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初中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4.4光的色散同步教学练习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与“立竿见影”原因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筷子在水面处“断”了
C.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D.山在水中的“倒影”
2.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筷子“折断”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水中倒影
3.2021年7月4日,我国空间站航天员刘伯明在太空首次出舱,并向全世界展示了五星红旗。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五星红旗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光
B.刘伯明在舱外时和其他航天员在太空能直接对话
C.我们看到刘伯明身上白色宇航服,是因为它发出白光
D.刘伯明在舱外向全国人民问候的声音可以直接传播到地球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天边的彩虹 B. “变胖”的鸡蛋
C.镜子里的小狗 D.地上的树影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甲: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
B. 乙: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
C. 丙:手影
D. 丁:三棱镜分解白光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射击瞄准 B.猫照镜子
C.看水中鱼 D.雨后彩虹
7.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有着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诗句中的“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
D.“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诗句中的“月”,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8.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在确的是( )
A.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空调的
B.雨过天晴,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空,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时遇到水滴发生的色散现象
C.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吸收了红色光
D.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我国在贵州省建成的世界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FAST,其反射面相当于对光有______(选填“会聚”、“发散”)作用的凹面镜;如图乙光的色散实验时光屏上的彩色光带分辨不清,可以适当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的距离。如图丙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区域1应标______色。
10.红光、蓝光、和______ 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阳光下看到一朵红色的花,是因为这朵花______红光;如果把这朵花放在暗室里,用蓝光照在这朵花上,则这朵花呈现______色。
11.红、________、蓝是光的三原色。红色月季花看上去是红色,是由于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12.如下图所示是鼋头渚景区外刚刚建成的樱花彩绘步道,图中柳树的影子是光的 _______形成的,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 _______;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绿色的树叶只 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绿光。
1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夏日的午后,小明坐车去万达,转角处驶来一辆正在工作的除尘水雾车,水雾车后跟着一道美丽的“小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_____现象;快到万达时,他看到万达大楼向阳的玻璃墙上,金光烁烁,这是光的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的;下车后,看到公交站旁的树下布满了圆形的“光斑”,“光斑”的形成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沿______传播。
14.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白光是______(选填“单色”或“复色”)光。在不同色光中,红、绿、______是三原色光。
15.国庆期间,放映电影《长津湖》时,发现银幕常用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光的______反射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A
2.B
3.A
4.C
5.C
6.A
7.D
8.B
9. 会聚 增大 绿色
10. 绿 反射 黑
11. 绿 反射
12. 直线传播 漫反射 反射
13. 色散 镜面 直线
14. 色散 复色 蓝
15. 粗糙 漫 各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