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十)
一、选择题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A.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B.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C.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D.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辈/行伍 症结/对症下药 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B.糜子/奢靡 怠慢/百战不殆 怒不可遏/昭然若揭
C.狼藉/羁绊 自省/不省人事 间不容发/发人深思
D.磅礴/薄饼 戛纳/戛然而止 三字箴言/三缄其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长清区运动会上,各校代表队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B.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C.高速度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可能的。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4.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 )
A.《朝花夕拾》所描绘的人物画卷中,有迷信而善良的长妈妈,有严谨而正直的藤野先生,有自私而使坏的衍太太,有贪婪而谨小慎微的陈莲河……
B.《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沙僧、猪八戒等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主体部分“西天取经”由若干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
C.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鹰愁涧等待唐僧。
D.《五猖会》中“我”终于完成了背书任务,得以去五猖庙看渴盼已久的迎神赛会,五猖会也确实很热闹。
E.《二十四孝图》中描绘的孝道文化,既有值得提倡的部分,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也有应该批判甚至摒弃的部分,如“陆绩怀橘”“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嘹亮 莅临 浑为一谈 不求甚解
B.矫媚 渊博 截然不同 花团锦蔟
C.诀别 奥密 人迹罕致 美不胜收
D.分歧 鉴赏 疲倦不堪 恍然大悟
6.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不少学者认为《读点经典》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B.伴随英国经济衰退,政府在吃紧的财政面前也更加“锱铢必较”,对于任何“花不到刀刃”上的钱都感到恼火。
C.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威严的法律下,李某走投无路,只得向警方自首。
D.从小酷爱电脑的小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
二、句子默写
7.按原文默写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 , 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诫子书》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三、综合性学习
8.茶兴于唐,盛于宋,由明清至今百花齐放,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长河,茶文化独成一派,就像茶本身,芬芳醇厚。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最离不开的是珍品名茶。为弘扬茶文化,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茶有多种,其特点和功用也大不相同:绿茶,能提神益思、清除疲劳、杀菌消炎、解毒防病;红茶,具有暖胃的作用,适合女性或者冬天使用;黑茶,可消食解腻、御寒、杀菌止泻;白茶,能明目、保肝护肝、促进血糖平衡。
【材料二】
有人认为,“和、静、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选茶、斟茶、敬茶、喝茶有许多讲究,如须双手奉茶,用谦辞、敬辞等。
【材料三】
恩施日报讯(记者牟凡 通讯员魏凯)4月28日上午,位于武汉市的东湖宾馆长江厅,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执委会、州政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独家供应商新闻发布会暨武汉东湖茶叙周年茶会在此举行,吸引了全国100余家茶叶企业和部分茶叶协会参加。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和茶企负责人共同启动“携手一带一路、共品一杯好茶”恩施玉露、利川红全球推广仪式。
⑴【知茶礼】春节,舅舅一家三口远道而来。请根据材料,选出下列话语中合乎茶道的一项( )
A.“舅舅,您舟车劳顿,令尊还没回,我为您泡上一杯绿茶,代他表示歉意和欢迎。”
B.“舅妈,清茶七分满,情意装满杯。看您面容憔悴,气色不佳,请喝杯红茶暖胃驱寒。”
C.“表哥,听说你拉肚子,贤弟泡上白茶一杯,愿你早日康复。”
D.“舅舅,绿茶是恩施特产,现惠赠给您,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⑵【品茶味】仿照示例,在“静”和“真”中任选一个字,阐释茶道内涵。
示例:和——与“喝”谐音,同时蕴含“阴阳调和”的宇宙之道及“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
________________
⑶【交茶友】阅读材料三,请为这条消息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9.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他是南昌太守,一心记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刚上任,便了解此地“出产”,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他”是( )
A.汤奉 B.王惠 C.荀玫 D.周进
(2)在《简·爱》中,谁曾要与简·爱结婚?( )
A.圣约翰 B.布洛克尔赫斯特 C.罗切斯特 D.梅森先生
(3)简·爱第一次见罗切斯特先生时,他哪里受了伤?( )
A.脚 B.腰 C.手 D.腿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_______》中的一篇。
(2)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其性格;______。
五、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盆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1.全诗通过苍苔、蓝天、___、___等景物形象,营造出淡泊雅致的澄明世界。
1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白云生镜里”这句诗的表达效果,简析本诗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③以其境过清 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 稍微 冷清 离开 B.探求 没有 冷清 离开
C.请教 没有 清白 走了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离开
14.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
B.以 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
C.极 南极潇湘 感极而悲者矣
D.之 山水之乐 属予作文以记之
15.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译:不同于以上两种为人。
B.处江湖之远 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以其境过清 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野草。
16.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七、填空题
17.填空。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________(地名),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_____(人名)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童年读书
莫言(有删改)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敢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那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④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跑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臧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⑥有一次他借到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峰蛰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者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⑦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头钻到堆满发科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18.本文主要写借阅的四本书来讲述作者童年迷恋读书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
(1)为读《封神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读《青春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读《破晓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读《三家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第2段,请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通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20.结合课文,根据要求,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2)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出了________________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请先解释加点词语“忐忑不安”并分析它在文中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点句子“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在文中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有没有印象最深的书 结合实际说说你阅读它时的感受。(不少于35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宇宙是个动物园吗
茫茫宇宙中,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那么,外星生命是什么样的呢?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至少3700颗太阳系外行星,广袤太空中,还有数百亿颗潜在的宜居行星。生命是否在这些星球上普遍存在虽然无法知晓,但很多科学家认为,只要条件适宜,生命就很可能出现。
而且,如果星球保持宜居状态的时间足够长,生命就能演化成复杂的形式。在地球上,这一过程花了数十亿年,直到大气层中出现大量氧气,地球上才有了动物。尽管时间漫长,但是生命从简单到复杂的飞跃终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我们不得不承认,地球生命是幸运的,它们的诞生离不开一系列巧合。例如,地球早期遭遇猛烈撞击,使地球形成了熔化的铁质内核、能支撑大陆的地幔,还有不多不少的水。此外,地球还拥有许多生命所必需的特殊条件。
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实在太特殊,因此有人断言,类似地球的星球在宇宙中非常罕见。其实不然,就像贝多芬或者莫扎特只有一个,但这并不代表作曲家非常稀少。
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是地球生物的具体形态,而是其结构和功能。例如:哺乳动物用胎盘给胚胎提供营养,但动物给胚胎提供营养的方式不止这一种;哺乳动物的眼睛非常独特,而其他动物的眼睛也各有特色。要实现某种功能,可以有千千万万种途径,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上可以长出许多枝条。
进化生物学家指出,地球生命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离不开一些关键“创新”:捕获阳光、制造氧气、形成真核细胞的复杂细胞结构、产生多细胞结构、形成复杂的遗传结构、形成复杂的遗传进化机制、拥有智能,以及有性繁殖。
这些“创新”几乎都经历了多次独立演化;因此,虽然它们是生命演化道路上的重要步骤,但并不一定是必经关口。如果未来人类到达其他有生命的星球,可能发现那里的生命演化路线和地球上的截然不同。它们遵循独特的生物化学机制,当然,也有独特的解剖结构。人类可能甚至无法辨认类似植物、动物这样的复杂生命;但是,它们的功能和行为或许和地球上的复杂生命具有可比性。
那么,这些星球也会拥有类似地球的技术文明吗?
在地球上,有智能的物种其实很多,如章鱼、鹦鹉、海豚、大象、类人猿(包括人类)等,它们会使用工具、玩耍、解决问题、学习和传承新技能……但为什么只有人类脱颖而出,成为唯一发展出技术文明的物种呢?
如果星球上复杂生命普遍存在,那么被科学家称为“大筛选”的机制将发挥作用,使得真正的智慧生命非常稀少。推广到宇宙,能够通过筛选的文明也屈指可数。这或许就是人类至今没有发现外星文明的原因。
当然,我们的搜寻工作刚刚开始。科学家将发射星际探测器前往邻近的恒星,这是寻找外星生命和检验“宇宙动物园”假说的最佳途径。但是,我们或许要做好心理准备:像地球一样的技术文明,要到银河系以外的遥远星系中才能找到。
(选自《科学画报》,2018年第8期,文/时熙)
22.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3.画线处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4.下列句子中“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这些“创新”几乎都经历了多次独立演化;因此,虽然它们是生命演化道路上的重要步骤,但并不一定是必经关口。
25.生命可能出现的条件有哪些?
26.作者说“这些星球也会拥有类似地球的技术文明”,其“技术文明”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有改动)
27.请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28.阅读全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29.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0.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九、作文
31.作文
“又回到老地方,阳光下的樱花瓣。记得你说,很喜欢。路口的咖啡糖,依旧让人很向往……”老地方,熟悉而又亲切。流连图书馆,走进影剧院,驻足博物馆……这些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地方,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盈了我们的精神,吸引着我们一去再去。或许,生活中还有些你经常去的地方,对你有着重要的意义。请以《老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E
5.D
6.D
7.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8. B 示例一:静—与“做”谐音,同时包含安静宁谧的修养之道。
示例二:真—与“斟”谐音,同时表达本真、真诚的相处之道。
示例三:静—与“净”谐音,同时包含荡涤心灵、洁净内心的美好追求。 示例:恩施玉露、利川红获军运会独家供应商授牌。
9. B A D
10. 五猖会 朝花夕拾 鲁迅父亲 严厉
11. 白云 明月
12.把盆池比喻成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倒映入池如同从镜中浮出的景象,从侧面烘托出池水的澄澈明净。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超然淡泊的思想。
13.B
14.B
15.C
16.C
17. 延安 毛泽东
18. (1)给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 (2)扎在草垛里被蚊虫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误了喂羊; (3)去猪窝里找书,被几十只马蜂蛰肿了脸,还挨了哥哥打; (4)钻到牛棚里看书,正入迷时被哥哥抢走。
19.怕我中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
20. (1)比喻 生动形象第写出了“我”对读书的渴望和痴迷。 (2)“忐忑不安”表现了“我”因为看《青春之歌》耽误了割羊草怕被痛骂和痛打而心神极为不安。 “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读完《青春之歌》后的满足与惬意。
21.答案不唯一。
22.点明说明对象,用设问引起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3.作比较,打比方。将哺乳动物与其它动物给胚胎提供营养的方式和眼睛的独特功能进行对比,并将实现其功能的多种途径比作树干上长出的许多枝条,让读者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明晰。
24.不能。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生命演化过程的实际情况。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25.撞击等巧合,氧气,水,生命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的“创新”。
26.生命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创新”的智能的进化过程;会使用工具、玩耍、解决问题、学习和传承新技能。
27.示例: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抱怨。
28.示例:①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②严格的自律;③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29.示例:通过父与子不同心境下寻找手表的故事,引出文章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苦恼抱怨的中心论点,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
30.示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出毛泽东为锻炼意志到喧闹的地方读书的例子,具体清晰地论证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自律的论点。
31.老地方
这是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但这里,对于我而言又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三年前,带着好奇,稚嫩,单纯,踏入这所学校的大门,在这里我们经历了人生中最叛逆的时期,在时间的洗礼下,也渐渐磨去了叛逆的棱角,这里见证了我们的每一步成长,记录了我们每一次欢笑,经过三年的脱变,我们都长大了。这三年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同样,我们也在这里收获了最真挚而淳朴的友谊,那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三年中,我们吵过,闹过,但我们依旧是bestfrends,离别时最不能忘怀的人。
我们这群人在这里相遇,相识,相知,但却也在这里离别。可此次的离别,并没有让我离开这个老地方,而是让我在这里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三年后的现在,我带着梦想,自信,青春,再一次走进这个曾经最熟悉的,充满回忆的校园,又将在这里重新启航,经历人生最美好,最难忘,同样也是决定着我们的三年。我们会在这所学校遇到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也将会展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即使,新的开始会遇到各种困难,学习任务更重了,也没有双休日了,取而代之的是月假,新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了,无论怎样,我都会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来面对高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
也许初中时会常常谈论梦想,也许那时候真的只是“梦”而已,而现在,是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开始努力的最佳时期了。因为,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离梦想更进一步,离大学更近一步。于是,我对于这个全新的阶段,全新的开始充满了斗志与激情。
又是这里,这个曾经最熟悉的地方,将带着我的梦在这里重新启航。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