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和地球仪—2022-2023学年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和地球仪—2022-2023学年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3 20: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地球和地球仪
1.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B.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C.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D.赤道
3.下图中,H、F是圆圈上的两点,O是圆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假如圆圈表示一个经线圈,站在H点的科考专家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方。则F点的纬度为( )
A.90°N B.60°N C.90°S D.0°
(2)假如圆圈表示一条纬线,H点的经度为20°E,则F点( )
A.经度为160°E B.经度为20°W C.位于南半球 D.位于西半球
4.下列关于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
B.赤道周长6371千米,形状为圆形
C.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形状为不规则球体
D.表面积约5.2亿平方千米,形状为正球体
5.读下图,判断对图中各地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甲位于丙的西南方向 B.丙和丁都位于东半球
C.甲和乙同处于热带 D.甲和丁都处于低纬度
6.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地球形状的是( )
A. B. C. D.
7.表示北纬、东经、西经、南纬的英文字母,顺序正确的是( )
A.S、N、E、W B.N、E、W、S C.E、W、N、S D.W、E、S、N
8.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西增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向东减小,西经向西减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向北增大,南纬向南增大,极点的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向北增大,南纬向南增大,极点的纬度为0°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看图填写A,C两地的经纬度坐标 A: 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的是_____________地。
(3)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地和_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地。
(4)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_地;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在古代,由于人们活动范围小,因此凭直觉得出“天圆地方”的结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能够直观地反映地球是一个球体。
2.答案:C
解析: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赤道是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本题选C。
3.答案:(1)A; (2)D
解析:(1)地球上只有北极点周围都为南方,南极点周围都为北方,所以H点应为南极点,因此与之相对的F点为北极点,其纬度为90°N。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假如圆圈表示一条纬线,由图可知,HF两点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若H为20°E,那F点经度应为160°W,160°W位于西半球,160°W纵贯南北半球。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答案:C
解析: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A错误;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形状为不规则球体,B错误;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形状为不规则球体,C正确,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甲是位于丙的东北方向,丙和丁经度都超过了160度,都在西半球;甲和乙都在回归线以内的热带;甲位于低纬度,丁位于中结度,故选C。
6.答案:C
解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1)(0°,0°); (60°N,60°W)
(2)A
(3)A ;B; C
(4)C ;B
解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