奏,齐读古诗。
苏轼 (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水调歌头》《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走进作者
赠刘景文
结合注释,“刘景文”是:
诗人的好朋友
因此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赠”的意思是:
赠送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
苏轼在杭州遇见刘景文,这是刘景文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苏轼写下这首诗勉励他。
不想只过了两年,刘景文就死去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
通过 ,我知道了“擎”指的是:
联系生活实际,我知道“雨盖”指的是
联系上下文,“尽”的
意思是:
举,向上托。
结合注释
荷叶。
比喻
凋谢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结合上一句诗,我知道“残”的意思是
查字典,我发现了“犹”的意思是
联系生活实际,我知道“傲霜”的意思是
枯萎。
还,尚且。
不怕霜冻
菊残犹有傲霜枝。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小结: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作者抓住“________”与“________”,描绘出 (季节)的萧瑟景象。“________”与“_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荷尽
菊残
秋末
已无
犹有
一年好景君须记,
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 ”,
在诗中指__________(人名)。
您
刘景文
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的
丰收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您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黄橘绿的时节。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写景
赠诗目的
齐读古诗,用 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体会苏轼写诗赠刘景文的用意,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告诉朋友刘景文,自己只爱这个季节的景色。( )
(2)诗人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 )
×
√
主题概括: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赞美之情。
同时作者认为 的丰收之季才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以此勉励友人要乐观向上。
宋
苏轼
秋
秋天
橙黄橘绿
划分节奏,齐读古诗。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
/
/
/
/
/
/
/
叶绍翁 字嗣(sì)宗,号靖逸,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品有《游园不值》《嘉兴界》《四朝闻见录》等。
走进作者
夜书所见
夜:
书:
夜书所见:
夜晚
书写
在夜晚写下自己
看到的景物。
萧萧梧叶送寒声,
通过 的方法,我知道“萧萧”的意思是:
结合生活实际,“寒”指的是
这句诗营造了一种 的气氛。
结合注释
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寒冷
凄凉
江上秋风动客情。
“客”指的是 (谁)
结合我们对诗人的了解,“客情”指的是
诗人
旅客思乡之情。
体会诗句,对的打“√”,错的打“×”。
(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 )
(2)“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 )
×
√
根据注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深深寒意,江上的阵阵秋风惹起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
挑:
促织:
篱落:
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蟋蟀,也叫蛐蛐。
篱笆。
猜想。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料想是孩子们在逗蟋蟀,因为夜深了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讨论:作者为什么如此肯定,这“一灯明”就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因为他小时候也在夜晚打着灯笼抓蛐蛐。他此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现实
联想
齐读古诗,用 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主题概括: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全诗描写诗人在_____季晚上行于江上,眺望江边的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情。
宋
叶绍翁
秋
见闻感受
思念家乡
复习:
《山行》的作者是 代的 ,诗人描写了 、 、白云、枫林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唐
杜牧
寒山
石径
复习: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 代的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 的。前两句作者抓住 、 的景象来表现秋景的萧瑟。
宋
苏轼
刘景文
荷尽
菊残
复习: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 (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的是诗人
的感情。诗中写诗人自己猜想的情景的诗句是: ;他这样想的依据是: 。
叶绍翁
秋
晚上
思念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总结:
三首诗描写的都是 (季节)的景色。
从《山行》中的 、 ;
《赠刘景文》中的 、 以及
;
《夜书所见》中的 、 可以看出。
寒山
霜叶
荷尽
菊残
橙黄橘绿
寒声
秋风
秋天
随堂检测(填空题)
有关秋天的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秋的风味。苏轼认为秋天是最好的季节,由此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杜牧笔下深秋的枫林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在叶绍翁的笔下变得十分通人性,能让人产生思乡的情绪,他写道:“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好景君须记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上秋风动客情
随堂检测(填空题)
1.《山行》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劝勉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时,可以引用《赠刘景文》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书所见》中诗人看到了
“______________”,才“知有儿童挑促织”。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深篱落一灯明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ú huā zèng sòng cán liú jūn zǐ
shuāng yè hán lěng xiǎo jìnɡ chénɡ zǐ
二、多音字
挑 行
tiāo( )
tiǎo( )
xínɡ( )
hán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