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搭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上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搭石》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家乡搭石的习俗,体现了乡亲之间的情谊。本文作者刘章,在农村工作生活了20多年,经常想起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美的景,美的人,画出了一幅美的风俗之图。这样,他便在1980年2月写了短文《搭石》。
学情分析
五年级上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阅读的方法,且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此年段对默读的能力要求有提升,这个单元会通过跳读、不回读、带着问题阅读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默读要达到一分钟300字,在提升速度的同时还要增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经历阅读过程,积累阅读方法,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最终培养良好的阅读素养。
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学情分析,围绕阅读策略的落实,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我将呈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用“带问题读,圈画词句”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紧扣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体会走搭石中的协调美、谦让美、敬老美,体会乡亲们之间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感。
重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带问题读,圈画词句”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难点:紧扣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体会走搭石中的协调美、谦让美、敬老美,体会乡亲们之间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感。
教法学法:问题引导法、朗读感悟法、阅读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了解方法
【设计意图:快速回顾,温故知新,明确方法,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1.回顾第一课时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1)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的读,不回读。
(2)遇到不懂的字、词、句,可跳读。
2. 赠送新方法:带着问题读,圈画关键词句。
3.作者围绕当时讲了哪几幅画面?
4.这节课一起来实践“带着问题读,圈画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
(板书:带问题读,圈画词句)
二、带问题读 圈画词句
【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开始,刘章爷爷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搭石——风景?是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搭石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为什么它能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呢?这又是一道怎样的风景?通过品读中心句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跳起摸高,提升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师生数次次吟诵中心句,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一咏三叹,不露痕迹的理解人文内涵。】
(一)一起走进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品读,提问。
(二)快速阅读,习得方法
1.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快速阅读提示:
语文课堂要书声朗朗,也要静思默想。专注的默读让阅读效率大大提高,孩子们认真阅读、勾画、思考、批注,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用“ ”勾画感到 “美”的语句;
(2)朗读体会。
(3)简单批注感受到的美。
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协调美)
3.多形式朗读。
挑战读——男女生读——表演读——配乐读
(三)独立阅读 集体分享
1.独立快速默读第1、2、4自然段。
学习要求:
(1)用横线勾画感到“美”的语句;
(2)读一读,简单批注感受到的美;
(3)同伴分享感受,朗读展示。
教师巡视。
2.集体汇报。
由三组同伴进行汇报,相机板书(勤劳美、奉献美、礼让美、敬老美)
根据回答点明中心句:……美,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3.老师点拨:透过这一个又一个的理所当然,你体会到了什么?
勤劳、热心公益、互相礼让已融入乡亲们的内心,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乡亲们的美好品质才是搭石这道风景中最美丽的风景!这些搭石不就像淳朴、憨厚的乡亲们吗?
4.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三、学以致用 快速阅读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三篇文章对比内容的不同、情感的相同点,与作者、文本积极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形成广阔的视角,让孩子的阅读视角更开阔,会从更宏观角度思考、阅读。】
1.成果检验,快速阅读:4分钟快速阅读《踏石》,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
阅读提示
(1)踏石没有做......做了......赞美了踏石......
(2)"我"看见......想起......“我”看见......想起......
于是便写了《搭石》,赞美了山里人......的美德。
2.进行汇报,感悟内容的不同和情感的相同点。
3.总结。品搭石之美,悟人间真情,做谦谦君子。
板书设计:
搭石 风景?!
左边 右边
带着问题,圈画词句 协调美
奉献美
礼让美
敬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