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西省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6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单选题
1.(2022·江西)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衣藻 B.噬菌体 C.草履虫 D.大肠杆菌
【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C.衣藻和草履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AC不符合题意。
B.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符合题意。
D.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具有细胞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2022·江西)下列疾病与患病原因不相符的是( )
A.脚气病一一缺乏维生素B1 B.糖尿病一一胰岛素分泌不足
C.手足癣一一真菌感染 D.新冠肺炎一一细菌感染
【答案】D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激素调节;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A不符合题意。
B.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高时,就会有一部分从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病。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造成的,另外肾小管出现病变,使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全部吸收,也会出现糖尿病,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手足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C不符合题意。
D.新冠肺炎是由一种特殊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高危性肺部感染,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2021·萍乡)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使用公筷、实行分餐制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
D.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不能被称为传染源
【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造成人体感染新冠肺炎疾病的微生物,属于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B.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使用公筷、实行分餐制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
C.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相应的抗体,不符合题意。
D.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依然能够传播一定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属于传染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4.(2021·萍乡)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制作酸奶主要需要下列哪种微生物(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霉菌 D.酵母菌
【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制作醋需要醋酸菌,制作面包,酿酒等需要酵母菌。
故答案为:A。
【分析】食品制作:
①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
②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
③制醋—醋酸菌
④制作米酒和酿酒—酒曲或者酵母菌
⑤制作酱和酱油—霉
5.(2021·萍乡)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表膜是草履虫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C.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核的功能;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故A正确。
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表膜能够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故B正确。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C正确。
D.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内都有叶绿体,如尖根等细胞内没有叶绿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6.(2019·江西)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可在载玻片液滴上放少许棉花纤维
B.为了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C.若发现视野中草履虫往如图中箭头方向游动,应把载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D.为了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光线变暗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解:A、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A不符合题意
B、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图,草履虫在往左下方移动,要想让草履虫在视野内不消失,就要使视野中的草履虫往右上方移动,则玻片标本就要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向左下方移。C符合题意
D、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为避免染液对草履虫的伤害,对制成的标本不进行染色,在视野中就会出现一条黑色棒状物,这样就能将这个物体与明亮的背景分开,因此要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用暗视野,即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或调节反光镜,使光线减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粗、细准焦螺旋螺旋都是对焦用的,可以调整镜筒的上升下降,以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看清图象。粗准焦螺旋焦距大,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焦距小,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2、调节光线的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调亮用大的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视野调暗用小的光圈和反光镜的平面镜。
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因此,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象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7.(2018·江西)下列生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方式错误的是( )
A.病毒-形成孢子 B.细菌-形成芽孢
C.种子-休眠 D.青蛙-冬眠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细菌的生殖;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不能形成孢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A符合题意;
B、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B不符合题意;
C、种子的休眠,在冷热交替的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多变,种子要经过一些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主要是在秋季形成种子后到翌年春发芽,从而避免了冬天严寒的伤害。这是植物长期进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所以种子休眠以利于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低,代谢减慢,因此与青蛙的冬眠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
二、实验探究题
8.(2021·江西)生物实验室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场所。同学们在实验室先后制作了三种装片。以下是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这些细胞排列紧密,构成 组织。
(2)制作图二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 。
(3)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调节 ,使其清晰。
(4)图一和图二中的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5)图三中的生物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
【答案】(1)一;保护
(2)生理盐水
(3)细准焦螺旋
(4)线粒体
(5)孢子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图一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二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图三是霉菌。
(1)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故结合分析可知:图一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这些细胞排列紧密,构成保护组织。
(2)图二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故制作图二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3)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其清晰。
(4)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所以,图一和图二中的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5)霉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真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颜色。如青霉的是青绿色,曲霉的有黑色、黄色、红色等。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所以,图三中的生物霉菌是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分析】(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是缓缓流动的,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2)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三、资料分析题
9.(2022·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1年3月,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绿色植物的 作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细胞结构是
(2)与材料中合成乙酸不同的是,传统制作食用醋利用的是 (填“乳酸杆菌”或“醋酸杆菌”)发酵,该生物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3)实现“碳达蜂”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 。(请至少写出一种做法)
【答案】(1)光合;叶绿体
(2)醋酸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植树造林、绿色出行、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光合作用的实质;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就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2)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醋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呈椭圆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所以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3)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多坐公家车,少乘私家车,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0.(2019·江西)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据报道,耳念珠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有耐药性,可导致侵袭性感染并带来较高的死亡率,被称为“超级真菌”。耳念珠菌主要在医院内传播,对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免疫力受损的住院患者构成威胁。医院可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等方法来阻止耳念珠菌在医院内传播。健康人群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不具备相互传播的可能性。
(1)耳念珠菌属于真菌,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生殖。
(2)医院采取阻止耳念珠菌在医院内传播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 。
(3)移植的器官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 道防线。
(4)从进化的角度看,“超级真菌”的产生是 的结果,其耐药性变异属于 的变异。
【答案】(1)孢子
(2)隔离
(3)三
(4)自然选择;可遗传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生物进化的学说;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析】【解答】解:(1)耳念珠菌属于真菌,靠孢子繁殖。(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资料中的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3)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机体对其有排斥作用,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4)“超级真菌”常常对多种抗真菌药耐药,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 耐药性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1、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靠孢子繁殖后代。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如下:
(1)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3、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
4、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运用达尔文进化论对 “超级真菌” 进化过程的解释:变异→环境选择→适者生存。
5、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西省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6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单选题
1.(2022·江西)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衣藻 B.噬菌体 C.草履虫 D.大肠杆菌
2.(2022·江西)下列疾病与患病原因不相符的是( )
A.脚气病一一缺乏维生素B1 B.糖尿病一一胰岛素分泌不足
C.手足癣一一真菌感染 D.新冠肺炎一一细菌感染
3.(2021·萍乡)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使用公筷、实行分餐制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
D.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不能被称为传染源
4.(2021·萍乡)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制作酸奶主要需要下列哪种微生物(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霉菌 D.酵母菌
5.(2021·萍乡)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表膜是草履虫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C.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6.(2019·江西)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可在载玻片液滴上放少许棉花纤维
B.为了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C.若发现视野中草履虫往如图中箭头方向游动,应把载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D.为了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光线变暗
7.(2018·江西)下列生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方式错误的是( )
A.病毒-形成孢子 B.细菌-形成芽孢
C.种子-休眠 D.青蛙-冬眠
二、实验探究题
8.(2021·江西)生物实验室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场所。同学们在实验室先后制作了三种装片。以下是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这些细胞排列紧密,构成 组织。
(2)制作图二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 。
(3)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调节 ,使其清晰。
(4)图一和图二中的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5)图三中的生物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
三、资料分析题
9.(2022·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1年3月,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绿色植物的 作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细胞结构是
(2)与材料中合成乙酸不同的是,传统制作食用醋利用的是 (填“乳酸杆菌”或“醋酸杆菌”)发酵,该生物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3)实现“碳达蜂”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 。(请至少写出一种做法)
10.(2019·江西)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据报道,耳念珠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有耐药性,可导致侵袭性感染并带来较高的死亡率,被称为“超级真菌”。耳念珠菌主要在医院内传播,对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免疫力受损的住院患者构成威胁。医院可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等方法来阻止耳念珠菌在医院内传播。健康人群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不具备相互传播的可能性。
(1)耳念珠菌属于真菌,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生殖。
(2)医院采取阻止耳念珠菌在医院内传播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 。
(3)移植的器官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 道防线。
(4)从进化的角度看,“超级真菌”的产生是 的结果,其耐药性变异属于 的变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C.衣藻和草履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AC不符合题意。
B.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符合题意。
D.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具有细胞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答案】D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激素调节;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A不符合题意。
B.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高时,就会有一部分从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病。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造成的,另外肾小管出现病变,使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全部吸收,也会出现糖尿病,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手足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C不符合题意。
D.新冠肺炎是由一种特殊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高危性肺部感染,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造成人体感染新冠肺炎疾病的微生物,属于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B.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使用公筷、实行分餐制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
C.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相应的抗体,不符合题意。
D.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依然能够传播一定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属于传染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4.【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制作醋需要醋酸菌,制作面包,酿酒等需要酵母菌。
故答案为:A。
【分析】食品制作:
①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
②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
③制醋—醋酸菌
④制作米酒和酿酒—酒曲或者酵母菌
⑤制作酱和酱油—霉
5.【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核的功能;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故A正确。
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表膜能够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故B正确。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C正确。
D.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内都有叶绿体,如尖根等细胞内没有叶绿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6.【答案】C
【知识点】观察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解:A、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A不符合题意
B、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图,草履虫在往左下方移动,要想让草履虫在视野内不消失,就要使视野中的草履虫往右上方移动,则玻片标本就要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向左下方移。C符合题意
D、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为避免染液对草履虫的伤害,对制成的标本不进行染色,在视野中就会出现一条黑色棒状物,这样就能将这个物体与明亮的背景分开,因此要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用暗视野,即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或调节反光镜,使光线减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粗、细准焦螺旋螺旋都是对焦用的,可以调整镜筒的上升下降,以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看清图象。粗准焦螺旋焦距大,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焦距小,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2、调节光线的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调亮用大的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视野调暗用小的光圈和反光镜的平面镜。
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因此,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象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细菌的生殖;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不能形成孢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A符合题意;
B、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B不符合题意;
C、种子的休眠,在冷热交替的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多变,种子要经过一些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主要是在秋季形成种子后到翌年春发芽,从而避免了冬天严寒的伤害。这是植物长期进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所以种子休眠以利于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低,代谢减慢,因此与青蛙的冬眠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
8.【答案】(1)一;保护
(2)生理盐水
(3)细准焦螺旋
(4)线粒体
(5)孢子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图一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二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图三是霉菌。
(1)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故结合分析可知:图一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这些细胞排列紧密,构成保护组织。
(2)图二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故制作图二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3)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其清晰。
(4)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所以,图一和图二中的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5)霉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真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颜色。如青霉的是青绿色,曲霉的有黑色、黄色、红色等。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所以,图三中的生物霉菌是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分析】(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是缓缓流动的,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2)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9.【答案】(1)光合;叶绿体
(2)醋酸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植树造林、绿色出行、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光合作用的实质;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就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2)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醋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呈椭圆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所以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3)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多坐公家车,少乘私家车,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0.【答案】(1)孢子
(2)隔离
(3)三
(4)自然选择;可遗传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生物进化的学说;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析】【解答】解:(1)耳念珠菌属于真菌,靠孢子繁殖。(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资料中的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3)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机体对其有排斥作用,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4)“超级真菌”常常对多种抗真菌药耐药,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 耐药性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1、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靠孢子繁殖后代。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如下:
(1)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3、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
4、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运用达尔文进化论对 “超级真菌” 进化过程的解释:变异→环境选择→适者生存。
5、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