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光的色散同步教学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 )
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 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 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
2.诗词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文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与长天颜色相同蕴含着光的反射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我们能看清游鱼,游鱼也可看到我们,说明在这种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彩虹的形成实质是光的色散
3.下列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4.我国的很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杯弓蛇影”现象属于光的( )
A.直线传播 B.色散 C.反射 D.折射
5.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 )
A.红颜料呈红色 B.红颜料呈绿色
C.白纸呈白色 D.白纸呈绿色
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日食现象可用光的反射解释
C.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原色光混合成的
D.电视遥控器通过发射紫外线控制电视机
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空中彩虹
8.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光的色散 B.猫在镜中的像
C.水中的筷子弯折 D.古人日晷计时
二、填空题
9.2021年10月16日,神舟13号载人飞船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顺利升空,并与“天宫”空间站成功者对接。王亚平将会成为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中国女性。太空行走必须穿舱外宇航服,宇航服可以阻挡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因为舱内外温差较大,所以宇航服的_____(选填“导热性”或“隔热性”)比较好。
10.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__ (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__ 色。
11.物理在实际生活和各生产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1)噪声监测是环保部门监测项目之一,街头的噪声检测仪是用于监测噪声的_____(填声音的特性),若一辆大货车驶向检测仪,其数值会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如图1所示,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可以传声;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选填“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3)如图2所示为无线投影仪,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在屏幕上发生_____,使全家人能在各个不同位置共同观赏。
12.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_可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3.电影院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光在银幕上发生 ___________反射的缘故。为了在银幕上能呈现各种色光,电影幕布的颜色应是 ___________色。
14.“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凿壁借光”,应用了光______特点。教室里的多媒体银幕都是白色的,原因是______。
15.国庆期间,放映电影《长津湖》时,发现银幕常用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光的______反射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B
2.B
3.A
4.C
5.D
6.C
7.A
8.D
9. 紫外线 隔热性
10. 反射 红
11. 响度 变大 固体 气体 绿 漫反射
12. 色散 紫外线
13. 漫 白色
14.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白色银幕能够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15. 粗糙 漫 各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