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情境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精准审题,落实任务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情境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精准审题,落实任务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3 14:1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精准审题,落实任务
——情境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审题就是读懂材料!
审题就是明确写作任务!
1
明确写作任务:
找出任务,明确指令
切分任务,逐个击破
落实任务,初步立意
一、思考:
1、比较1、2小题的作文题目,谈谈两道作文题在命制形式上的区别。
1、阅读2020山东卷的作文题,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2019全国Ⅱ的作文题,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者身份:青年学生当事人
创作背景:
读者对象:
学生、家人、同学、大众、功勋人物
明确文体:
潜藏文体:无
审任务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明确内容:青年与国同呼吸,共命运(先锋、担当)
潜藏内容:
一、三、五
关键词不同
审材料
内容任务 ①青年与国同行 ②1919年5月4日,学生集会,演讲稿。 情境任务 背景: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 作者:青年学生当事人 读者:学生
文体任务 演讲稿
题目 青年你我,为国挺身 中心论点 吾辈青年,国难当头,当为国挺身而出。 分论点1 维护国家主权,青年抵御外侮。 分论点2 反抗封建独裁,青年传播民主。 分论点3 振兴国之文化,青年带来科学思潮。
【广东中山一模】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前正处于一个“信息碎片化”时代。阅读各种各样的碎片信息,成了很多人的日常行为,而传统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似乎日渐淡出他们的生活。关于读书,古有“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劝读良言,今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的读书呐喊,而西方也有“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传世箴言。
校刊《奋斗》举办“毕业寄语”征稿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自己读过的本书写一篇文章,向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材料
当前正处于一个“信息碎片化”时代。阅读各种各样的碎片信息,成了很多人的日常行为,而传统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似乎日渐淡出他们的生活。关于读书,古有“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劝读良言,今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的读书呐喊,而西方也有“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传世箴言。
明确内容:
第一层:“信息碎片化”时代下,整本书阅读状况”堪忧;
第二层:强调了读书(读整本书)的重要价值。
内容任务 ①谈谈你对“整本书”阅读的感受与思考。 ②校刊《奋斗》举办“毕业寄语”征稿活动,联系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一篇文章 ③隐藏内容:碎片化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对比 情境 任务 文体
任务
中心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背景:“毕业寄语”征稿活动。 作者:高三准毕业生 读者: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 无
以奋斗之青春,谋民族之复兴 阅读《平凡的世界》给予我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将阅读中所获得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实践中的力量支撑,不断奋发向上。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艰苦奋斗应是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应是为中华为谋中华民族之复兴的重要品质。
以奋斗之青春,谋民族之复兴
在当今“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够捧着一本书静下心来阅该,似是一种奢侈。然而,“一个入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书于我们而言是少不可少的,从书籍的阅谈中,我们可以与伟人交谈,获得思考,我们可以获得精神动力,从而将其转化为我们实践的力量,使得以成长与强大。毕业之际,我想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我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感受与思考。
在身处低谷之时,是阅读《平凡的世界》给予我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书申的男主人公孙少平是出生在黄土高原中的一位青年,生于农村地区的他通过自己的勤俭与坚强的意志,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尽管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到城中上大学,在他永不屈服的意志下,他最终去了城市打工,尽管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孙少平身上总有一股坚定的力量使他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在平凡的世界里不懈奋斗,书中的孙少平使我动容,当我每次身处低谷想要放弃之时,我都会重新捧起这本书,重新感受这种坚强品格不懈奋斗的精神,获得重生的力量。
将阅读中所获得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实践中的力量支撑,不断奋发向上。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感悟了不同人的生活,最终我们还要将其转化为力量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书中的孙少平从中学时期就喜欢上阅读,这使他有着比同龄人更多不同的想法,也使得它在艰苦的煤矿地工作中得以度日,继续面对生活艰苦奋斗,而我也将阅读后所得的力量用于学业上,生活上,以奋斗向上的姿态生活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艰苦奋斗应是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应是为中华为谋中华民族之复兴的重要品质。阅读,使我们获得力量,得以艰苦奋斗,得以坚持不懈,在抗议期间,便有许多九零的年轻人,他们从家人眼中的孩子蜕变成了作战一线的英雄,他们心怀使命,肩负重任,在自己的岗位上艰苦奋斗,为抗议做出巨大的贡献,我们应向他们学习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的家国使命与责任感,使我们得以使我们以更加安然奋斗之姿态,为民族之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弟学妹们,让我们捧一本书,细细阅读,汲取我们所需的雅量,转化为我们奋斗前行之路上的力量,为我们挥洒青春之汗水,为民族之复兴而不懈奋斗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