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上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九上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 氧气与空气属于交叉关系
C.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包含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钠Na2O B.氧化铝AlO C.氧化铁FeO D.氧化锌ZnO2
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5、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中子数为( )
A. 63 B. 89 C. 152 D. 215
6、缺铁会引起贫血。符号“Fe”不能表示( )
A. 铁元素 B. 金属铁 C. 一个铁原子 D. 一个铁分子
7、下列符号只有微观含义的是( )
A.H2 B.H+ C.2H D.H2O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B.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C.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 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和总体积都不变
10、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的元素是( )
A. Ca B. I C. Zn D. Fe
11、下列关于SO2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O2是由S和O2两种单质组成的
B.SO2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组成的
C.SO2是由两个氧元素和一个硫元素组成的
D.SO2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
1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
B.分子大,原子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13、某微粒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1)个电子,此粒子是( )
A. 阳离子 B. 阴离子 C. 分子 D. 原子
1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下列有关这三种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B.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C.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同一元素的两种微粒,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15、硒元素(Se)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某饮料含中有H2SeO4,则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0 C.+4 D.+6
二、填空题。
16、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根据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1)铟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铟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
(3)在元素周期周期表中,铟与铝在同一族, 原因是________。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体系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①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这种说法不对,原因是________.
(4)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主要是应用铁________性。
18、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回答问题:
(1)分类角度。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 N2、O2等均匀地混合
C 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变化角度。
①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周围有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 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3)微观角度。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表示的物质,其化学式为_____。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
19、请按要求,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①空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水 ④铁 ⑤液氧 ⑥澄清石灰水
⑦高锰酸钾 ⑧稀有气体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
20、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3)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_______相同;
(4)由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21、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1)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如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生活中常讲的“烧开水”是指利用________的方法,获得可以饮用的水,这样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将肥皂水滴入某水样中,出现较多泡沫的是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4)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 氖气 二氧化碳 硫 金属锌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锰 水 高锰酸钾 碱式碳酸铜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周期 1 H 2 He
第二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① 8 O 9 F 10 Ne
第三周期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三、实验题。
24、课堂上老师按图Ⅰ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原装置进行改进,装置如图Ⅱ、所示:
(1)通过图Ⅰ实验可得知哪种试剂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2)通过实验Ⅱ,除了得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结论,还能的到什么结论_________;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
(4)小红做了如图Ⅲ所示实验,取一条长10cm、宽1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1.5cm-2cm处滴一小滴酚酞试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棉花。然后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棉花上滴10-15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2022—2023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上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九上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D
2、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 氧气与空气属于交叉关系
C.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包含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A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钠Na2O B.氧化铝AlO C.氧化铁FeO D.氧化锌ZnO2
【答案】A
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金刚石 D.氯化钠
【答案】D
5、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中子数为( )
A. 63 B. 89 C. 152 D. 215
【答案】B
6、缺铁会引起贫血。符号“Fe”不能表示( )
A. 铁元素 B. 金属铁 C. 一个铁原子 D. 一个铁分子
【答案】D
7、下列符号只有微观含义的是( )
A.H2 B.H+ C.2H D.H2O
【答案】C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B.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C.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 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和总体积都不变
【答案】B
10、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的元素是( )
A. Ca B. I C. Zn D. Fe
【答案】A
11、下列关于SO2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O2是由S和O2两种单质组成的
B.SO2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组成的
C.SO2是由两个氧元素和一个硫元素组成的
D.SO2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
【答案】D
1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
B.分子大,原子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C
13、某微粒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1)个电子,此粒子是( )
A. 阳离子 B. 阴离子 C. 分子 D. 原子
【答案】A
1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下列有关这三种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B.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C.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同一元素的两种微粒,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答案】B
15、硒元素(Se)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某饮料含中有H2SeO4,则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0 C.+4 D.+6
【答案】D
二、填空题。
16、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根据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1)铟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铟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
(3)在元素周期周期表中,铟与铝在同一族, 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金属 (2)5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体系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①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这种说法不对,原因是________.
(4)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主要是应用铁________性。
【答案】(1)纯净物;煮沸
(2)分子之间有间隔;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
(3)CO难溶于水 (4)导电
18、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回答问题:
(1)分类角度。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 N2、O2等均匀地混合
C 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变化角度。
①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周围有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 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3)微观角度。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表示的物质,其化学式为_____。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
【答案】B 木条熄灭 B CO2 C
19、请按要求,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①空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水 ④铁 ⑤液氧 ⑥澄清石灰水
⑦高锰酸钾 ⑧稀有气体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
【答案】①⑥⑧ ②③⑦ ④⑤ ②③
20、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3)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_______相同;
(4)由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答案】(1)原子 (2)18
(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4)MgF2
21、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1)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如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生活中常讲的“烧开水”是指利用________的方法,获得可以饮用的水,这样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将肥皂水滴入某水样中,出现较多泡沫的是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4)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答案】(1)B (2)煮沸;软水 (3)①④ (4)Cl2;+1
2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 氖气 二氧化碳 硫 金属锌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锰 水 高锰酸钾 碱式碳酸铜
【答案】N2;He; CO2; S; Zn; Fe3O4; MnO2; H2O;KMnO4;Cu2(OH)2CO3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周期 1 H 2 He
第二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① 8 O 9 F 10 Ne
第三周期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答案】(1)氮元素 H2O (2)S 三 (3)最外层电子数
三、实验题。
24、课堂上老师按图Ⅰ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原装置进行改进,装置如图Ⅱ、所示:
(1)通过图Ⅰ实验可得知哪种试剂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2)通过实验Ⅱ,除了得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结论,还能的到什么结论_________;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
(4)小红做了如图Ⅲ所示实验,取一条长10cm、宽1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1.5cm-2cm处滴一小滴酚酞试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棉花。然后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棉花上滴10-15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答案】浓氨水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节约药品(减少污染等) 酚酞溶液从右向左逐渐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