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夜视仪可以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化成( ),让我们看到。
A.直射
B.电子信号
C.反射
D.光线
2.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A.背光
B.向光
C.任意方向
3.日食是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月球会遮挡住太阳光的现象。日食现象表明光( )。
A.沿直线传播
B.发生了反射
C.发生了折射
D.被转换为了电子信号
4.下列成语与其蕴含的道理不相符的是( )。
A.猴子捞月——光的反射
B.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C.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
A.整洁美观
B.增强反光
C.空间显得得更大
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
1.在电视正常播放情况下,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你会发现屏幕画面颜色是由( )、( )、( )三种颜色的细小条纹组成的,因为这三种颜色的光按照不同颜色及比例会构成所有看见光的颜色,这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基色。
2.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 )物体时,也会发生( )现象。
3.光是以( )传播的,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
4.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 )是最重要的光源。
5.潜望镜在( )研究和( )建设上有很多用途。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它是由红橙黄绿青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
2.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白色的墙壁。( )
3.要使眼睛看到物体,这个物体一定要是光源。( )
4.太阳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 )
5.光遇到表面粗糙的物体不会发生反射。(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把下列名词与其相应的解释连起来:
反射 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背后形成的阴暗区域
折射 光照在物体的表面后会返回来
透射 光在不同物质间传播时,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影子 光穿过透镜形成的行进线
五.简答题(共1题,共4分)
1.举例说出投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至少3例)
六.综合题(共3题,共24分)
1.日食,又叫日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阴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月食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每月十五前后。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1.材料中提到了三种现象,请将其名称填在相应的示意图下面的横线上。
; ( ) ( ); ( )
2.材料中三种现象的形成原理是( )。
3.材料中提到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每月十五前后,结合我们学过的月相知识可以判断日食只可能发生在( )。
A.农历每月初一前后
B.农历每月初八前后
C.农历每月十五前后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利用了材料中的原理。
2.实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
准备一个水槽,在水槽中点燃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一支激光笔从水槽的一端照射过去,看到光线( )。
我的解释是:( )。
3.小米同学学习了《光》单元后,自己动手做了个万花筒。万花筒由三面平面镜组成,从开口一端放入剪好的彩纸碎屑,这些碎屑经过三面平面镜的作用,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像一朵朵盛开的花。请同学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万花筒是根据光的( )原理制成的。
(2)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填“可能”或“一定”)
(3)应用光的有关原理制作的物品还有很多,比如(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C
5.B
二.填空题
1.红; 绿; 蓝
2.透明; 折射
3.直线
4.光源; 太阳
5.科学; 国防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皮影戏、交通安全标志中的投影、公共标志、安全出口、手影游戏等。
六.综合题
1.1.小孔成像; 月食; 日食
2.光沿直线传播
3.A
4.影子的形成、激光准直、用枪瞄准目标等都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
2.一道笔直的光束; 光在烟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反射; 直线; 可能; 汽车反光镜; 潜望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