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六)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六)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3 17: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六)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的顺序,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②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
③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
④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
⑤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
A.①⑤②④③ B.③④⑤②① C.①②⑤③④ D.③④①②⑤
2.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殷(yān)红 战栗(lì) 前仆后继
B.伫(zhù)立 刹(chà)那 酷似(shì) 断章取义
C.炽(zhì)热 衣褶(zhě) 矫(jiǎo)首 形销骨立
D.呢(ní)喃 颧(quán)骨 赘(zhuì)余 不屑置辨
3.选出下列对名著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 )
A.在俱乐部里,惟独达雅打扮入时,同志们看不顺眼,保尔也认为达雅好出风头。之后,每次见面、谈话,达雅庸俗的个人主义,她的自私与骄傲让保尔难以忍受,他们最终分手了。
B.在黑松林前,唐僧师徒遇到妖怪化做被强盗捆绑在树上的女子,唐僧、八戒坚决给那女子松绑,带她来到“镇海禅林寺”,不料她连吃了六个和尚。
C.祥子把顺手牵回的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姓钱的老头,卖了三十五块大洋,祥子用这些钱买了两个棒子面饼子、一件破白小褂。
D.在桑菲尔德庄园的聚会中,罗切斯特先生故意让简·爱以为他要向英格拉姆小姐求婚,并扮演了一位阿拉伯人试探简·爱的心意。
4.【18届湖北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襄阳虽然地处平原,却也不是一味的平坦辽阔,绵延起伏的青山就是明证。
B.聪明的人总是能够从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而追悔莫及。
C.学生的学习近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D.“中国襄阳国际马拉松”一声发令枪响,万余名选手一泻千里,奔上赛道。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
A.是否具有忧患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B.通过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使我明白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
C.学校要完善和建立校园安全预防管理机制。
D.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6.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嘹亮(liáo) 池畦(wā) 酝酿(liàng) 静谧(mì)
B.贮蓄(zhù) 彩棱镜(líng) 徘徊(huái) 咄咄逼人(duó)
C.嫩绿(lèn) 应和(hè) 贮蓄(zhù) 水波粼粼(líng)
D.竦峙(sǒng) 莅临(lì) 吝啬(lìn) 发髻(jì)
二、句子默写
7.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3)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
(5)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有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悠悠我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8.按要求答题
(1)“求古今智慧,做中华栋梁。”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孩子拿着橘子问:“妈妈,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劳动的。”
“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儿一瓣儿的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拟写标题。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22个字。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过几天将会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四号卫星简称嫦娥四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4)下面是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东亚国家传教示意图。请以“西方传教士”开头,把此图转写成一段介绍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四、名著阅读
9.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蝴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什么呢 ……。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1)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文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
(3)以上文段选自散文集《 》中的《 》,此处他开药方的医生的名字叫 ,此处他开的药房中除了“蟋蟀一对”和“平地木十株”,还有一种东西是 。
(4)文段末尾加点词“最大错处”指什么?联系原著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10.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一)
我向A详细叙述了我的的遭遇,他皱眉倾听着。最后,他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谨慎地问我是否愿意离开盖茨黑德府,是否想上学。我仔细考虑后,回答他我十分愿意。我想他一定会向里德太太建议我去上学,并且里德太太一定会很愿意摆脱我这个包袱,我不久就可以离开盖茨黑德府了。
(二)
为什么我总是受苦,总是遭人白眼,总是让人告状,永远受到责备呢?为什么我永远不能讨人喜欢?为什么我尽力博取欢心,却依然无济于事呢?伊丽莎自私任性,却受到尊敬;乔治亚娜好使性子,心肠又毒,而且强词夺理、目空一切,偏偏得到所有人的纵容。至于约翰,没有人同他顶撞,更不用说教训他了,虽然他什么坏事都干。
(1)文段一中的A是__________(人物);文段二描写的是简·爱在_________(地点)时的心理活动。
(2)“我”详细叙述了怎样的遭遇?
五、诗歌鉴赏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咏史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2.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
(2)山行之极观也__________________
13.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4.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1)《小石潭记》:_________
(2)《观第五泄记》:__________
15.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填空题
16.《简爱》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_________色彩的长篇小说。简爱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的女性,集中体现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上。
八、现代文阅读
享受春雨
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
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劈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唧唧喳喳地把头缩回去。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④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真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
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根据示例写出阅读感受。
示例:第②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
第③语段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
第④语段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选文内容或个人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第⑤语段“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这个句子的理解。
19.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出理由。
20.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请运用排比写一段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你对“夏雨”或“秋雨”的感受,6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植物爱听和谐音乐
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蕃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蕃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蕃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不仅如此,(a)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b)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风,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中学生百科》)
2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树爱听舒缓音乐,因为悠扬柔和的音乐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
B.如果对植物播放音乐,植物细胞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使植物快速生长。
C.草本植物没有发达的听觉器官,听力系统也不完备。
D.节奏强烈的乐曲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
22.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
A.本文是事物说明文,采用了从发现现象到探究本质的逻辑顺序。
B.本文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C.文章第①段运用生动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23.下列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a)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优美舒缓的音乐对花儿生长的作用。
C.文章第③段画线句(b)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轻柔乐曲对水稻生长的作用。
D.“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读书养气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于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苏欧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而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气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了。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一开始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透,其人性便会改变,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24.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
25.第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
26.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其作用是什么?
27.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你读过韩愈的作品吗?请写出他的一篇作品:《____________》(篇名)
28.第④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九、作文
29.写作
有这样一首歌:送给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动。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无论岁月变幻,爱你唱成歌。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
在你的生活中选择一位值得感谢的人,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作。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D
6.D
7. 寤寐思服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白露为霜 胡为乎中露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端居耻圣明 青青子衿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8.(1)求古今智慧,做中华栋梁。
(2)答题要点:符合孩子与母亲对话的日常情境:能与上文统一文意。示例:你想要取得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积少成多的。
(3)嫦娥四号成功着落月球背面,开启人类探测新篇章。
(4)答题要点:关键词必须体现:各关键词衔接必须连贯:不能出现歧义。示例:西方传教士常以传授科学知识为名,进入东亚国家的科学领域,再通过文人举荐的方式渗入政治领域,最后得到政府首脑同意,深入宗教领域进行传教。
9.(1)珊蝴 珊瑚
(2)排比 比喻
(3)朝花夕拾 父亲的病 陈莲河 败鼓皮丸
(4)因为“我”没有让父亲平静地死去。作者通过此文,表达了作者对“名医”们巫医不分,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痛恨。同时表达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10.(1) 劳埃德先生 红房子
(2)简·爱年幼父母双亡,寄养在舅舅家。舅舅去世后,舅妈一家经常欺负她。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她被关进红房子,肉体和精神深受折磨。
11.(1)抒发了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周瑜的胜利带有运气,而曹操才是真正的值得歌颂的英雄。
12. 穿透。 景象(景观)。
13.(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
14. 清 伟(奇)
15.《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滴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16. 夏洛蒂 勃朗特 自传
17. 春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18.①春雨随着气候变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内涵;②它滋润了万物,点燃生命的期待与呼唤;③春雨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
19.示例1:我更喜欢选文的这个句子,它不仅形象地说出了春雨的轻柔细,并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
示例2:我更喜欢《春》的这个句子,因为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春雨的“细、密、多、闪亮”等特点。
20.示例: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21.D
22.A
23.D
24.读书可以养气
25.精神状态或精神力量
26.借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来达到论述了读书多,养气厚,才能厚积薄发,手(笔)到文成的道理。
27.比喻和排比;如:《马说》
2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一定要有事例、要有理解,能自圆其说即可。
29.例文
感谢有你
人生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路途的行者不计其数,也许他们只是过眼云烟。可总有让你驻足等待,念念不忘的人。因此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感谢有你。
你是我的影子,时刻伴随着我。你是我眼前一切美好的事物,时时沐浴我的心灵。啊,我的朋友,盛谢有你。每当我站在路口迷惘时总有一句:跟着我,在耳畔回响。那就是你在前方呼唤我。你指引我走过了无数个岔路口,获得而今的一马平川。感谢有你!
考试失利,你会默默坐一旁,嘲笑自己,来鼓励我;生病难受,你会主动询问,给我一杯滚烫滚烫的水;心情不悦,你会带我放飞自我,尽享眼前最美风景,亲爱的朋友,感谢有你!
天下最纯最深的莫过于亲情“饭好了吃饭吧,”每天早晨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深夜烛光下为你盖被子,寒冬为你添衣,夏日为你驱赶炎热。这就是母亲,天下最无私的人。母爱就像阳光,弥漫在你的周围,人生才如此温暖,感谢有你。
三尺讲台,一张桌,一张椅,一块黑板。她在黑板上写下了毕生所学,她在深夜白花花的纸上留下了一行行娟秀的字迹,她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她是教师,一个普通而又神圣的职业一生中会有多少个老师,他们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时刻在人生的路上帮助着我们。因此,我们的弯路走的越来越少,我们的知识越来越渊博。感谢有你!
一张面庞,一个笑脸,一个动作,是陌生人的全部描绘。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那个人,拾起地上垃圾的人,对你和颜悦色的他一个个不知名的她,构成了美好人间,感谢有你!
夜空中,闭眼暝思的人;迷茫时,指引方向的人:成功时,分享喜悦的人。正是我们所要感谢的人。
感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感谢有你,盛恩所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