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下面对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1节描写诗人面对街灯和明星所引发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向往光明的思想。
B. 第2节作者想象天上街市中的珍奇物品,含蓄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C. 第3节描写作者想象中的牛郎织女在天河骑牛来往的动人情景,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厌弃压迫、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
D. 第4节描绘作者想象牛郎织女正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
A. 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
B. 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C. 用象征手法。
D. 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想像。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以掉以轻心。
B.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 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D. 这部电影在六盘水市上映,许多学生闻讯纷纷前来观看。
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 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C.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D.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那 缥缈(piāomiǎo)的空中 B. 白昼(báizhòu)有一条神秘的航线
C. 当它卸下批闪 烁(lì)的白银 D. 船上却 焚(fén)起了大火
下面加点下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B. 而出溉 汲(喝水)
C. 身亡所 寄(依托,依附) D. 亦不能有所中 伤 (受伤,伤害)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作者在《天上的街市》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从人间到天上,由物到人,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按要求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1)
在诗人心目中,这个天上社会是非常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诗人心目中,这个天上社会是极其富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诗人心目中,这个天上社会是自由和幸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天上的街市》中诗人由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编织了神话般的美景。你由生活中的灯产生过哪些联想或想象 请用一两句话描述出来。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追寻人类起源”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项活动项目。
项目一:搜索神话资料
项目二:______
项目三:______
(2)欣赏下面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图1______ 图2______
(3)根据人类进化论,人类将越来越神奇,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描述一下未来地球人的形象。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说说“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中“闲游”二字的妙处。
有人认为《女娲造人》文章第一自然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七、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却溅起了银星千颗”中的“溅”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情感、重点词语在诗中的作用、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型,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理解诗歌写作背景,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等),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诗歌情感,掌握这些知识点,就能很好答题。D项分析不正确,应为: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故选D。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主题的方法的能力。做本题时注意文章《天上的街市》的内容把握及写法揣摩。
【解答】
诗人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为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又改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用以象征他们的生活的幸福美好,反衬了当时社会的不安稳和人民的痛苦。这首诗既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以及幻灭的悲哀,更寄托着作者对光明幸福的热烈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翘首企盼,表现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仍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怀与品格。因此,《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故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
A.语序不当,将“认真研究”和“仔细调查”调换位置;
B.否定不当,可删掉“不”;
C.缺主语,可删掉“通过”或“使”;
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夸张手法的判断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夸张的知识。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其次,结合句意去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A.将衣服说得像蜘蛛网一样,是夸张;
B.只是陈述骗子工作时的样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C.“所有人”都在谈,以此来突出话题的关注程度,是夸张;
D.“每一天每一点钟”时间夸张;
故选B。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解答】
ABD注音完全正确。
C“烁”应读“shuò”。故C不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解答】
A.正确。
B.有误,“汲”的意思是“从井里取水”。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7.【答案】【小题1】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小题2】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小题3】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解析】1.
此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中名句的能力。属于理解性默写题。复习诗文中的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诗文中的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诗文中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这里应注意“定然”的书写。
2.
此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中名句的能力。属于理解性默写题。复习诗文中的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诗文中的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诗文中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这里应注意“珍奇”的书写。
3.
此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中名句的能力。属于理解性默写题。复习诗文中的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诗文中的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诗文中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这里应注意“隔”的书写。
8.【答案】示例:夏夜翩翩起舞的萤火虫;龙宫中照耀宫殿的夜明珠;海底世界中自由游弋的发光鱼。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运用联想或想象的手法写句子的能力。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架设在某一事物和其他与之相似、相反或有某种联系的各种事物之间的桥梁。通过联想,作者的笔触可以由某一事物生发开去,纵横驰骋;可以从平凡的生活材料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从而写出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立意新颖的文章。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运用联想或想象时,一定要抓住二者之间的连接点。现实中的灯是“亮”的,因此被联想(或想象)的事物必须具备这个特点。示例:夏夜翩翩起舞的萤火虫;龙宫中照耀宫殿的夜明珠;海底世界中自由游弋的发光鱼。
9.【答案】(1)填写人类进化表;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编写想象故事
(2)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3)示例:未来人的脑门特别大,思维能力强;双耳张开,能听到宇宙外的声音,脸部会有三只眼,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两肩会长出双翅,能边跑边飞。
【解析】(1)本题考查设计活动,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密切相关,要有具体的活动内容,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易懂易记。据此可设计为:填写人类进化表;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编写想象故事等。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观察这两幅图画可知,第一幅图说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第二幅图说的是盘古开天的故事。
(3)本题考查想象探究能力,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
10.【答案】“闲游”一词表现出牛郎、织女不再受任何专制的约束,过着悠闲、自由、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写体现了诗人大胆的想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诗人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正在那里享受着自由而幸福的生活。诗中的牛郎织女是中国人民化身。因而牛郎织女可以一同游逛天街,诗人甚至看到了他们手里提着的灯笼。这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竟显示出生动的真实感,作者所描绘的美丽幸福的天街向读者提供着人间情趣。“闲游”与“天上的街市”相照应,牛郎织女在美丽的街市中悠闲自在的闲游,极好的表现了他们生活的幸福美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1.【答案】不能删掉。因为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女娲造人的大背景:在天地分开以后,由于没有人类,世间显得荒凉寂寞,为下文女娲造人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文段作用的分析。《女娲造人》重点写了女娲造人的过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写女娲看到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看到了澄澈的湖水中自己的倒影,于是灵机一动,想创造一种和自己一样的生物,于是人类就诞生了。很明显是交代女娲造人的原因,从而引出下文,是主体内容的铺垫。所以此段内容是不可删去的。
12.【答案】(1)像这样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2)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翻译第(1)句时,要注意“若”的正确翻译。翻译第(2)句时,要注意“亡”的正确翻译。
13.【答案】“溅”字用得好,它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落山,星星出现的场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能力。揣摩诗歌中的词句,领会它在诗歌中的作用。词语的赏析可以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入手;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中描述的画面、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哲理入手。具体技巧有:抓关键词;分析遣词造句;描述画面;体会意境;把握情感;领悟哲理;赏析写作手法等。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描述的是太阳落山的情景,形象生动;一个“溅”字化静为动,把太阳落山的静态转化为动态感极强的画面,星星出现的场面好似物体掉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动态感极强。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