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树林和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课内容: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1-13自然段
教学目标:1、学习会认生字,读好“凝神静气”等词语,指导“翅、膀”的书写。2、读课文,读懂人物的对话,体会父亲对鸟儿的了解与喜爱。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激发学生了解鸟类的欲望,引导学生爱护鸟儿。
教学重点:读懂人物的对话,体会父亲对鸟儿的了解与喜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揭题导入 1、读题。2、写题。3、解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细读探究,体会情感 1、检查会认字的朗读情况。2、检查词组的朗读情况。(一)、引导学习11—13自然段,感受父亲爱鸟、爱树林的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父亲、树林和鸟快活情景的文段。2、检查反馈。3、抓重点词语品读句子,体会情感。4、用“快活”进行说话训练。5、小结学法。(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1、默读课文2——10自然段。2、边读边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3、交流汇报。4、练习用“舒畅”说话。5、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体会父亲的情感。 1、出示会认字,学生朗读,及时正音。2、出示词组,分类进行朗读。出示朗读要求。巡视,检查、了解学生找文段的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出示相关文段,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小鸟的快乐,体会父亲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感情。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能体现父亲喜欢树林和鸟的语句。教师巡视,检查、反馈、评价。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的朗读,感悟父亲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情感。
四、小结 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一生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根据板书小结。
五、明理导行 激发学生爱护小鸟,引导学生学生懂得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学会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给家人听。2、用“舒畅”或“快活”说一句。选做题:去看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是怎样叫的,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看鸟动 26、父亲、树林和鸟 闻鸟味 爱 听鸟歌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