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初升高自学练习题(七)
一、选择题
1.【2016年中考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 纯萃 骇人听闻 神采奕奕
B.怂恿 坍塌 拈轻怕重 大相经庭
C.嗔怪 羞怯 以身徇职 莽莽榛榛
D.缥缈 假寐 精益求精 万籁俱寂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当代作家——《我与地坛》
B.杜甫——唐——《江南逢李龟年》
C.泰戈尔——印度——《伊索寓言》
D.惠存——请保存——中国古代敬辞
4.选出加点字的字形及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烘托(hōng) 贮蓄(chǔ) 高邈(miǎo ) 憔悴(qiáo )
B.一刹(shà) 确凿(záo) 搓捻(chuō) 徘徊(huí)
C.应和(hè) 絮叨(xù) 澄清(chéng) 粗犷(guǎng)
D.攒成(zǎn) 云宵(xiāo) 绽开(zhàn) 倜傥(zhōu)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相反,一味地批评教育,虽然能对孩子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其效果也只能是暂时的。
②在一种安静认真的气氛中,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家庭氛围的带动,形成主动读书学习的习惯,完成自己的任务。
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老师。
④比如当孩子需要看书学习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手机、离开电视,选择一本书,坐在一旁陪伴孩子一起读书。
⑤当父母想让孩子培养某种良好习惯时,自己必须以身作则。
A.③⑤②④① B.③⑤④②①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④③⑤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重庆,很多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面条开始的。
B.重庆人离不开小面,小面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承。
C.一碗小面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重庆人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
D.重庆的小面成为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生活作料,难怪郭沫若说“重庆值得回忆”。
二、句子默写
7.按要求默写。
(1)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____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4)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7)志当存高远。《陈涉世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看出陈涉少年时期便个性不凡,怀抱壮志;《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抒写自己虽被贬谪,仍有兼济天下的忧乐观和政治抱负;《龟虽寿》中,曹操虽年事已高,却以千里马自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歌自己建功立业之志。
(8)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物候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物候现象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版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年平均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爱古诗词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爷爷看到小明的语文书后非常高兴,他想写副对联,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但是,只写出了上联,就卡住了。请你联系上述材料帮他补齐下联。
上联:诗歌传承传统文化,调节身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9.返校后,班级将举行“经典伴我成长”活动,文文准备参与分享自己的思考。请你帮她从下列备选书目中选择合适的一组,结合作品内容和抗疫生活实际,说明推荐理由。
备选书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傅雷家书》《平凡的世界》《简·爱》《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白洋淀纪事》
“经典伴我成长”主题推荐单
推荐书目(2部作品) 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结合作品和抗疫生活实际) ____________
10.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篇名)里出现过。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回答下面小题。
【甲】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1.选出对这两首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甲】是一首绝句,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乙】是张养浩在赴任途中写的一首元曲。
B.【甲】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乙】诗中“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两句,写作者看到宫阙残破,倍感可惜。
D.【乙】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12.用自己的话解释划线句子写的内容,并任选角度进行赏析。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
1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不可久居 居:停留
C.日光下澈 澈:清澈
D.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佁然不动 然则天下之事
B.不复出焉 二石兽并沉焉
C.其岸势犬牙差互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何陋之有
1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A.渔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根本就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大家都感叹惋惜。
B.(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汉朝,无论魏晋两朝。他们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渔人,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C.渔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才(发现自己)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这人把自己见到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D.(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这人把自己听闻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16.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加以烘托,突出潭水的清澈。
B.从乙文“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打扰这里的生活。
C.甲、乙两文的作者在仕途上都曾遭受挫折,所以两篇文章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
D.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第二段侧重于描写,乙文第二段侧重于叙述。
七、填空题
17.下列《水浒传》中的诗句,分别是哪位英雄人物的手笔?请写出此人的绰号。
A、“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B、“芦花丛里一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A
B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火山喷冰》,回答后面小题
火山喷冰
①伴着阵阵“轰隆轰隆”的巨响声,地动山摇,构成山体的冰块与岩石大面积滚落,那是阿胡那火山在爆发喷射。这个庞然的山峰高约4千米,底部直径约为30千米,体积相当于半座珠穆朗玛峰。奇妙的是,阿胡那火山喷射的不是热浪滚滚、灼人赤红的岩浆,而是白色的、冷气逼人的冰岩浆。这种含水、氨、冰、甲烷和氯化物的混合物,被强大的能量推向高空,形成数百米乃至数万米的白色喷流。瀑布似的落到地表时,冰岩浆呈液态四下流淌,当遇到温度较低的时候,便凝结成了形态各异的固体。
②众所周知,地球上的火山喷出的都是岩浆,为什么这座火山偏偏与众不同,喷出的却是冰呢 原来,这座火山不属于地球,阿胡那火山是太阳系内已知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上最庞大的山峰,而谷神星则是围绕着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主带运行。可是,阿胡那火山与人类先前见过的所有山峰全然不同,它的山体并没有古老的撞击坑,而是布满了年轻垂直的条状结构。
③冰火山是在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天体上。在形态上,冰火山与地球上的火山很相似,它们在地表凸起,顶端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当喷发时,会爆发出四处流淌的液体。但与地球火山的主要区别在于,地球火山主要由岩石和重金属组成,冰火山主要由坚固的冰壳构成,冰火山的岩浆也是冰冻的沉积物,所以喷发时,会出现大量冰块被喷出的奇异景观。
④据资料显示,地球火山喷发是因为压力和密度差造成的。当岩浆温度比周围岩石更高时,密度就会更低,这种压力差会使得岩浆做上升运动,当岩浆上升时,岩浆释放的气体会形成气泡,释放大量压力,这一压力使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⑤可阿胡那火山是一座冰火山,它又是如何喷发的呢 冰火山的喷发原理和地球火山十分相似。由于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热能聚集,或由于潮汐摩擦而生热,致使深部冰层熔融。如果这时,上部冰层破裂,深部融化了的冰水就会像地球内部的岩浆一样,在周围压力的挤迫下,沿裂缝喷发,这就是冰火山爆发的过程。而如果冰岩浆跟周围的环境温度相差不大,冰火山就会处于休眠状态,也可能成为永远的死火山。
⑥不过,虽然阿胡那冰火山的名字听上去似乎是火山的一种类型,喷发过程又跟地球火山类似,但严格意义上说,它只是有与地球火山相似的地貌,并不是真正的火山。
⑦无独有偶,在冰岛北部的格里姆斯维特火山,曾有过一次十分壮观的冰火山爆发场面:从火山口喷射出来的不是灰、砾,也不是岩浆,而是大量透明洁净的冰块。那次爆发持续了两周,每秒钟喷射出的冰块约有420立方米,在火山特大爆发时可达2000立方米。那次爆发抛出的冰块约有1.3万立方千米。据记载,冰岛的火山喷发冰块现象,古代也有过类似的情况,这是高纬度冰层广布地区火山爆发所特有的现象。
(选自2018年第9期《奇闻怪事》)
18.文章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 请简要说明。
19.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请结合具体事例做简要说明。
20.文章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通常”能否去掉 为什么
21.文章第①段文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我愿意去读懂你
王小毛
我真后悔给爸买智能手机,更后悔教会他刷朋友圈。
周一,我在公司被忙碌的工作牵得团团转,郁闷地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一个上午累成狗。”几分钟后,手机提示音响个不停,全是爸发来的超长语音。我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赶紧放下工作躲进厕所收听。
哦,原来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最后还说:“不要把自己和狗相提并论,你是狗,你爸是什么?”
我抱着手机真是哭笑不得,不知和爸从何说起。
为避免爸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此后我再发朋友圈,都会选择性地屏蔽他,仅向他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因此,爸的唠叨明显少了。
有一天天气甚好,我穿着新买的春装去公园玩,因为知道爸喜欢我参加户外活动,便拍了几张美图展示健康生活理念。爸好像一直擎着手机窥探我,整日无事可做,只等在另一头伺机而动——照片刚发好,就是一个秒赞。
可接着,我又收到三篇“深度好文”,标题大概是“小心病从脚入”“女人最怕脚受凉”“足部穴位详图”。
A.唉,真是防不胜防!为了扮潮,我特意露出一截脚踝,谁承想大好春色他不看,偏偏把注意力放到我的脚上。
我赶紧解释,气温回升,一点都不冷,街上的小姑娘都这样打扮。爸大概觉得用语音说费事,直接打电话过来。
最后的结果是我只好妥协,下午回家换了长裤、长袜,并拍照片发给他看。此后,我每天都能收到爸推送的“养生文”,感觉自己有望活到下个世纪。
十一假期到来前三天,爸一改风格,每天准时分享两篇感恩父母系列文章,接着还发来这样的语音:“女儿呀,你要是忙,就不要回来了!爸特别好……咳……咳……”
听听,我怎么能不回去?
那日下了出租车,只见爸正满面红光地在小区门口等我,一边还在和几位邻居侃大山。我主动和几位叔叔打招呼,爸对我的举止、衣着特别满意,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示好:“女儿啊,老爸给你做了一桌好吃的!”
爸的厨艺确实很好。我空着肚子赶火车,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一见蛋黄煸鸡翅、蒜蓉开背虾、红烧排骨,我扑上去抄起筷子准备开吃,却被爸叫停:“等下!我先拍个照!”
为了取个全景,爸踩着一个小凳子,其间三次下来调整摆盘。好不容易拍完饭桌,为了凑“九宫格”,他还要拍我送他的礼物,以及我吃得满嘴流油的囧样子。他没完没了地折腾,根本顾不上吃饭。我风卷残云,吃饱喝足后,见他仍弓着身子,不停地删删改改。
我一直觉得,爸身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幼稚。
印象中,爸是我周围第一个接触QQ的家长。我读中学时,有一天放假,我在电脑前和网友聊得甚欢,爸借着送水果的机会在我身后磨磨蹭蹭半天,最后用讨好的口气问:“宝贝女儿,你能不能帮爸爸申请一个QQ号?”
当爸可以在我的个人空间自如出入的时候,我已经悄悄玩起了微博,没有爸这个“好友”跟踪,我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情绪。我原本不想让他知道,可一次亲戚聚会,表弟在饭桌上大咧咧地问我:“姐,你关注下我的微博,@我一下呗!”
我感觉情况不妙。B.果然,爸迅速从推杯换盏的氛围中抽离,一脸疑惑地问:“啥是微博?怎么关注?”
于是,我又成了爸的“特别关注”。
这些年,爸一路跟着我,从QQ到微博,再到微信,一直艰难地适应着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但他用尽全力也只做到了形式上的趋从——他其实并不懂我,更猜不透我在想什么。
爸发完朋友圈,才安心地坐到饭桌前。饭菜已凉透,我提出给他热一下,他却说:“不用热,你快去给爸点赞。”
我只好听他的话,点进他的朋友圈,手动点赞。是的,我把爸设置为“不看他的朋友圈”,因为受不了他动辄用养生好文刷屏。
点完赞,我坐在饭桌旁陪爸聊天。爸啃排骨的时候忽然想起什么,撂下筷子问:“你不会真想把肉肉炖了吧?”
唉,我不知该怎么跟他解释,毕竟,他能理解的网络词还停留在“给力”这个层面。
我说:“老爸,我们这代人的表达方式,不是你想的那样严肃。”
爸的脸红了,憋了很久,才说:“你什么事都不跟爸说,爸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了解。”我心里突然不是滋味,假装埋头刷朋友圈,内心早已波澜四起。
妈去世早,是爸把我拉扯成人。我知道爸爱我,但我总觉得在这世上没有可以倾诉少女心事的人。后来,相继出现的各种社交工具给我的情绪一个出口,我和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谈烦恼、聊困惑。爸担心我,但我什么都不愿意和他讲,他能做的,便是努力融入我的世界,跟在我的身后,捕捉我喜怒哀乐的蛛丝马迹。
爸在QQ上,只与我一人聊天;爸的微博,只关注我一人;爸在微信上倒是偶尔和亲友交流,但把我设为置顶聊天对象。翻一翻我们俩的聊天记录,每次天气突变、流行病来袭……他总是兴师动众地搬运一堆文章,希望能帮到我,而我的回复,永远都是简单的几个字或者表情。
隔日早餐时间,我发现爸坐在桌前看手机。许久,他才笑着说:“哈哈,‘累成狗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爸又开始学网络用语了,看他认真记录的样子,我不想再做他特别难懂的女儿。
回到自己的小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整理网络用语,逐条解释,给爸发过去。
因为在亲情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俩。他越来越苍老,靠近我的姿态越来越笨拙,所以我想等一等他。我也愿意认真地去读懂爸,我想告诉他,我的心其实从未与他疏远。
(摘自《读者》2018年第20期,有删减。)
22.文章写爸“努力融入我的世界,跟在我的身后,捕捉我喜怒哀乐的蛛丝马迹”,根据作者行文思路,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1)我因工作劳累发条动态,爸发来超长语音教育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十一回家,爸吃饭前忙着把做的美食和我带的礼物拍照发朋友圈。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开始学习网络语言,继续努力靠近我,读懂我。
23.请结合语境,赏析文中A、B划线处的句子。
(1)唉,真是防不胜防!为了扮潮,我特意露出一截脚踝,谁承想大好春色他不看,偏偏把注意力放到我的脚上。
(2)果然,爸迅速从推杯换盏的氛围中抽离,一脸疑惑地问:“啥是微博?怎么关注?”
2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5.《散文随笔选粹》要选录这篇文章,请你为它写一则推荐语。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围绕题目“我愿意去读懂你”,从父亲和女儿两个角度来写,不少于50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①各省区市要按照党中央要求,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以确保到2020年省内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
②要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要使这些地区的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使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
③要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深度贫困地区要改善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各种举措,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
⑤ 。要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甲】“ ”。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要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增加力度。
⑥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干部作用发挥有余、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现象,“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乙】“ ”。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⑦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强化落地,吹糠见米,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蜻蜓点水,“【丙】 ”,神龙见首不见尾都不能要。
⑧综上所述,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26.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7.结合上下文,为三处填入恰当的俗语俚语,请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谁的孩子谁抱
C.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甲】处应填___,【乙】处应填___,【丙】处应填___。
28.下面是有关扶贫的【链接材料】,请你结合上面的文字,说说这个材料放在哪一段合适?为什么?
【链接材料】
在北京、天津周边有一个很大的贫困区,叫环京津贫困区,这个地方是整个京津系统区域发展的难点,也是我们脱贫攻坚的重点。这个区域资源比较丰富,非常适合发展特色农业。例如,河北蔚县虽然是贫困县,但它却是最大的优质杂粮生产基地。蔚州小米是国家一等标准农产品,桃花米是全国四大贡米之一,小米产业已经成为蔚县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来源。这一特色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蔚县脱贫攻坚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九、作文
2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0年的夏末,你从小学生成为了初中生,也许你期待着真诚的友谊,期待着老师的赞赏,期待着独立自主……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期待,有了期待,生活才更有奔头。
同学们,你期待什么呢?请以“我期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B
6.B
7. 地利不如人和 豁然开朗 所谓伊人 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回路转不见君 剪不断 理还乱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课内外符合题意的诗句均可得分)
8. (1)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1倍。年平均古诗文阅读篇数增加近1倍。年平均增长率均大幅度提高,其中中学生增长率比小学高。 (2)示例:经典融入民族血脉,成为基因。
9.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老人与海》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双目失明后仍坚强不屈创作小说,《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搏斗,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最终杀死了大马林鱼。在抗疫斗争中,医护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不向困难低头,表现出了保尔和老渔夫那样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10.(1) 衍太太 父亲的病
(2)示例:①心术不正:给“我”看不健康的画,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②自私自利:对自己的孩子很严厉,却总是盼着别人家的孩子干坏事;③虚伪:怂崽阿祥打旋,却又事后装好人;④迷信: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呼喊;⑤热心:在“我”父亲去世时帮助安排后事,帮我们擦药。
11.C
12.(1)山峰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如同发怒一般吼叫着。
(2)“聚”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这句话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潼关的险要,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13.C
14.B
15.D
16.C
17.A.宋江(及时雨) B.吴用(智多星)
18.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冰火山与活火山的成分构成、地表形态、喷发原理。
19.做比较。将冰火山与地球上的活火山做比较,通过二者的成分构成、地表形态、喷发原理的异同点的比较,说明冰火山的特点。
20.不能去掉。“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冰火山出现在冰冻卫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天体上是一般情况,还会有特殊或例外的情况。如果去掉,就没有特殊或例外的情况了,与事实不符。“通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及对其喷发原理的介绍。
22. (2)我逛公园发露脚踝的美照,爸教育我注意保暖养生。 (4)爸申请QQ号,在我的空间自由出入,后来又关注我的微博。(“关注微博”没写不扣分)
23.(1)通过“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爸爸对“我”的过度的关注让我防不胜防,从侧面写出了爸爸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2)通过对爸爸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爸爸急于了解“微博”这个新生事物,努力融入女儿的世界的生活状态。
24.(1)爸爸是一个极度关心女儿的人。他通过学QQ、学微博、学网络语言等方式千方百计地想要融入女儿的世界。(2)爸爸是一个内心孤独的人。妈妈去世得早,关注女儿的喜怒哀乐成了他的生活的全部。为了女儿,一路艰难地适应着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新时代。(3)爸爸是一个执着而又幼稚的人。一路追随,从未放弃。但有时为了更好地靠近女儿,又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幼稚。
25.逐渐苍老的父亲努力通过网络去了解女儿,关注女儿,笨拙却感人;离家在外的女儿对父亲从不懂到理解,从疏离到靠近,曲折却暖心。一对父女寻常的生活小事中浸润着真挚动人、朴实绵长的人间亲情。
26.要加大对口帮扶力度。
27. 【甲】B 【乙】C 【丙】A
28.放在第③段合适。因为这一段的内容是“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提出“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链接材料就是叙述了环京津贫困区发展特色农业,小米产业已经成为蔚县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来源。与第③段内容一致。所以链接材料可作为第③段的成功经验介绍。
29.范文
我期待
我所期待的事就是老师对优生和差生一样好。这希望是我读小学的时候就从心底产生的了。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他姓罗。第一次写作文的时候,我写得比较好。后来,罗老师见我语文成绩不错,就对我有几分偏爱。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罗老师对优生态度好,对差生却经常批评,在一些小事上好像优生总是对的,差生总是不对。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差生的语文书忘记从学校带回家,被罗老师拿回家了。第二天她找罗老师要,罗老师把她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说她读书读得书都不见了,不肯把书还给她。搞卫生时,她请我帮她从老师那儿把书拿来。我不解地问道:“是你的语文书,你自己去拿,为什么要我帮你拿呢 ”可她却说:“你是优生,去了肯定可以把语文书要回来;我是差生,去了要挨批评的。”我半信半疑地到罗老师那儿拿书,让我疑惑不解的是罗老师真的把书给了我。
罗老师对优生的作文总是觉得好,对差生的作文总是觉得差。还有一次布置寒假作业那一天,老师要我们在春节期间写一篇《春节见闻》的作文,说每班要选五篇优秀作文去参加比赛,要大家都写好。可是放学后她把我们几个优生集中在一起,告诉我们就选我们这几个人的作文去参加比赛。作文还没写,就规定了选谁的作文参加比赛,这难道是一个老师真正的职责 我想不是的,但罗老师却这么认为。为什么她一定要对差生有偏见呢?我真是不明白。
班上的差生见罗老师对优生那么好,都对优生羡慕极了。每回次选班干部的时候,他们都会沮丧地说:“没我们的份儿,这是他们优生的事。”
虽然现在我的每一个老师对对每个同学很好,但我期待我以后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可以把他们的“师爱”平均分给每一个同学,让同学们都能分享“师爱”,不让差生见到老师像见到“老虎”一样……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