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西省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8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单选题
1.(2021·江西)图中1、2、3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
A.细菌、病毒、植物 B.植物、病毒、细菌
C.病毒、植物、细菌 D.病毒、细菌、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1是病毒,2是细菌,3是植物。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题图中1、2、3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病毒、细菌、植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分类:
2.(2021·萍乡)绘制流程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和过程的有效方法。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取镜和安放→观察→放置玻片标本→对光→收镜
B.生物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D.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动物→鸟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哺乳类动物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镜,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B不符合题意。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C符合题意。
D.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鸟类动物→哺乳类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
3.(2020·九江模拟)2010年,联合国大会把2011-2020年确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D.濒危物种迁出原地保护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4.(2019·章贡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图中有四条食物链
B.摇蚊、太阳鱼和人都属于脊椎动物
C.双翅目幼虫和摇蚊都属于昆虫
D.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是同门不同界的生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食物链和食物网;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解:A、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双翅目幼虫→太阳鱼→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太阳鱼→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双翅目幼虫→太阳鱼→鲈鱼→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太阳鱼→鲈鱼→人、浮游植物→摇蚊→太阳鱼→人、浮游植物→摇蚊→太阳鱼→鲈鱼→人,因此该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A错误。
B、摇蚊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太阳鱼和人都属于脊椎动物,B错误。
C、双翅目幼虫和摇蚊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因此二者均属于昆虫,C正确。
D、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均属于生物界,是同界不同门的生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
5.(2021八上·寻乌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之原因的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毁林开荒、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地震、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
C.人类对动植物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栖息地的严重破坏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会造成森林面积锐,会使生物的栖息地丧失,是正确的,A不合题意。
B.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等自然灾害,不是使生物的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
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C不合题意。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6.(2020九上·石城竞赛)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属迁地保护
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不会影响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A符合题意;
B、利用野生水稻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的基因和栽培水稻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属于就地保护,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严重影响生物的生存,因此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7.(2020七上·萍乡期末)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①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仍然是个少林国家②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③我国人工林面积达6169万公顷,居世界第一 ④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灾频发
⑤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析】【解答】①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仍然是个少林国家,正确。
②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正确。
③我国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但不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错误。
④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但不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错误。
⑤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对森林资源原利用不合理,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
(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2)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
(4)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5)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6)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二、资料分析题
8.(2021·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江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珍稀物种在各地频繁出现,数量也逐渐增多。2018年12月在靖安县拍摄到20多只中华秋沙鸭,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物种,数量极其稀少;2021年4月在九岭山保护区发现我国濒危植物——野生大黄花虾脊兰。虾脊兰花色有白、玫瑰红、蓝、紫等多种,可用块茎人工繁殖。
材料二:今年五一假期,来自上海、天津,南昌等地的近20名学生,在江西省生态学会和省科学院的专家指导下,开展了鄱阳湖生态研学活动。同学们体验了鄱阳湖江豚保护工作。在湖滩草洲上认识了芦苇、蓬蒿、苔草等湿地植物,对鄱阳湖越冬候鸟有了感性认识。
(1)中华秋沙鸭是越冬候鸟,属于 (填“恒温”成“变温”)动物。
(2)材料中描述虾脊兰具有多种花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用块茎繁殖的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根据材料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可知湖滩草洲属于 生态系统。
(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判断,候鸟来鄱阳湖越冬属于 行为。
(5)江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频繁出现珍稀物种,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答案】(1)恒温
(2)基因;无性
(3)湿地
(4)先天性
(5)环境影响生物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植物的无性生殖;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1)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华秋沙鸭是越冬候鸟,属于恒温动物。
(2)虾脊兰具有多种花色,这是生物体表现的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用块茎繁殖的方式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3)湖滩草洲上的植物芦苇、蓬蒿、苔草等属于沼泽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的,因此可知湖滩草洲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4)根据行为的获得途径,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候鸟来鄱阳湖越冬是鸟类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5)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江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频繁出现珍稀物种,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
【分析】(1)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
(2)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9.(2018·江西) 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鱼类、虾等动物为食,通常栖息于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每年春天,江豚开始进入繁殖期,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西鄱阳湖的草洲浅滩,成了江豚抚育幼仔的重要场所。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野外数量急剧下降。现在政府采取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有所回升。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如过往船只纷纷为长江江豚主动让道,惟恐江豚受惊。
(1)根据“江豚10月生产,每胎产1仔”可判断长江江豚在动物类群中属于 。
(2)“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豚的这些行为从行为方式(类型)上划分属于 行为。
(3)鄱阳湖草洲浅滩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 。
(4)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
【答案】(1)哺乳类
(2)繁殖
(3)光合作用;较弱
(4)基因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由材料分析可知,哺乳类具有胎生、哺乳,体内有膈,体表被毛等特征,为哺乳动物;江豚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因此江豚属于哺乳纲动物。
(2)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豚的这些行为从行为方式(类型)上划分属于繁殖行为。
(3)在鄱阳湖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其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因为森林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较弱,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生物适应环境,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10.(2021八下·会昌期中)材料一:2021年3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付东辉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已培育出38种颜色的油菜花,目前已增至45种,并将在全国18个省份进行示范种植。多彩油菜花地是付东辉教授和团队多年的科研结晶,在由四川省什邡市李孝楠老师提供了花粉的基础上,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不同花色基因重新组合,促使油菜花的花色种类不断更新。相比黄色的油菜花,彩色油菜花不仅具有更佳的观赏价值,而且其适应性更强、花期更长、产量更高、附加价值也更高。
材料二:据海外网2021年3月12日,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此前人们已知涡虫等水生生物能再生失去的身体,而这是首次发现有复杂身体构造的生物能够进行身体再生。这一发现或在未来对再生医学产生影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付东辉教授通过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传统黄色的油菜花培有出45种颜色的油菜花,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繁殖;培育出如此多颜色的油菜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海蛞蝓的细胞分裂和 过程,使其身体再生,这一能力是由细胞中 决定的。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海蛞蝓这种特殊能力的形成就是 结果。
(3)假设油菜的体细胞中有18对染色体,那么油菜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为 。
【答案】(1)有性;基因(遗传)
(2)细胞分化;遗传物质(DNA或基因);自然选择
(3)18条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植物的有性生殖;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所以,付东辉教授通过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传统黄色的油菜花培有出45种颜色的油菜花,这种育种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故属于有性繁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培育出如此多颜色的油菜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多样性。
(2)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海蛞蝓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所以,海蛞蝓这一身体再生能力是由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或基因)决定的。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故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海蛞蝓这种特殊能力的形成就是自然选择结果。
(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所以,假设油菜的体细胞中有18对染色体,那么油菜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为18条。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3)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西省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8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单选题
1.(2021·江西)图中1、2、3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
A.细菌、病毒、植物 B.植物、病毒、细菌
C.病毒、植物、细菌 D.病毒、细菌、植物
2.(2021·萍乡)绘制流程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和过程的有效方法。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取镜和安放→观察→放置玻片标本→对光→收镜
B.生物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D.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动物→鸟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哺乳类动物
3.(2020·九江模拟)2010年,联合国大会把2011-2020年确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D.濒危物种迁出原地保护
4.(2019·章贡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图中有四条食物链
B.摇蚊、太阳鱼和人都属于脊椎动物
C.双翅目幼虫和摇蚊都属于昆虫
D.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是同门不同界的生物
5.(2021八上·寻乌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之原因的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毁林开荒、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地震、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
C.人类对动植物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栖息地的严重破坏
6.(2020九上·石城竞赛)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属迁地保护
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不会影响基因的多样性
7.(2020七上·萍乡期末)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①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仍然是个少林国家②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③我国人工林面积达6169万公顷,居世界第一 ④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灾频发
⑤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二、资料分析题
8.(2021·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江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珍稀物种在各地频繁出现,数量也逐渐增多。2018年12月在靖安县拍摄到20多只中华秋沙鸭,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物种,数量极其稀少;2021年4月在九岭山保护区发现我国濒危植物——野生大黄花虾脊兰。虾脊兰花色有白、玫瑰红、蓝、紫等多种,可用块茎人工繁殖。
材料二:今年五一假期,来自上海、天津,南昌等地的近20名学生,在江西省生态学会和省科学院的专家指导下,开展了鄱阳湖生态研学活动。同学们体验了鄱阳湖江豚保护工作。在湖滩草洲上认识了芦苇、蓬蒿、苔草等湿地植物,对鄱阳湖越冬候鸟有了感性认识。
(1)中华秋沙鸭是越冬候鸟,属于 (填“恒温”成“变温”)动物。
(2)材料中描述虾脊兰具有多种花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用块茎繁殖的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根据材料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可知湖滩草洲属于 生态系统。
(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判断,候鸟来鄱阳湖越冬属于 行为。
(5)江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频繁出现珍稀物种,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9.(2018·江西) 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鱼类、虾等动物为食,通常栖息于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每年春天,江豚开始进入繁殖期,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西鄱阳湖的草洲浅滩,成了江豚抚育幼仔的重要场所。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野外数量急剧下降。现在政府采取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有所回升。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如过往船只纷纷为长江江豚主动让道,惟恐江豚受惊。
(1)根据“江豚10月生产,每胎产1仔”可判断长江江豚在动物类群中属于 。
(2)“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豚的这些行为从行为方式(类型)上划分属于 行为。
(3)鄱阳湖草洲浅滩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 。
(4)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
10.(2021八下·会昌期中)材料一:2021年3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付东辉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已培育出38种颜色的油菜花,目前已增至45种,并将在全国18个省份进行示范种植。多彩油菜花地是付东辉教授和团队多年的科研结晶,在由四川省什邡市李孝楠老师提供了花粉的基础上,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不同花色基因重新组合,促使油菜花的花色种类不断更新。相比黄色的油菜花,彩色油菜花不仅具有更佳的观赏价值,而且其适应性更强、花期更长、产量更高、附加价值也更高。
材料二:据海外网2021年3月12日,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此前人们已知涡虫等水生生物能再生失去的身体,而这是首次发现有复杂身体构造的生物能够进行身体再生。这一发现或在未来对再生医学产生影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付东辉教授通过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传统黄色的油菜花培有出45种颜色的油菜花,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繁殖;培育出如此多颜色的油菜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海蛞蝓的细胞分裂和 过程,使其身体再生,这一能力是由细胞中 决定的。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海蛞蝓这种特殊能力的形成就是 结果。
(3)假设油菜的体细胞中有18对染色体,那么油菜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1是病毒,2是细菌,3是植物。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题图中1、2、3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病毒、细菌、植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分类:
2.【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镜,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B不符合题意。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C符合题意。
D.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鸟类动物→哺乳类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
3.【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4.【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食物链和食物网;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解:A、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双翅目幼虫→太阳鱼→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太阳鱼→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双翅目幼虫→太阳鱼→鲈鱼→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太阳鱼→鲈鱼→人、浮游植物→摇蚊→太阳鱼→人、浮游植物→摇蚊→太阳鱼→鲈鱼→人,因此该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A错误。
B、摇蚊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太阳鱼和人都属于脊椎动物,B错误。
C、双翅目幼虫和摇蚊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因此二者均属于昆虫,C正确。
D、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均属于生物界,是同界不同门的生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
5.【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会造成森林面积锐,会使生物的栖息地丧失,是正确的,A不合题意。
B.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等自然灾害,不是使生物的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
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C不合题意。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6.【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A符合题意;
B、利用野生水稻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的基因和栽培水稻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属于就地保护,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严重影响生物的生存,因此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7.【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析】【解答】①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仍然是个少林国家,正确。
②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正确。
③我国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但不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错误。
④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但不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错误。
⑤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对森林资源原利用不合理,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
(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2)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
(4)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5)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6)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8.【答案】(1)恒温
(2)基因;无性
(3)湿地
(4)先天性
(5)环境影响生物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植物的无性生殖;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1)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华秋沙鸭是越冬候鸟,属于恒温动物。
(2)虾脊兰具有多种花色,这是生物体表现的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用块茎繁殖的方式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3)湖滩草洲上的植物芦苇、蓬蒿、苔草等属于沼泽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的,因此可知湖滩草洲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4)根据行为的获得途径,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候鸟来鄱阳湖越冬是鸟类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5)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江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频繁出现珍稀物种,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
【分析】(1)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
(2)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9.【答案】(1)哺乳类
(2)繁殖
(3)光合作用;较弱
(4)基因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由材料分析可知,哺乳类具有胎生、哺乳,体内有膈,体表被毛等特征,为哺乳动物;江豚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因此江豚属于哺乳纲动物。
(2)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豚的这些行为从行为方式(类型)上划分属于繁殖行为。
(3)在鄱阳湖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其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因为森林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较弱,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生物适应环境,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10.【答案】(1)有性;基因(遗传)
(2)细胞分化;遗传物质(DNA或基因);自然选择
(3)18条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植物的有性生殖;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所以,付东辉教授通过采用将花粉与优良材料杂交等多种选育方法,将传统黄色的油菜花培有出45种颜色的油菜花,这种育种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故属于有性繁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培育出如此多颜色的油菜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多样性。
(2)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海蛞蝓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所以,海蛞蝓这一身体再生能力是由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或基因)决定的。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故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海蛞蝓这种特殊能力的形成就是自然选择结果。
(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所以,假设油菜的体细胞中有18对染色体,那么油菜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为18条。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3)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