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十五)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水经注》,全书详细记载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东汉刘秀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者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游览了白塔、钓鱼台、五亭桥和很多风景点。
B.旅鼠不去大量繁殖,就可以不避免这种悲剧。
C.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估计,使用汽油和柴油,每年都导致3万名美国死亡。
D.经典之作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是经过长久实践的检验,而是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同。
3.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缄默(jiān) 恻隐(yǐng) 臆测(yì) 混为一谈(hùn)
B.偌大(ruò) 酷肖(xiào) 簇新(cù) 合辙押韵(zé)
C.祈祷(qí) 腻烦(nì) 攲斜(qī) 尽态极妍(yán)
D.逼狭(xiá) 呜咽(yè) 勾当(gōu) 引颈受戮(lù)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谦逊 孤零零 鞠躬尽瘁 一以贯之
B.告磬 指示灯 夺眶而出 姗姗来迟
C.污秽 白桦林 血气方刚 不可思议
D.猥琐 戈壁滩 大庭广众 心有灵犀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即使故宫里人防、物防、技防全都到位,但如果缺失了心防,恐怕也只能事倍功半。
B.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引人遐思,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C.历史悠久、雄伟壮丽的长城,被誉为世界奇观,简直无与伦比。
D.在对待科学和数学的问题上,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不能故弄玄虚。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晚清曾国藩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 。孩子小的时候有父母呵护着,父母老的时候,有子女奉养着,这就是孝。 。这是长幼尊卑的次序,礼节。 。孝是人心和善的源头,家庭和乐的基础,社会和谐的良策。 。
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②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老在上,子在下。
③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这是象形,更是直视的善行。
④我们看“孝”字的写法,上面是“老”、下面是“子”,意思是老一辈护着子一辈,子一辈背着老一辈。
A.②③①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二、句子默写
7.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丑奴儿》)
三、综合性学习
8.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9月28日,中国女推以3:0击败塞尔维亚队,提前一轮锁定2019世界杯冠军。在9月29日的最后一战中,中国女排以3:0战胜阿根廷队,取得此次世界杯的十一连胜,完美收官。这样的成绩激动人心,这样的胜利酣畅淋漓。中国女排兑现了她们“升国旗、奏国歌”的誓言,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材料二】
刁琳宇和刘晏含虽然不在中国女排上场名单中,但两人还是积极配合参赛队员,全程参加了魔鬼训练。而作为队长的朱婷,以身作则,不但严格要求自我,而且不断鼓励队友。中国女排虽然已提前拿到本届世界杯冠军,仍未有一丝松懈,刚刚走下比赛场就转到训练场,直到练够了量才离开。每一位球员、教练从头到脚都被汗水泡透了。这让国际友人意大利体能师不停感叹,走过那么多国家,与多支国家队合作过,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中国女排这样的团结精神和训练强度。
(1)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
(2)请结合材料二,仿照下面的例子,给中国女排写一个赞语。
例:所向披靡给国庆献礼
四、名著阅读
9.名著阅读。
(1)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作者撷取了很多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其中《藤野先生》《故乡》《琐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在《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在父亲临终时照习俗不断呼叫他是“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
C.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把一个纯朴善良、具有进步思想的先进妇女写活了。
(2)《朝花夕拾》中,童年鲁迅对下列这些书分别持怎样的态度?请任选一项说明理由。
A.《鉴略》 B.《二十四孝图》 C.《山海经》
我选①____,童年鲁迅对这本书是②____的。因为③________。
(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最为家喻户晓的一本散文集。这本散文集记录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回味他温馨的回忆又能深刻地感受到其理性的批判思想。请结合具体内容做分析。
A.温馨的回忆表现在:________。
B.理性的批判表现在:________。
10.根据《简·爱》中四次“离开”的情节阅读,回答问题。
①简·爱离开劳沃德学校
②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
③简·爱离开沼屋(沼地居)
④简·爱离开盖茨海德府的舅舅舅母家
(1)按照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对简·爱的四次“离开”进行排序。
(2)请选择其中一次“离开”,简要分析简·爱“离开”的原因。
(3)简·爱的几次“离开”对你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五、诗歌鉴赏
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释】呜轧ya:拟声词。
1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1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释】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心乐之 __________________
(2)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
(3)益信声无哀乐也__________________
(4)恨僧少可语耳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时踞石而坐/学而不思则罔
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
15.翻译下面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16.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____________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绪。
七、现代文阅读
和一朵花一道经过黄昏
⑴七岁那年,秋天,一个黄昏。在乡下老屋的后园里,一株很大的老茶树边,我看见了一朵花。淡蓝色的,浮动着,被渐渐上来的夕光所笼罩。我就蹲在花的旁边,看着它。一直看着它。然后我和花一道被暮色淹没。所有的事物都静了。我只好回家。第二天早晨,再看。花已经谢了。淡蓝色已经谢了。而我那时候,还正在悄悄地成长……
⑵成长中的人是容易忽略一些事物的。
⑶比如那朵花,不久就忘了。
⑷但今天,当我站在南塘的秋风中,这朵花突然浮现出来。它的浮现,是因为我现在正面对着另一朵花。另一朵也是淡蓝色的花。这是一种在南塘常常见到的花。朴素的,淡淡的,沉静的,美好的。南塘的土地刚刚经过一场秋雨,有一些虫子已经消失。我听不见它们在黄昏时的叫声了。南塘变得深沉,同时也逐渐走向枯寂。
⑸一朵花或许能点亮它的生动吧!
⑹我看着花,它天真而真实地开放着。我看到它的叶片上甚至还有尘土。雨也没能将它洗净。它的花瓣是六片的,对称着,仿佛三组正在玩耍的小孩子。我真的很想它们是小孩子的。我喜欢孩子的无邪与纯洁。但是,我知道它们不是。在秋天的大地上,花朵都是中年了。甚或是老年。
⑺一如我,惨淡地走过如许的光阴。一回头,水流远了。南塘成了秋风,秋风成了人心,人心成了忧伤。
⑻而花呢?它开放着。它在它应该开放的黄昏开放着。它一定不是为我。就如同我一定不是为其他。一切的生命,都只是一种经过。现在,我同这朵花一道,经过黄昏;经过远去的飞鸟,经过更远处的山峦;经过孤独的吟唱,经过秋风里一根一根无由的白发……
⑼花也是无由的。生长,开放,在这个黄昏,与我相遇,而不是在另外的黄昏。它是淡蓝的,而不是别的颜色。它是七岁时的花。是那些掠过成长而被我们忽略了的光。
⑽我的手想伸过去,甚至我想轻轻地抚摸它,握住它,亲吻它,热爱它。
⑾但是,我停了。心上的尘土一定比这花叶上的尘土更重。指尖上的伤怀一定比花谢时更悠远。我只好停住。南塘暮色四合,有谁在独自寻找?谁的脚步正叩响南塘的门楣?谁正在慢慢地回去,慢慢地回到往昔的时光和往昔的美好?
⑿南塘的花。朴素,沉静。我看着。一朵花,一个人。一处风景。
⒀我也是沉静的了。我也是朴素的了。至少现在。和一朵花一道经过黄昏,我回到了七岁。回到了后园的大茶树,回到了它的清香与苍老。我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我摸到了秋风的痕迹,摸到了山水的痕迹,摸到了那些远去了的不可能再回来了的人和事物的痕迹。
⒁而花沉静着。
⒂黄昏很深了。我已经不太能看清它的叶片和它的花瓣。我只看到它的浮现。
⒃这恰如在这个大而杂乱的人世间,我更多的时候是半明半暗的。如这黄昏中的花,它是怀着对大地的恩情,来用最后的光照亮南塘。而我,是怀着这人世的热爱,用宿命的笔,来写秋风的挽辞……
17..“我”两次看到一朵蓝色的花,触动我的分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8..下面的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淡蓝色的,浮动着,被渐渐上来的夕光所笼罩。我就蹲在花的旁边,看着它。一直看着它。然后我和花一道被暮色淹没。
②心上的尘土一定比这花叶上的尘土更重。指尖上的伤怀一定比花谢时更悠远。
19..文章⑴至⑷段作者为什么要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样一朵花?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 “一切的生命,都只是一种经过”有什么深刻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摩擦一下“电”起来!
史峰
电灯、电扇、电饭锅、电视、电脑、电冰箱……我们的生活,似乎;一刻也离不开电。那么,电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好简 单: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厂送来的呗!
其实,除了火电、水电、核电之外,还有一种最原始、最自然 的发电方式,那就是摩擦生电。摩擦是可以生电的,但生的是静电,且静电不产生或只产生瞬间电流,所以目前静电还不能当作电源使用。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静电持续产生电流?原来没有,现在 有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及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董事教授王中林带领的团队已经 研发出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持续摩擦生电并为小型电子 设备供电。这种摩擦发电机与此前的其他发电机完全不同:它 没有转子和磁铁,仅用两块摩擦材料贴合在一起,让它们通过 相互持续摩擦产生源源不断的静电并转化成电流。
要让摩擦发电机持续摩擦,那就需要持续动力。所以,科 学家把摩擦发电机放进鞋于里。当人穿着鞋子走路时,发电机 的两块摩擦板就会被带动着相互摩擦。只要人不断地走动起 来,那么发电机就会不断地产生静电,继而输出电流。这些电 流可以点亮80个LED小灯泡,看起来完全是“灯火通明”的 样子。
不过,摩擦发电机放在鞋子里,虽然可以让“脚下生辉”,但磨损速度极快:很短的时间内,它就磨坏了。摩擦发电机点亮的是灯泡,磨坏的却是鞋子,硬件技术不怎么成熟呐!
于是,科学家又进一步研发出升级版耐磨摩擦发电机:将 两块摩擦材料做成波浪接触面查放在一起。这种叠放方式不 需要两块材料大摩擦,只需要相互之间轻轻挤压就有很好的发 电效果。另外,摩擦材料也改成了比原来的硬质材料耐磨数百倍的柔性纳米材料。这样,“栗性摩擦发电机”就诞生了。把它 放进鞋子里,你尽管走。鞋子磨坏了,它也磨不坏。
而且,摩擦电是“全绿色电”说到“全绿色电”,咱们不得 不说说“黑色电”。“黑色电”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提供的电力。比如,火电站天天烧煤发电,电是发出来了,但空气却污染了。再比如,水电站需要垒坝截江,电是发出来了,但江河的自然泾流方式被改变了,对环境也会产生危害。相比这两种发电方式,核电算是清洁能源,但核泄漏的风险目前人类仍无法 完全掌控,所以核电也是潜在的“黑色电”。
那么,为什么说摩擦电是“全绿色电”呢?发电方式简单: 摩擦摩擦就行了,不烧煤,不建坝,也不需要核反应堆,不污染 环境,完全“绿色”——而且现在不用再把摩擦发电机做好后放 在鞋子里了,发电机直接可以做成鞋子。穿鞋走路,电就来了。
噢,既然摩擦发电机能做成鞋子,做成衣服行不行?当然没问题。穿一件摩擦材料做成的发电服,穿多长时间就能发多长时间的电。这电是穿衣服穿出来的“绿”极了!
将摩擦发电机穿身上发电,似乎还不够酷?没关系,我们 还可以把柔性摩擦发电套套在任何可移动物体的表面,让物体在移动时通过摩擦来发电。
这真是又酷又神奇——把柔性摩擦发电套套在树上,随树 枝摇动就能发电。这样,每一棵树都变成了一个可自供电的路 灯。把发电机套在宠物身上,宠物就成了电源,你的爱狗就能分分钟给你的手机充电了。把摩擦发电机做在足球表面,足球就变成了一只电力球:既可当球踢,又能无线上网并充当现场直播记者……总之,柔性摩擦发电机可以让一切会动的物体变成电源。积少成多,电力十足不是梦。
(摘自《大众科学》2016年9期,有删节)
21.为什么说摩擦电是“全绿色电”?
22.请简要说明一下本文的说明思路。
23.选文最后一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4.赏析一下本文题目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莫砺锋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40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也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④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⑤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自己就是在当知青的时候,在江南农村茅檐底下“结识”李、杜、苏、辛等杰出人物,他们与我朝夕相伴,在冥冥之中引导我成为专攻古典文学的教师。而今我年臻70,决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普及,来报答那些异代知己对我的恩情。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7日,有删减)
25.概括出本文中心论点
26.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在简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入手,了解传统文化精神。
B.与“诗缘情”相对立,“诗言志”内容更丰富,诗人在诗歌中更注重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C.深奥的学术论著固然有其意义,但我们更应该寻求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D.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论点。
28.文中空白处选入最恰当的一项( )
A.杜甫与李白齐名,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
B.杜甫与李白齐名,诗歌创作有着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
C.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
D.与李白齐名的杜甫,诗歌创作有着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
29.如果为第④段再补写一个论据,还可以哪一个诗(词)人?请简要分析。
八、作文
30.题目:我懂得了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九、填空题
3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填空
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救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分别是:埃德加 斯诺《________________》,尼姆 威尔斯《_________________》,哈里森 福尔曼《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B
6.C
7.为赋新词强说愁
8.(1)中国女排获得2019年世界杯冠军.
(2)一丝不苟令友人叹服
9. (1)B (2)①A ②望而生畏 ③虽然这书是鲁迅童年开蒙时所读的唯一一本书,据说读它很有用,但“我”一字不懂。为了看五猖会,被父亲强迫背诵这些无趣无味的文字。因为这本书,连五猖会也变得没有多大意思了。首先写出所选书目,明确作者感情,言之成理即可。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五猖会》中孩子们买“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无常》一文中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就放她儿子还阳片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师让孩子们背一些枯燥乏味的书;《五猖会》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10.(1)④①②③
(2)选择①,原因:Ⅰ在劳沃德学校,劳沃德学校教规严厉,简·爱在劳法德学校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Ⅱ海伦的友情和谭波儿小姐的关爱满足了简·爱对关怀和温暖的渴求,可海伦肺病(传染病)去世,谭波儿结婚离开,这刺激了简·爱。Ⅲ简·爱渴望闯进一个“变化多端的天地”,随后找到的家庭教师的工作使她得以离开。
选择②,原因:Ⅰ简·爱对一些无法掌控的因素(外貌、社会地位、财富)的无力感而产生的自卑使她对情感不确定,因此当婚礼受阻并得知了罗切斯特有个疯了的妻子时,简·爱的情感世界在一瞬间坍塌Ⅱ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Ⅲ她的道德不允许她作为一个不合法的妻子继续生活在这个庄园。
选择③,原因:Ⅰ简·爱明白了自己与圣·约翰的结合不是出于爱情,圣·约翰只是把她当作传教、为上帝服务的工具,她只是个助手。Ⅱ她感受到了罗切斯特爱的呼唤,于是她踏上了寻找罗切斯特的旅途。
选择④,原因:Ⅰ舅母一家人对简·爱并不友善,她经常遭受无理的虐待(表兄约翰·里德的蛮横、她姐妹的傲慢、舅母的憎厌、佣人们的偏心)。Ⅱ被惩罚独自关在红屋子的事件发生后,她得到了出去上学(劳沃德学校——慈善学校)的机会。
(3)①不要屈从命运的安排,要敢于抗争,要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②不要为外貌、社会地位、财富等外部条件而自卑,要有自信,人最可贵的是拥有高贵的灵魂。③人要有尊严地生活。④要尊重别人的感情,也要尊重自己的内心。
11.“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凄凉的心境。
1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宦游思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分)他一直高踞城楼,俯临大江,凭栏回首,远眺通向乡关之路。忽然一声角鸣,使他不由地蓦然惊醒,这才发现天色已晚,夕阳已沉没在水天之际。
13. 以……为乐 静止不动的样子 更加 遗憾
14.B
15.(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断,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
16. 贬谪后的孤寂悲凉 知音难觅的惆怅
17.第一次触动我的是花朵外表的美丽。
第二次触动我的是花朵的朴素、沉静、美好,使“我”摆脱伤感,悟出生命的规律。
18.①运用“蹲”“看”“淹没”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我被花的美丽所吸引而着迷的情状,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花的美丽。
②运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心上的尘土”比喻生活中人们容易忘记、忽略一些美好的东西,沉迷于惨淡、忧伤之中,以消极的情绪、态度对待生活的消极人生观。
19.着力描写一朵小花,突出它的朴素、沉静、美好,在黄昏的时候点亮了南塘,使它变得生动,为下文由花而人的感悟作伏笔,他由此想到,人生的暮年,也应怀着对人世的热爱照亮生命的最后时光。
20.生命的诞生、成长与死亡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面对生命的终结,我们应以从容而淡定的态度安然走过。表明了作者对生死的乐观豁达态度。
21.因为摩擦电不烧煤,不建坝,也不需要核反应堆,不污染环境,完全“绿色”。
22.开头先由"电从哪里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摩擦生电”,然后依次介绍了摩擦发电机的问世和升级版耐摩擦发电机的产生,接下来说明摩擦生电的优势是“绿色发电”,最后说明了摩擦生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3.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摩擦电在生活中极广泛的应用。
24.使用幽默的说法,诙谐俏皮地点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5.我们要以唐诗宋词为首选对象读古代典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6.第②段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27.B
28.C
29.示例1:王维的边塞诗都是壮阔飞动之作,或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或愤慨于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或反映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或讽刺权贵……形象鲜明,笔墨酣畅。
示例2: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应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掲露、批评政治弊端,关心民生疾苦。
30.例文
我懂得了你
因为我的幼稚,常常让你事无巨细地想得很多,做得很多,可我总是在跟你抱怨自己太忙、太累,像一只停不下的陀螺不眠不休地旋转着;总是跟你抱怨冬天太冷,天太热,像一场水火交错的噩梦;总是跟你抱怨睡得多晚,生不逢时,像一叶孤舟在茫茫人海中不断辗转。
直到那一刻我才惊觉,原来之前我不曾懂你,尽管一直爱你不渝。
记得那是个燥热的午后,刚从考试中抽离出来的我心情烦闷地走在街上。人来人往,水洗般的天际低得仿佛触手可及,压得我无法喘息,还有那专属盛夏的恼人蝉鸣,从路过的脚边的草地中窜出接连不断的呻吟,仿佛它们被晒得垂死。路过你单位门口时才想起忘带钥匙,便想着去要,顺便跟你发一顿牢骚。
那之前,在我的意识中将自己对任何事的不满以及时常没来由的坏脾气倾泻给你,似乎都是无可厚非天经地义的。直到我踏进大门的那一刻我依旧这么认为。
我在银行的各处寻觅着你的身影,穿过拥挤的大厅,点头与路过的你的同事草草问候,直到远远望见一个伏在办公桌上的眼熟的身影我才放慢脚步。
真是你,趴在桌上将头深深埋没在双臂中,弯起的背上披着黑色西装,只有怕冷的你会在夏天讨厌空调冷气。隐约看见你手肘下还压着一沓厚厚的资料,与你面对的电脑屏幕上还在不停地发着光。有人经过我时悄悄在耳边说:“你妈这几天睡得晚吧?瞧累得那样。”
那一刻,心中蓦然翻涌了起来,仿佛什么东西凝结在这一刻,酸涩微露的眼中只剩下了你。不知过了多久,你缓慢地抬起了头,前额上的刘海有一丝凌乱,你尴尬地笑了笑,眼下深深的眼圈像一潭触不到底的泉水,却盛不下你盈盈目光下的那一轮婵娟。
我俯下身去,越过大理石台面,将你垂下的发丝拢到后面。
那一刻,我褪却一身的劳累与喧嚣,只想与你相伴。
那一刻,我懂得了你。
31. 《西行漫记》 《续西行漫记》 《北行漫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