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古诗四首
《望洞庭》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政治家、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
看一看
h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āng hé
湖 光 / 秋 月 / 两 相 和,
tan miàn wú fēng jìnɡ wèi mó潭 面 / 无 风 / 镜 未 磨。
yáo wàng dòng tíng shān shuǐ sè
遥 望 / 洞 庭 / 山 水 色, bái yín pán lǐ yī qīng luó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wàng dòng tíng
望 洞 庭
湖光‖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镜未磨。
遥望/ 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 一青螺。
望洞庭
刘禹锡
洞庭湖
君山
未磨拭的铜镜
白银‖盘里/ 一青螺。
湖光‖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镜未磨。
遥望/ 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 一青螺。
望洞庭
刘禹锡
洞庭湖
君山
未磨拭的铜镜
湖光‖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镜未磨。
遥望/ 洞庭‖ 山水翠,
白银‖盘里/ 一青螺。
望洞庭
刘禹锡
望洞庭
湖 光 秋 月 和,
潭 面 镜 未 磨。
洞 庭 山 水 色,
盘 里 一 青 螺
诗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诗写的是千里洞庭的秋夜景色,诗人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独出心裁的描写出湖光山色的优美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
诗文今译
和
潭面
镜未磨
白银盘
青螺
全文翻译:
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和: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诗文运用了几次比喻手法?分别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诗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