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7 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一、单选题
1.(2022·陕西)父母时刻以各种方式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交流群(如图)中妈妈们描述了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为了让孩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需要及时引导的孩子是( )
A.小华 B.大宝 C.花花 D.西西
2.(2022·陕西)据报道,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具有产量高、种子成本低、抗倒伏、超耐盐碱等优点。“巨型稻”的获得,根本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 )
A.种植方式 B.遗传物质 C.生物性状 D.生长环境
3.(2022·陕西)西西父母和弟弟酒窝性状和性别的情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d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西西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都是Dd
B.因图中西西性别未知,西西父母生育三孩是女孩的可能性无法计算
C.分析图可知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D.遗传学上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
4.(2022·陕西)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可以帮助人类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
B.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
C.同种生物形成的化石都在同一地层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5.(2022·陕西)孑孓(jiéjué),俗称跟头虫,是蚊子发育过程中由卵至蛹的幼虫阶段。下列与蚊子发育过程一致的生物是( )
A.家鸽 B.家蚕 C.蝗虫 D.青蛙
6.(2022·陕西)如图为鸟卵结构示意图,①~④中表示胚盘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7.(2022·陕西)孑孓(jié jué),俗称跟头虫,是蚊子发育过程中由卵至蛹的幼虫阶段。下列与蚊子发育过程一致的生物是( )
A.蝗虫 B.青蛙 C.家蚕 D.家鸽
8.(2022·陕西)西西父母和弟弟酒窝性状和性别的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因图中西西性别未知,西西父母生育三孩是女孩的可能性无法计算
B.D、d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西西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都是Dd
C.遗传学上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
D.分析图可知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9.(2022·陕西)下图为鸟卵结构示意图,①~④中表示胚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2·陕西)据报道,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具有产量高、种子成本低、抗倒伏、超耐盐碱等优点。“巨型稻”的获得,根本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 )
A.生长环境 B.生物性状 C.种植方式 D.遗传物质
11.(2022·陕西)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同种生物形成的化石都在同一地层
C.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
D.化石可以帮助人类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
12.(2022·陕西)父母时刻以各种方式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交流群(如下图)中妈妈们描述了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为了让孩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需要及时引导的孩子是( )
A.西西 B.小华 C.大宝 D.花花
13.(2021·陕西)下图表示马铃薯的无性生殖过程,与此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
A.桃树嫁接 B.玉米播种 C.月季扦插 D.细菌分裂
14.(2021·陕西)科学家在细胞核中发现了一种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 )
A.染色体 B.病原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15.(2021·陕西)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
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
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
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
16.(2021·陕西)经神舟飞船搭载后,选育出的新品种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其实质是改变了番茄的( )
A.细胞数目 B.遗传物质 C.营养物质 D.细胞大小
17.(2021·陕西)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人的生理和心理会出现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的认识或行为,正确的是( )
A.父母啰嗦,真烦人 B.志存高远,努力学习
C.月经来了,真倒霉 D.网络游戏,有空多玩
18.(2021·陕西)“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柄动物的( )
A.生殖发育特点 B.废物排出方式
C.消化吸收环境 D.气体交换过程
19.(2020·陕西)“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描写了母亲孕育胎儿的艰辛。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睾丸 C.子宫 D.输卵管
20.(2020·陕西)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狗的卷毛和白毛 D.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21.(2020·陕西)下图为鸡卵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A.胚盘 B.卵白 C.气室 D.卵黄
22.(2020·陕西)下面与遗传有关的概念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基因 染色体 DNA
B.基因 DNA 染色体
C.染色体 基因 DNA
D.染色体 DNA 基因
23.(2020·陕西)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种类 年份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20年 193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深色桦尺蛾 65 70 69 58 130 222 323 440
浅色桦尺蛾 451 462 445 450 303 212 128 70
A.1920~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
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
D.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4.(2020·陕西)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 )
A.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
C.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
25.(2019·咸阳)下列有关“人体生殖和发育”叙述错误的是( )
A.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
B.精子和卵细胞在子宫内结合
C.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
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26.(2019·咸阳)根据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说,诞生原始生命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森林 C.原始陆地 D.原始海洋
27.(2019·咸阳)丁丁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整理的知识点和举例搭配错误的是( )
A.无性繁殖——葡萄扦插 B.完全变态发育——蚊子
C.变态发育——蛇 D.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
二、综合题
28.(2022·陕西)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生物圈中的生命是依靠产生后代来实现延续的。老师在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时,将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绘制成如图示意图,其中①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细胞是 ,是新生命的起点。
(2)如图可以表示人体、被子植物和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若图中新个体是人体,则①形成的场所是女性的 (填结构名称);若图中新个体是被子植物,则①发育成种子中的 (填结构名称);若图中新个体是两栖动物青蛙,则①发育成幼体的过程是在 进行的。
(3)该图表示生物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29.(2022·陕西) 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生物圈中的生命是依靠产生后代来实现延续的。老师在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时,将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绘制成如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细胞是 ,是新生命的起点。
(2)上图可以表示人体、被子植物和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若图中新个体是人体,则①形成的场所是女性的 (填结构名称);若图中新个体是被子植物,则①发育成种子中的 (填结构名称);若图中新个体是两栖动物青蛙,则①发育成幼体的过程是在 进行的。
(3)该图表示生物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30.(2021·陕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性别比(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最)为105.07。为什么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呢?请结合下图进行分析:
(1)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①]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2)图中④的性别是 。
(3)男性产生 种类型的精子,其数目相等;女性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生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机会 。因此,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一般为1:1。
(4)一对夫妇准备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 。
31.(2020·陕西)下图中甲、乙是正常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丙是小颖一家眼睑性状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分析,图 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
(2)如果小颖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 。
(3)小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她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假如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为性基因(a),则小颖的基因组成是 (填“AA”、“Aa”或 “aa”)。
(4)小颖长大后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她的双眼皮性状 (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三、资料分析题
32.(2019·咸阳)血友病是指由于人体内缺乏控制因子Ⅶ凝血成分,导致血液无法凝固。血友病具有与X染色体相关的隐性特征。例 为血友病的致病基因, Y组合时,男性发病; 组合时,女性发病;X 组合时,女性携带血友病致病基因却不会发病。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丁丁是正在上初三的一名男同学,他的父亲患有血友病,母亲正常(基因组成XX),那么丁丁是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2)丁丁的父母为丁丁生了一个妹妹,妹妹的基因组成是 。
(3)妹妹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因为妹妹 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表现,但会遗传下去。在生殖过程中妹妹通过 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如果妹妹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她只能选择生 (填男孩或女孩)。
四、材料分析题
33.(2021·陕西)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资料一
据调查,秦岭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4000种,还有100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它生物分布其间。其中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被誉为“秦岭四宝"。
资料二1981年,在我省汉中地区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有关部门在朱鹮的栖息地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经多方努力,目前朱鹮数量已达数千只。
(1)资料一直观地体现了秦岭地区 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有后代,属于 动物。
(3)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有利于维持秦岭地区的 平衡。如需更好地保护秦岭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 。
(4)科研工作者计刚研究羚牛的起源,最直接有可靠的途径是寻找 作为证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有利于青少年的培养,不符合题意。
B、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把自己旺盛的精力、多样的兴趣都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投入到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上,不符合题意。
C、月经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所以,对于月经不必因害羞、恐惧而成为精神负担,符合题意。
D、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期,理解能力最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2.【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具有产量高、种子成本低、抗倒伏、超耐盐碱等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的基因即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D、d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西西弟弟无酒窝基因型为dd,则西西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都是Dd,不符合题意。
B、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因此西西父母生育三孩是女孩的可能性是50%,符合题意。
C、根据亲代有酒窝,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说明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父母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有酒窝为显性性状,不符合题意。
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
【解析】【解答】A、根据化石的不同,可以帮助人类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符合题意。
B、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在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化石,形成的化石不一定都在同一地层,不符合题意。
D、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5.【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蚊子和家蚕的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青蛙的幼体为蝌蚪,形态结构与青蛙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其生活习性和内部结构也与青蛙有很大不同,属于变态发育。
“家鸽”是鸟类,因此“家鸽”的发育过程既不是完全变态发育和也不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6.【答案】D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观图可知:①胚盘,②卵黄,③系带,④卵白。由图可知,①是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②是卵黄,位于细胞的中央,呈黄色,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③是卵黄系带,位于卵黄的两端,由浓稠的蛋白质组成,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④是卵白,保护卵细胞,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鸟卵的结构: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7.【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且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符合题意。
D.家鸽,鸟类,生殖发育都有交配、产卵、孵卵等阶段,无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8.【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A符合题意。
B.西西父母有酒窝,但西西弟弟无酒窝,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无酒窝是隐性性状,有酒窝是显性性,则西西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都是Dd,B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遗传学上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西西父母有酒窝,但西西弟弟无酒窝,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无酒窝是隐性性状,有酒窝是显性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9.【答案】A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上图鸟卵的结构图中各部分的名称依次是:①胚盘、②卵黄、③系带、④卵白。鸟类各部分的作用依次为: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卵黄含有营养物质;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
故答案为:A。
【分析】鸟卵的结构: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10.【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生长环境只能够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它不决定生物的性状,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B不符合题意。
C.种植方式一般也只对生物的性状(如产量)产生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遗传物质(如基因)决定的,但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巨型稻”的获得,根本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遗传物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
【解析】【解答】A.化石是为生物进化提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但是不是唯一证据,A不符合题意。
B.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同种生物形成的化石可能在同一地层也可能不在同一地层,B不符合题意。
C.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可以帮助人类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2.【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大宝想成为宇航员,有了自己的远大理想,A家长无需过多引导。
B.小华主动干家务,作为家庭一份子,主动承担家务,B家长无需过多引导。
C.西西的理解能力提高了,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C家长无需过多引导。
D.花花来月经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发现自己与以往的不同,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健康的度过这个关键期,引导她正确认识月经,这是每个女孩子必经的过程,D家长需过多引导。
故答案为:D。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这时候,更要注意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在男女同学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帮助、勉励,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人际交际中,要做到自尊、自爱。
13.【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可以看出,图中的马铃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属于无性生殖,选项中,桃树嫁接、月季扦插、细菌分裂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玉米播种,经过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无性生殖,为基础题,熟记:无性生殖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有性生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比如种子繁殖。
14.【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包括DNA和蛋白质,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的组成,比较简单,熟记: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条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的性状。
15.【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从柱状图的数据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A说法正确。
B、由柱状图可知,在此期间,白色蛾容易被发现,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逐渐被淘汰;黑色和灰色因适应环境,生存下来,B说法正确;
C、白色蛾因为不适应环境慢慢被淘汰,这说明白色蛾体色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选择了生物,故C说法错误。
D、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题干中的白色、灰色、黑色是体色的不同,属于相对性状,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此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生存的环境和食物是有限的,生物之间就会发生争斗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即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1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经太空搭载后,选育的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这因为经过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了番茄内的遗传物质,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根据变异能否遗传给后代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如果因为环境的改变,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也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17.【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进入青春期,在学校同学间应互相交流和帮助,跟家长或师长密切交流,可见A说法错误。
B、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志存高远,努力学习,B说法正确。
C、月经是进入青春期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月经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心情舒畅,C说法错误。
D、在青春期,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网络游戏上瘾,珍惜时间,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青春期发育相关知识,难度一般,熟知:青春期人的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平时应该注意心理卫生,促使身心健康发展,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应志存高远,努力学习。
18.【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蛙属于两栖动物,春末夏初,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这属于繁殖行为,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题干中提到的“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的限制,在水中完成受精,幼体的发育叶也在水中。
19.【答案】C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A.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故A不符合题意。
B.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故B不符合题意。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故C符合题意。
D.输卵管的作用除了输送卵细胞,还是受精的场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20.【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狗的卷毛和白毛是两种性状,不是一对相对性状;番茄的红果与黄果、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一对相对性状。故答案为:C。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1.【答案】A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故A符合题意。
B.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具有保护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22.【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图中 ①②③依次表示染色体、DNA,基因。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DNA,DNA上有基因。
23.【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据表中数据可见:1920~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A正确。
B.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浅色和深色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遗传给后代,B正确。
C.环境改变后,浅色的桦尺蠖不能适应环境,大量死亡,剩下的深色桦尺蠖,能适应环境,并把自己的基因型遗传给后代,深色的桦尺蠖比例不断的增加,C错误。
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达尔文认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
24.【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属于有性生殖,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变态发育,有性生殖。故答案为:A。
【分析】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5.【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A、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是男性主要性器官,A不符合题意;
B、精子从阴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输卵管,B符合题意;
C、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是女性主要性器官,C不符合题意;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有睾丸、附睾、输精管和阴茎组成。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是贮存精子的器官,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子从附睾通过输精管输送到尿道,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组成。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的场所,精子与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相遇结合成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阴道是经血排出和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26.【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目前,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
推测化学进化过程 ①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在原始大气中)②简单有机物形成复杂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③复杂有机物形成多分子体系(在原始海洋中)④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细胞(在原始海洋中)。
27.【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解:A.、葡萄扦插—— 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蚊子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蛇属于爬行动物,没有经过变态发育过程,C符合题意;
D、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无性生殖: 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分裂生殖(细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蕨类等)、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等),具有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的作用。
2、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1)完全变态发育: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
28.【答案】(1)受精卵
(2)输卵管;胚;水中
(3)有性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1)(2)图中的①表示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若图中新个体是人体,正常情况下,它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的。若图中新个体是被子植物,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雄蕊、花瓣、花萼和雌蕊的花柱、柱头逐渐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则①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若图中新个体是两栖动物青蛙,则①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是在水中进行的。
(3)该图表示生物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为有性生殖。
【分析】(1)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3)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4)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9.【答案】(1)受精卵
(2)输卵管;胚;水中
(3)有性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1)图中①表示的细胞是受精卵。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2)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然后移植到子宫内膜,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内并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胎儿发育成熟即从阴道产出,因此人类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女性的输卵管。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3)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该图表示生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0.【答案】(1)XY
(2)男
(3)两(或2);均等(或相同、相等、一样)
(4)1/2(或50%)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1)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XX,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XY,所以图中,男性①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同时男性产生含量有X和Y两种精子,女性只产生含X的卵细胞,如果卵细胞X和精子X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X将来发育成女孩,如果卵细胞X和男性的Y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Y,将来发育成男孩,所以,根据以上所述,图中②是Y,③是XY,所以④的性别是男孩。
(3)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且数量相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结合的几率是相等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生男生女的比例相等。
(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可见,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男孩,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50%(1/2)。
故答案为:(1)XY;(2)男;(3)两(或2)、均等(或相同、相等、一样);(4)1/2(或50%)。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性染色体的组成及性别决定,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染色体与性别无关叫做常染色体,1对染色体与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44+XY,生殖细胞中22+X或22+Y;女性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44+XX,生殖细胞中是22+X。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其体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母方,一半来自于父方,同时男性产生含量有X和Y两种精子,女性只产生含X的卵细胞,人的性别主要是由含哪一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主要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了人体的性别,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且是X鱼两种精子的结合机会是均等的,即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
31.【答案】(1)乙
(2)1/2(或“50%”)
(3)变异;aa
(4)不能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因为图甲中的性染色体是XX,图乙中的性染色体是XY,所以图甲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图乙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2)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即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两种不同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是相等。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如果小颖父母再生一个孩子,那么男孩的概率是50%或1/2。(3)小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她是单眼皮,亲子间出现差异,则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小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颖是单眼皮,则可以判断出单眼皮为隐性性状。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则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因此如果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为性基因(a),那么小颖的基因组成是aa。(4)小颖长大后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是由于环境改变了性状,但她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她的双眼皮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分析】图甲表示正常女性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图乙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图丙表示小颖一家眼睑性状的遗传图解。(1)目前已知人类有X和Y两种性染色体。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大小与形态也完全相同,称X染色体;男性的一条与X相同,另一条则小得多,称Y染色体。(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3)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相同性状的亲代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可以判断出子代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
32.【答案】(1)100%或1
(2)X
(3)隐性或 ;生殖细胞或卵细胞;女孩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丁丁是正在上初三的一名男同学,他的父亲患有血友病( Y),母亲正常(基因组成XX)。遗传如图,
所以丁丁(男孩)是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00%。(2)从(1)题的遗传图可知,丁丁的父母为丁丁生了一个妹妹,妹妹的基因组成是X 。(3)妹妹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因为妹妹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表现,但会遗传下去。遗传如图: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遗传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以生殖细胞为“桥梁”传递给子女的。在生殖过程中妹妹通过生殖细胞或卵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如果妹妹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她只能选择生女孩。
【分析】1、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3.【答案】(1)生物种类(或生物物种、物种)
(2)哺乳
(3)生态;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4)化石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有一中,"秦岭地区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4000种,还有100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它生物分布其间",这可以看出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所以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有后代,可见它们属于哺乳动物动物。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持在动态的平衡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所以,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有利于维持秦岭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是按一定的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或生物物种、物种);(2)哺乳;(3)生态、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4)化石。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保护、化石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知: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又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产者、消费者的物种种类(非数量)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
1 / 1陕西省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7 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一、单选题
1.(2022·陕西)父母时刻以各种方式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交流群(如图)中妈妈们描述了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为了让孩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需要及时引导的孩子是( )
A.小华 B.大宝 C.花花 D.西西
【答案】C
【知识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有利于青少年的培养,不符合题意。
B、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把自己旺盛的精力、多样的兴趣都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投入到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上,不符合题意。
C、月经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所以,对于月经不必因害羞、恐惧而成为精神负担,符合题意。
D、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期,理解能力最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2.(2022·陕西)据报道,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具有产量高、种子成本低、抗倒伏、超耐盐碱等优点。“巨型稻”的获得,根本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 )
A.种植方式 B.遗传物质 C.生物性状 D.生长环境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具有产量高、种子成本低、抗倒伏、超耐盐碱等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的基因即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022·陕西)西西父母和弟弟酒窝性状和性别的情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d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西西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都是Dd
B.因图中西西性别未知,西西父母生育三孩是女孩的可能性无法计算
C.分析图可知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D.遗传学上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D、d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西西弟弟无酒窝基因型为dd,则西西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都是Dd,不符合题意。
B、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因此西西父母生育三孩是女孩的可能性是50%,符合题意。
C、根据亲代有酒窝,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说明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父母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有酒窝为显性性状,不符合题意。
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2022·陕西)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可以帮助人类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
B.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
C.同种生物形成的化石都在同一地层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
【解析】【解答】A、根据化石的不同,可以帮助人类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符合题意。
B、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在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化石,形成的化石不一定都在同一地层,不符合题意。
D、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5.(2022·陕西)孑孓(jiéjué),俗称跟头虫,是蚊子发育过程中由卵至蛹的幼虫阶段。下列与蚊子发育过程一致的生物是( )
A.家鸽 B.家蚕 C.蝗虫 D.青蛙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蚊子和家蚕的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青蛙的幼体为蝌蚪,形态结构与青蛙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其生活习性和内部结构也与青蛙有很大不同,属于变态发育。
“家鸽”是鸟类,因此“家鸽”的发育过程既不是完全变态发育和也不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6.(2022·陕西)如图为鸟卵结构示意图,①~④中表示胚盘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答案】D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观图可知:①胚盘,②卵黄,③系带,④卵白。由图可知,①是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②是卵黄,位于细胞的中央,呈黄色,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③是卵黄系带,位于卵黄的两端,由浓稠的蛋白质组成,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④是卵白,保护卵细胞,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鸟卵的结构: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7.(2022·陕西)孑孓(jié jué),俗称跟头虫,是蚊子发育过程中由卵至蛹的幼虫阶段。下列与蚊子发育过程一致的生物是( )
A.蝗虫 B.青蛙 C.家蚕 D.家鸽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且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符合题意。
D.家鸽,鸟类,生殖发育都有交配、产卵、孵卵等阶段,无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8.(2022·陕西)西西父母和弟弟酒窝性状和性别的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因图中西西性别未知,西西父母生育三孩是女孩的可能性无法计算
B.D、d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西西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都是Dd
C.遗传学上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
D.分析图可知控制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A符合题意。
B.西西父母有酒窝,但西西弟弟无酒窝,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无酒窝是隐性性状,有酒窝是显性性,则西西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都是Dd,B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遗传学上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西西父母有酒窝,但西西弟弟无酒窝,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无酒窝是隐性性状,有酒窝是显性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9.(2022·陕西)下图为鸟卵结构示意图,①~④中表示胚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上图鸟卵的结构图中各部分的名称依次是:①胚盘、②卵黄、③系带、④卵白。鸟类各部分的作用依次为: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卵黄含有营养物质;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
故答案为:A。
【分析】鸟卵的结构: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10.(2022·陕西)据报道,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具有产量高、种子成本低、抗倒伏、超耐盐碱等优点。“巨型稻”的获得,根本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 )
A.生长环境 B.生物性状 C.种植方式 D.遗传物质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生长环境只能够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它不决定生物的性状,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B不符合题意。
C.种植方式一般也只对生物的性状(如产量)产生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遗传物质(如基因)决定的,但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巨型稻”的获得,根本原因是改变了水稻的遗传物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022·陕西)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同种生物形成的化石都在同一地层
C.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
D.化石可以帮助人类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
【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
【解析】【解答】A.化石是为生物进化提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但是不是唯一证据,A不符合题意。
B.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同种生物形成的化石可能在同一地层也可能不在同一地层,B不符合题意。
C.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可以帮助人类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2.(2022·陕西)父母时刻以各种方式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交流群(如下图)中妈妈们描述了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为了让孩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需要及时引导的孩子是( )
A.西西 B.小华 C.大宝 D.花花
【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大宝想成为宇航员,有了自己的远大理想,A家长无需过多引导。
B.小华主动干家务,作为家庭一份子,主动承担家务,B家长无需过多引导。
C.西西的理解能力提高了,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C家长无需过多引导。
D.花花来月经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发现自己与以往的不同,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健康的度过这个关键期,引导她正确认识月经,这是每个女孩子必经的过程,D家长需过多引导。
故答案为:D。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这时候,更要注意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在男女同学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帮助、勉励,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人际交际中,要做到自尊、自爱。
13.(2021·陕西)下图表示马铃薯的无性生殖过程,与此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
A.桃树嫁接 B.玉米播种 C.月季扦插 D.细菌分裂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可以看出,图中的马铃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属于无性生殖,选项中,桃树嫁接、月季扦插、细菌分裂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玉米播种,经过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无性生殖,为基础题,熟记:无性生殖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有性生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比如种子繁殖。
14.(2021·陕西)科学家在细胞核中发现了一种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 )
A.染色体 B.病原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包括DNA和蛋白质,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的组成,比较简单,熟记: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条DNA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的性状。
15.(2021·陕西)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
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
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
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从柱状图的数据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A说法正确。
B、由柱状图可知,在此期间,白色蛾容易被发现,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逐渐被淘汰;黑色和灰色因适应环境,生存下来,B说法正确;
C、白色蛾因为不适应环境慢慢被淘汰,这说明白色蛾体色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选择了生物,故C说法错误。
D、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题干中的白色、灰色、黑色是体色的不同,属于相对性状,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此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生存的环境和食物是有限的,生物之间就会发生争斗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即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16.(2021·陕西)经神舟飞船搭载后,选育出的新品种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其实质是改变了番茄的( )
A.细胞数目 B.遗传物质 C.营养物质 D.细胞大小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经太空搭载后,选育的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这因为经过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了番茄内的遗传物质,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根据变异能否遗传给后代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如果因为环境的改变,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也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17.(2021·陕西)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人的生理和心理会出现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的认识或行为,正确的是( )
A.父母啰嗦,真烦人 B.志存高远,努力学习
C.月经来了,真倒霉 D.网络游戏,有空多玩
【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进入青春期,在学校同学间应互相交流和帮助,跟家长或师长密切交流,可见A说法错误。
B、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志存高远,努力学习,B说法正确。
C、月经是进入青春期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月经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心情舒畅,C说法错误。
D、在青春期,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网络游戏上瘾,珍惜时间,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青春期发育相关知识,难度一般,熟知:青春期人的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平时应该注意心理卫生,促使身心健康发展,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应志存高远,努力学习。
18.(2021·陕西)“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柄动物的( )
A.生殖发育特点 B.废物排出方式
C.消化吸收环境 D.气体交换过程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蛙属于两栖动物,春末夏初,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这属于繁殖行为,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题干中提到的“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的限制,在水中完成受精,幼体的发育叶也在水中。
19.(2020·陕西)“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描写了母亲孕育胎儿的艰辛。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睾丸 C.子宫 D.输卵管
【答案】C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A.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故A不符合题意。
B.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故B不符合题意。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故C符合题意。
D.输卵管的作用除了输送卵细胞,还是受精的场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20.(2020·陕西)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狗的卷毛和白毛 D.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狗的卷毛和白毛是两种性状,不是一对相对性状;番茄的红果与黄果、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一对相对性状。故答案为:C。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1.(2020·陕西)下图为鸡卵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A.胚盘 B.卵白 C.气室 D.卵黄
【答案】A
【知识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故A符合题意。
B.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具有保护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22.(2020·陕西)下面与遗传有关的概念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基因 染色体 DNA
B.基因 DNA 染色体
C.染色体 基因 DNA
D.染色体 DNA 基因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图中 ①②③依次表示染色体、DNA,基因。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DNA,DNA上有基因。
23.(2020·陕西)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种类 年份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20年 193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深色桦尺蛾 65 70 69 58 130 222 323 440
浅色桦尺蛾 451 462 445 450 303 212 128 70
A.1920~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
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
D.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据表中数据可见:1920~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A正确。
B.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浅色和深色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遗传给后代,B正确。
C.环境改变后,浅色的桦尺蠖不能适应环境,大量死亡,剩下的深色桦尺蠖,能适应环境,并把自己的基因型遗传给后代,深色的桦尺蠖比例不断的增加,C错误。
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达尔文认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
24.(2020·陕西)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 )
A.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
C.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属于有性生殖,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变态发育,有性生殖。故答案为:A。
【分析】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5.(2019·咸阳)下列有关“人体生殖和发育”叙述错误的是( )
A.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
B.精子和卵细胞在子宫内结合
C.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
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A、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是男性主要性器官,A不符合题意;
B、精子从阴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输卵管,B符合题意;
C、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是女性主要性器官,C不符合题意;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有睾丸、附睾、输精管和阴茎组成。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是贮存精子的器官,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子从附睾通过输精管输送到尿道,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组成。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的场所,精子与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相遇结合成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阴道是经血排出和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26.(2019·咸阳)根据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说,诞生原始生命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森林 C.原始陆地 D.原始海洋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目前,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
推测化学进化过程 ①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在原始大气中)②简单有机物形成复杂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③复杂有机物形成多分子体系(在原始海洋中)④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细胞(在原始海洋中)。
27.(2019·咸阳)丁丁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整理的知识点和举例搭配错误的是( )
A.无性繁殖——葡萄扦插 B.完全变态发育——蚊子
C.变态发育——蛇 D.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解:A.、葡萄扦插—— 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蚊子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蛇属于爬行动物,没有经过变态发育过程,C符合题意;
D、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无性生殖: 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分裂生殖(细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蕨类等)、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等),具有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的作用。
2、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1)完全变态发育: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
二、综合题
28.(2022·陕西)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生物圈中的生命是依靠产生后代来实现延续的。老师在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时,将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绘制成如图示意图,其中①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细胞是 ,是新生命的起点。
(2)如图可以表示人体、被子植物和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若图中新个体是人体,则①形成的场所是女性的 (填结构名称);若图中新个体是被子植物,则①发育成种子中的 (填结构名称);若图中新个体是两栖动物青蛙,则①发育成幼体的过程是在 进行的。
(3)该图表示生物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答案】(1)受精卵
(2)输卵管;胚;水中
(3)有性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1)(2)图中的①表示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若图中新个体是人体,正常情况下,它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的。若图中新个体是被子植物,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雄蕊、花瓣、花萼和雌蕊的花柱、柱头逐渐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则①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若图中新个体是两栖动物青蛙,则①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是在水中进行的。
(3)该图表示生物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为有性生殖。
【分析】(1)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3)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4)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9.(2022·陕西) 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生物圈中的生命是依靠产生后代来实现延续的。老师在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时,将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绘制成如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细胞是 ,是新生命的起点。
(2)上图可以表示人体、被子植物和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若图中新个体是人体,则①形成的场所是女性的 (填结构名称);若图中新个体是被子植物,则①发育成种子中的 (填结构名称);若图中新个体是两栖动物青蛙,则①发育成幼体的过程是在 进行的。
(3)该图表示生物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答案】(1)受精卵
(2)输卵管;胚;水中
(3)有性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1)图中①表示的细胞是受精卵。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2)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然后移植到子宫内膜,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内并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胎儿发育成熟即从阴道产出,因此人类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女性的输卵管。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3)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该图表示生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0.(2021·陕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性别比(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最)为105.07。为什么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呢?请结合下图进行分析:
(1)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①]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2)图中④的性别是 。
(3)男性产生 种类型的精子,其数目相等;女性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生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机会 。因此,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一般为1:1。
(4)一对夫妇准备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 。
【答案】(1)XY
(2)男
(3)两(或2);均等(或相同、相等、一样)
(4)1/2(或50%)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1)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XX,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XY,所以图中,男性①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同时男性产生含量有X和Y两种精子,女性只产生含X的卵细胞,如果卵细胞X和精子X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X将来发育成女孩,如果卵细胞X和男性的Y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Y,将来发育成男孩,所以,根据以上所述,图中②是Y,③是XY,所以④的性别是男孩。
(3)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且数量相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结合的几率是相等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生男生女的比例相等。
(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可见,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男孩,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50%(1/2)。
故答案为:(1)XY;(2)男;(3)两(或2)、均等(或相同、相等、一样);(4)1/2(或50%)。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性染色体的组成及性别决定,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染色体与性别无关叫做常染色体,1对染色体与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44+XY,生殖细胞中22+X或22+Y;女性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44+XX,生殖细胞中是22+X。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其体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母方,一半来自于父方,同时男性产生含量有X和Y两种精子,女性只产生含X的卵细胞,人的性别主要是由含哪一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主要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了人体的性别,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且是X鱼两种精子的结合机会是均等的,即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
31.(2020·陕西)下图中甲、乙是正常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丙是小颖一家眼睑性状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分析,图 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
(2)如果小颖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 。
(3)小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她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假如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为性基因(a),则小颖的基因组成是 (填“AA”、“Aa”或 “aa”)。
(4)小颖长大后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她的双眼皮性状 (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1)乙
(2)1/2(或“50%”)
(3)变异;aa
(4)不能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因为图甲中的性染色体是XX,图乙中的性染色体是XY,所以图甲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图乙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2)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即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两种不同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是相等。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如果小颖父母再生一个孩子,那么男孩的概率是50%或1/2。(3)小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她是单眼皮,亲子间出现差异,则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小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颖是单眼皮,则可以判断出单眼皮为隐性性状。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则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因此如果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为性基因(a),那么小颖的基因组成是aa。(4)小颖长大后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是由于环境改变了性状,但她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她的双眼皮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分析】图甲表示正常女性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图乙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图丙表示小颖一家眼睑性状的遗传图解。(1)目前已知人类有X和Y两种性染色体。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大小与形态也完全相同,称X染色体;男性的一条与X相同,另一条则小得多,称Y染色体。(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3)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相同性状的亲代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可以判断出子代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
三、资料分析题
32.(2019·咸阳)血友病是指由于人体内缺乏控制因子Ⅶ凝血成分,导致血液无法凝固。血友病具有与X染色体相关的隐性特征。例 为血友病的致病基因, Y组合时,男性发病; 组合时,女性发病;X 组合时,女性携带血友病致病基因却不会发病。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丁丁是正在上初三的一名男同学,他的父亲患有血友病,母亲正常(基因组成XX),那么丁丁是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2)丁丁的父母为丁丁生了一个妹妹,妹妹的基因组成是 。
(3)妹妹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因为妹妹 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表现,但会遗传下去。在生殖过程中妹妹通过 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如果妹妹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她只能选择生 (填男孩或女孩)。
【答案】(1)100%或1
(2)X
(3)隐性或 ;生殖细胞或卵细胞;女孩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丁丁是正在上初三的一名男同学,他的父亲患有血友病( Y),母亲正常(基因组成XX)。遗传如图,
所以丁丁(男孩)是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00%。(2)从(1)题的遗传图可知,丁丁的父母为丁丁生了一个妹妹,妹妹的基因组成是X 。(3)妹妹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因为妹妹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表现,但会遗传下去。遗传如图: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遗传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以生殖细胞为“桥梁”传递给子女的。在生殖过程中妹妹通过生殖细胞或卵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如果妹妹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她只能选择生女孩。
【分析】1、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四、材料分析题
33.(2021·陕西)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资料一
据调查,秦岭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4000种,还有100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它生物分布其间。其中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被誉为“秦岭四宝"。
资料二1981年,在我省汉中地区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有关部门在朱鹮的栖息地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经多方努力,目前朱鹮数量已达数千只。
(1)资料一直观地体现了秦岭地区 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有后代,属于 动物。
(3)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有利于维持秦岭地区的 平衡。如需更好地保护秦岭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 。
(4)科研工作者计刚研究羚牛的起源,最直接有可靠的途径是寻找 作为证据。
【答案】(1)生物种类(或生物物种、物种)
(2)哺乳
(3)生态;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4)化石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有一中,"秦岭地区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4000种,还有100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它生物分布其间",这可以看出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所以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有后代,可见它们属于哺乳动物动物。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持在动态的平衡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所以,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有利于维持秦岭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是按一定的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或生物物种、物种);(2)哺乳;(3)生态、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4)化石。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保护、化石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知: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又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产者、消费者的物种种类(非数量)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