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共2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共2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3 10:2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周婷 杨兴
别了,不列颠尼亚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写作背景



新闻的基本常识
了解本文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目 标

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信

回归之路

回归之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
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主权

文体知识
“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是一则消息。
消息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新闻文体。消息是报纸、广播、电视中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新闻体裁,它是报纸的主角,是新闻报道数量最大、最常见的新闻形式。
文体知识

新闻五要素
Who(何人)
Why(何故)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at(何事)

结构
3.主体
5.在文中穿插背景
1.标题
2.导语
4.结尾

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之分。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体印象。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
背景即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走进文本

政权交接仪式
“不列颠尼亚号”在夜幕中消失



新闻需要真实的记录历史事件
表现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时间非常精确,衔接也很紧密,一环接着一环,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渴盼回归时刻的到来

品语言,析情感
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品言语,析情感
品言语,析情感
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2、“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
旗杆”。
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去进行描写,更细致生动,更能看出彭定康的失落,中国人扬眉吐气;更能体现香港回归的主题。

品言语,析情感
输入您的小标题
输入您的小标题
在此点击替换您的文字,输入您的内容,语言精炼,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港督府的外观。通过对港督府的描述,告诉世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时警醒国人,而且演绎了今天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民族的复兴。

品言语,析情感
输入您的小标题
输入您的小标题
在此点击替换您的文字,输入您的内容,语言精炼,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的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天。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作者郑重地记录下五星红旗第一次在香港升起的时刻,含蓄地表达了庄严而喜悦的心情。预示着香港美好的明天开始了。

品言语,析情感
输入您的小标题
输入您的小标题
在此点击替换您的文字,输入您的内容,语言精炼,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大英帝国靠着坚船利炮,在鸦片战争中“从海上来”,通过《南京条约》占领了香港,对香港开始了长达一百五多年的统治。而今不得不离开,退路也只是海路。来时是那样的不可一世、趾高气扬;走时又是那样的沮丧前后对比含义深刻。



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带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离开。
虚实结合,匠心独运,了无痕迹。“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
对本文标题的理解
别了”放在前面,倒装,有强调作用,百年的屈辱一去不复返,有对侵略者的嘲讽。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