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十三)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十三)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3 17:2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十三)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凡尔纳,其作品具有科学性和幻想性。他的三部曲分别是《海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B.《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C.冯骥才是我国当代作家,他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具有浓厚兴趣,创作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珍珠鸟》《俗世奇人》。
D.《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生花妙笔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赞赏之情。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学习总是需要一股契而不舍的精神,只有不懈的坚持,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B.别看这东西丑,只要下点功夫用心炒制,便会令人张目节舌:居然这么好吃
C.家中突遭变故,满院狼籍下看去,他不禁心中怆然。
D.筋疲力尽的我放眼望去,山顶景色和山脚景色大不同,连绵不断的山峰也是形态各异。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阔绰(chuò) 拮据(jié) 坦荡如砥 诚惶诚恐
B.嗜好(shì) 告罄(qìng) 分道扬镖 歇斯底里
C.提防(dī) 诓骗(kuāng) 洗耳躬听 通宵达旦
D.寒噤(jìn) 创伤(chuàng) 扭捏作态 附庸风雅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没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B.看动画片,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C.我和他是小学六年的同班同学,这次萍水相逢,我太高兴了。
D.他学习成绩优异,得益于自己的勤奋,还有经常向老师不耻下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B.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C.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艾青诗选》,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竹,是上天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泻进山脚下的尘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
④跌落岩缝汇成“叮咚”作响的山泉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二、句子默写
7.古诗文默写。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8.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八年级⑴班准备开展一系列爱鸟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关注阅读信息】
《山西新闻网》报道,《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3月28日太原市南宫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关爱鸟类,爱护环境”活动,通过内画花鸟鼻烟壶、绘制爱鸟护鸟宣传画等,让孩子们从中了解爱鸟护鸟知识,进一步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迎接4月1日世界爱鸟日的到来。
阅读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报道内容(不超过20字)
【策划爱鸟期刊】第四期校刊主题是“爱鸟”。你也是这一期校刊的编辑之一,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1)【设计栏目】
围绕“爱鸟”主题,请你再设计一个生动的栏目名称,并说明设计该栏目的意图。
①鸟之起源 ②鸟类之最
栏目名称③: 设计意图:
(2)【妙笔生花】
① 创写一则爱鸟护鸟的广告词。
②仿照下面“示例”的写法,为校刊中一张燕子的插图(见下图)写几句简短的话。(100字以内)
示例: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小支架】学习我们 “咏物抒怀” 单元的写作技法:(1)表现出燕子的飞行特点;(2)突出燕子的内在精神;(3)有自己凝练的感悟。
【连贯表达见解】
最近,学校附近的烧烤点推出了“油炸麻雀”、“油炸野鸡”等特色烧烤,吸引了不少同学的光顾。班级准备为此开一个主题班会,你打算如何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以便劝阻大家消费这种血腥食品?
四、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9.本文段选自 __________(作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篇目)
10.选文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1.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这部散文集的艺术特色。(一点即可)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2.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说自己最爱的作品要属《简·爱》,这部作品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本书是十九世纪英国一部具有浓厚_________________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不仅是英国文学版图上的地标,也是世界文学经典之一。
13.老舍的《骆驼祥子》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从小说所写内容看,你认为祥子和骆驼之间有怎样的相似点?请作简要回答。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列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将赴吴兴登乐游原①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看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②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③
【乙】登乐游原
杜牧
长空澹澹孤鸟没,
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
五陵无树起秋风。
【注释】①乐游原:位于长安城西南,地势颇高,是唐代著名浏览胜地。②江海:这里指吴兴。今属湖州。③昭陵:指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①五陵:指汉高祖、汉惠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之墓。
14.请你选出下列对两首古诗欣赏有误的一项( )
A.甲诗“清时有味是无能”一句表明:诗人认为自己在天下太平时之所以过着闲逸的生活,是因为自己才华平庸。
B.甲诗中“闲”和“静”,是对上一句“清时有味是无能”中“味”的具体阐释,少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
C.乙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一句描写了乐游原的景色,意境空阔,孤鸟飞没,显示出一派萧条之景。
D.诗人习惯从广大的历史上看待现实问题和个人遭遇,两首诗虽然都有颓唐的成分,却又透露出一种高朗爽健,俊逸明丽的气格。
15.诗人两登乐游原,同望帝王陵,然而所抒之情同中有异,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六、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
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青溪三潭记(节选)
明 李元阳
溪在点苍山①马龙峰之南。丙辰,同郡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涧,涌沸②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厓其净如拭纤尘不住。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右崖有“禹穴”二字,杨公所刻。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③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中潭深二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④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水光鸦碧色,上潭水光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一至溪上,縠纹⑤璧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累月不能忘。
【注释】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沸:泉水涌出的样子。③靡:蔓延,这里指冲荡。④狎、易:两个字均有轻视、不庄重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轻率地接近。⑤縠纹:形容溪水的层层微波。
16.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
潭三面石压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17.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心乐之 观玩久之
B.乃记之而去 而幽光在目
C.以其境过清 以水明见底
D.谭中鱼可百许头 明莹不可藏针
18.根据选文内容,补全以下对话。
小语:这两篇文章都是游记,描写的景物内容也颇为相似。
小文:没错,不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对“水”的描写,而且,两篇文章描写的水有共同的特点:①_________。《小石潭记》一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等句子都可以体现这个特点。
小语:没错,《青溪三潭记》一文中②“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小文:不过,柳宗元的小石潭之行虽一开始写道“心乐之”,但却并不是以快乐的心境结束的。这点与李元阳游青溪的心境有所不同。《青溪三潭记》里写道“印心染神”说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写道“不觉尽醉”以及④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填空题
19.108位水浒英雄建起了微信群,群主是“孝义黑三郎 及时雨 呼保义”,从这个与众不同的微信名中推断出群主是谁。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象抗癌有妙招
①一般来说,细胞数量越多,细胞发生病变的概率会越大,机体就越容易患上癌症。由此推知,体型巨大的大象比渺小的人类更容易患癌症。但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大象的癌症发病率不到5%,人类的癌症发病率却高达20%!是什么让多数大象免遭癌症“毒手”呢
②我们先了解一下机体为什么会患上癌症。出现癌症的根本原因是癌细胞的诞生,但机体并不是在癌细胞诞生之后立即发病的。
③癌细胞是“叛变”的正常细胞,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不仅能够无限增殖,还能发生转移,破坏正常细胞。癌细胞诞生之后,会发生增殖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癌细胞会被机体的免疫细胞杀死,而部分存活下来的癌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瘤,此时机体才会发病。
④一般来说,体积越大的机体,越大的肿瘤才能让机体发病。如果可以让人类发病的肿瘤只有乒乓球那样大,那么要想让大象发病,癌细胞就可能需要形成像篮球那样大小的肿瘤。而形成体积越大的肿瘤,癌细胞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在这段时间里,癌细胞会一直遇到机休免疫系统的“击杀”,并且时间越长,死亡的癌细胞会更多,最终癌细胞可能会被免疫系统彻底消灭,难以形成大肿瘤。因此大象和人类相比,更不容易发病。
⑤除了体型巨大,大象还拥有20个P53基因。
⑥P53基因是一种特定的肿瘤抵制基因,被誉为“基因的守护者”,它可不是浪得虚名。这个基因可以检测到细胞的DNA是否受到损伤,如果DNA受损,就可能导致细胞病变,衍生出癌细胞。
⑦P53基因也是其它修复基因的一个“开关”,当它检测到受损的DNA,它在开始尝试修复的同时,会激活其它可以修复受损DNA的基因,这些激活后的基因可以和它一起修复受损DNA。不仅如此,它还可以“监视”细胞分裂,当细胞出现无限赠殖的趋势时,它会阻止细它继续分裂生长。如果DNA受损严重,基因无法修复受损细胞DNA,它会触发受损细胞的自身毁灭系统,迫使受损细胞在转变成癌细胞之前就“自杀身亡”。
⑧人类仅有1个P53基因,就已经能对抗部分癌症,而拥有20个P53基因的大象,如此低的癌症发病率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⑨既然P53基因是一种激活因子,那被激活的到底是哪些基因呢 研究发现,其中一个是LIF6基因。
⑩这让研究人员们很意外,因为LIF6基因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曾被认为是死亡基因,它虽然被保留在机体的基因组中,却无法启动,什么也做不了。研究人员发现,P53基因和LIF6基因的关系与诊治医生和主治医师的关系类似。P53基因负“诊断”DNA是否受损,并将“诊断结果”传达给LIF6基因并唤醒它。LIF6基因被P53基因唤醒后开始分析“诊断结果”,然后开始和P53基因一起修复受损DNM,如果是在无法修复的情况下,它会和P53基因共同作用,杀死受损DNA。
大象对付癌症的秘密逐渐被人类破译,我们也许可以和大象“共享”抗癌妙招,来帮助人类攻克癌症难题。
20.选出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 ( )
A.出现癌症的根本原因是癌细胞的诞生,机体在癌细胞诞生之后会立即发病。
B.癌细胞是发生变化的正常细胞,它们虽不可以无限增殖,但可以发生转移。
C.形成体积越大的肿瘤,癌细胞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遭到机体免疫系统“击杀”的时间也越长,癌细胞就越难被彻底消灭。
D.LIF6是死亡基因,它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保留在机体的基因组中,无法启动,什么也做不了。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P53基因被誉为“基因守护者”的原因。
22.选文第 段中加点词“也许”有什么作用?
大象对付癌症的秘密逐渐被人类破译,我们也许可以和大象“共享”抗癌妙招,来帮助人类攻克癌症难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诫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有删改)
23.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4.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两段都用了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学生
25.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26.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27.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
C.选文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你的眼睛
邓迎雷
①这是我最后一次去看老何了。
②并不宽敞的房屋下堆着些祭祀用的物什,堂屋中央摆放着一口黑得发亮的棺木。老何静静地躺在里面。他的面色黄中透着青——好像他对我们发着怒的模样。我觉得我可以抓住点什么,一伸出手,眼睛上涌了一般热气,把我的眼镜也给弄得模糊不清了。
③我抬起头,竟看到满屋子的人。
④老何你看到了吗?他们都回来看你了。他们的眼睛里还写满了和当年一样的热烈,那热烈如今也灼烧到了我,让我的胸中充满了似要喷出来的浓焰,一如当年的你啊。
⑤三十年前的老何有着瘦干的模样,每天都在这片小山坳里晃悠。破败的山村有一种出奇的宁静,老何觉得这种宁静实在太过沉寂。他在溪边捡了一担担鹅卵石,填上了村口那条坑洼洼的泥浆路。
⑥老何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些红砖,最后修修补补,在村口盖了一座很小的红砖房,他自制了一块木板,上面用炭块写上“村口小学”四字。接着他挨家挨户劝说村民们让孩子到“小红砖房”里上课,他担任校长,也是唯一的教师。
⑦老何的学校开办起来了。他用炭块当粉笔,用手抄的作业本作学生的教材,每当讲到高兴处就满脸通红。“世上有许多好地方,”老何常说,“北京有故宫,有颐和园,还有圆明园。圆明园可惜被洋鬼子破坏了,要是也能去看一看……”他忽然停下来,有些黯然,抬起头,眼睛便又亮了:“你们要努力读书,将来一定能走出山坳坳,去多看看外头的世界,也就当是老师我看了!”
⑧三十多年间,老何送走了一批批学生,他总说,孩子们眼睛里有光啊,那光太热烈,灼得他非得做些什么。于是,他做了孩子们的老师,看他们一个个飞出大山,飞到世界各地,去那个美丽的“外面”饱览美景。
⑨“我也是桃李满天下了。”我每逢去看望他,他总是这样对我说,是感慨,也是叹息。我静静地握着他的手,听他讲他和他的学生过去的趣事,心里有一种格外的自豪。
⑩“爷爷……”我抓住他已经不再温暖的手,眼前是一些照片,那些爷爷口中的“孩子”手持着它们。你看,那是故宫,那是圆明园……
一位年长的叔叔跪了下来,温和的声音都颤抖着:“何老师,我们回来了,我们带了‘世界’回来。您放心,我们一直都是您的眼睛!“
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我也是你的眼睛,爷爷,我会把这条路坚持下去。我知道,坐在志愿填报的电脑前,我一定会告诉自己:就报师范吧。让我成为你的眼睛,替你去看世界的美。也让更多人替我,成为我的眼睛,看到世界的未来。
(有删改)
28.文章题目“我是你的眼睛”有何含义?
29.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三十多年间,老何送走了一批批学生,他总说,孩子们眼睛里有光啊,那光太热烈,灼得他非得做些什么。
30.文中第⑤-⑧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九、作文
31.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 2)为了使内容充实,请写出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抄袭是一种不光彩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A
6.B
7. 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有阴晴圆缺 云横秦岭家何在 月是故乡明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关注阅读信息】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关爱鸟类,爱护环境”活动
【策划爱鸟期刊】(1)【设计栏目】示例:栏目名称:鸟的礼赞设计意图:让人们从中了解鸟的精神,从而对它们生出喜爱、敬仰之情。(突出对礼赞的理解)(只要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2)【妙笔生花】示例:①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今天逝去的是一只鸟,明天亡掉的是一群人。(拟写广告语紧扣主题,语言简明,有倡导性)②示例:它们不停地展翅疾飞,不停地衔泥筑巢。迅疾似一道黑色的闪电,勤劳如一只采花的蜜蜂。它的飞翔,唱响了一首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生命赞歌。
【连贯表达见解】明确观点,说明理由(围绕保护鸟类、卫生等)。
9. 鲁迅(周树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运用了景物描写,写出了百草园有趣的动植物,流露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11.(1)把记叙描写和议论等有机融合,充满诗情画意。
例如第一段“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属于议论,第二段描写,结尾句的评论等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2)擅长用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例如:写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按斑蝥等小事,来体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反映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答对一点给两分,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给两分。)
12. 夏洛蒂·勃朗特 浪漫主义
13.因为他如同骆驼一般忠厚、朴实、勤劳、坚韧。
14.A
15.同:都蕴含对祖国的热爱,对国运的担忧。
异:甲诗侧重于抒发诗人缅怀盛世,渴盼明君,怀才不遇之情(或甲得通回望太示的陵墓,深感生不逢时。);乙诗侧重抒发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有借古识今之意(或乙诗通过登临乐游原,见到五陵的衰败景象,感叹汉朝的兴衰,表达了盛衰无常、废兴有时的感慨。)
16.潭三面石压/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17.C
18. 清澈 以水明见底 写出青碧溪之水能够让人的精神也得到净化 累月不能忘 表现出作者的赞美,陶醉之情
19.宋江
20.D
21.(1)能检测到细胞的DNA是否受到损伤;
(2)能激活其他修复基因(是其他修复基因的一个“开关”);
(3)可以监视细胞分裂,阻止无限增殖的细胞继续分裂;
(4)迫使无法修复的受损细胞自杀。
22.“也许”表推测,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和大象分享抗癌妙招,帮助人类攻克癌症难关”这个结论是推测出来的,并不一定会成为事实,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3.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24.“读书等身”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这样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因为它的事例确凿,充分,有一定代表性。
25.先引用名言讲道理,再举抗战名将彭雪枫挤时间读书给予佐证,然后自然拿我们和彭雪枫对比,论证了我们缺的不是读书的时间,而是读书的决心。
26.时间充足的话,静下心来,好好品读纸质书;碎片化时间里,就碎片化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学习积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专门挤时间,把前述两种情况读到的东西,加以整理,付诸文字。这样读书既可能“读书等身”,也可能“知识等身”。
27.B
28.①指老何的学生愿意做他的眼睛,代替他去看世界的美;②指“我”愿意成为爷爷的眼睛,把教育事业这条路走下去,替他去看世界,也让更多的学生代替自己看到世界的未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9.老何读懂了孩子对知识、对外面世界的强烈渴望,他愿意做孩子们的老师,看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个个飞出大山,飞到世界各地,去领略外面世界的美。
30.插叙。作用:①交代了三十多年前老何建校时的艰苦及从事教育的艰难,丰富了文章内容;②表现老何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高尚品质,解释了老何被敬重的原因,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③为下文学生带照片回来以及“我”报考师范学院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1. 那件小事激励着我
“小A,85分!”周老师漫不经心地瞟了我一眼,一刹那,我好似被电击了一般愕然。
什么?我用力地咬了咬嘴唇,感觉挺疼。没错儿,这不是梦。同学们的眼光齐刷刷地投向我。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朋友的同情,看到了哥们儿的疑惑,看到了对手的快意,甚至……不知不觉中,我拿走了老师手中的试卷。映入眼帘的,是接连不断的“×”,瞬间,我的眼前一片朦胧,只有一片红色的海洋。
残酷的现实,我怎能接受?如晴天霹雳一般,又似被谁当头一棒。我,曾立下志愿,发奋学习。可初二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竟……唉!85分!85分!丢人!
也不知什么时候,我收拾好书包,艰难地移动着脚步,一个人来到校园的草坪。不知为什么,空气也凝结成霜了,背后的书包似千斤重担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天空暗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
我无力地瘫倒在草坪上,合拢双眼,静静地躺在地上。难道我真的笨了?分,分,分!挤满了我的整个大脑。我不想回家,确切地说是不敢回家。面对劳累奔波一天的父母,献上这份“礼物”?我无颜以对。怎么办?改写分数,蒙混过关?干脆把卷子撕了,就说丢了。要不……我的脑子乱极了。
一缕微风吹过,耳边痒痒的。咦,是什么东西?真烦人!我用手抓了抓。倏地接触到一个软绵绵的物体,我猛地转过头。啊,一棵小草,在这石头的下面竟傲然生长着一棵小草。我简直不敢相信,它是怎样生存下来的,那纤细的身躯,那幼嫩的茎叶……然而,它的确活着,在逆境中活着。
我的心顿时舒畅了许多,背上的书包奇迹般变轻了。微风吹拂着,像是生命的旋律回荡在我的心中。“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翻过这不光彩的一页,继续努力,对!
我站了起来,风儿拂动着我的衣襟,吹散了我的烦恼。一线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迈着轻盈的步子向前走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