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形图的判读
1.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 )
A.盆地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2.下列地图中,能够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平面示意图
3.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4.下列的四幅等高线地形图,点P分别表示( )
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 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
C.山谷鞍部山峰山脊 D.山峰山脊山谷鞍部
5.地形剖面图是以下列哪种地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 )
A.政区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卫星地图 D.城市交通图
6.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山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山体部位③的海拔最可能是( )
A.200米 B.250米 C.280米 D.320米
7.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①处为山谷 B.虚线②处有河流形成
C.理论上③处的气温比④处低 D.④处位于③处的东南方
8.某校学生前往福建某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如图示意该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_____为主。地形部位名称: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
(2)小清河流向大致为_________。
(3)两个研学小组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沿廊道①②前往观景台。其中沿途地表均较平缓的廊道是_________(序号)。在观景台用望远镜可看到的出发地是_________地。
(4)乙地兴建度假村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到②处线路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
(2)乙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
(3)去野外考察,不能在③处露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村能够形成聚落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陆地形态。基本陆地形态包括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其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山地,故选B。
2.答案:C
解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此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得用到地形剖面图。
3.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等高线数值向小数弯曲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闭,海拔最低处为盆地,等高线数值向大数弯曲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闭,海拔最高处为山顶。故A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结合地形图可知,A是山峰,B是山脊,C是山谷,D是鞍部。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答案:B
解析: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故选B。
6.答案:(1)A; (2)C
解析:(1)本题考查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A项,①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为山脊。故A项正确;
B项,②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故B项错误;
C项,③处,是山峰的部位,为山顶。故C项错误;
D项,④处,多条等高线重叠,有锯齿状标记,为陡崖。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山体部位③的海拔范围为250-300米,280米符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7.答案:A
解析:虚线①处的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故A正确;虚线②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不会形成河流,故B错误;③处的海拔比④处低,理论上③处的气温比④处高,故C错误,根据指向标判断④处位于③处的东北方,故D错误。根据题意选A。
8.答案:(1)山地;陡崖;山峰
(2)自西向东
(3)①;乙
(4)地势低平;水源充足;风景优美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由图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A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B处等高线呈封闭状,且内高外低,是山峰。
(2)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流向的判断。由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因此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由图上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3)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由图可知,①廊道沿途等高线稀疏,是缓坡,②廊道沿途部分等高线密集;甲地与观景台之间有山峰阻挡无法利用望远镜在观景台看到甲地,乙地的海拔低于观景台,且两地之间没有山地阻挡,可利用望远镜在观景台看到乙地。
(4)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的自然条件。由图可知,乙地自然优势有地势低平、水源充足等。
9.答案:(1)山脊;
(2)自北向南流;
(3)该部位是山谷,可能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
(4)地形平坦开阔; 水源充足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从①到②,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2)本题主要考查方向判断。图中有指向标,要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方法是旋转地图,让箭头竖直向上,可以看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
(3)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③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山谷暴雨时会形成山洪,河流暴涨,可能会带来危险。
(4)本题主要考查聚落形成的条件。甲村海拔低于200米,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水流充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