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3 18:5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2022-2023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光路是(  )
A. B.
C. D.
3.校园艺术节上,一群穿红色裙子的演员正在舞台上表演,背景是明亮的LED大屏播放着精美的画面,将演出场景烘托得异彩纷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LED大屏不属于光源
B.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呈红色,是因为裙子反射了红光
C.LED大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演员,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4.为保护滇池生态环境,滇池边上建有许多湿地公园,大量水禽在此栖息。如图所示,
一只白鹭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起飞。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
C.白鹭所成的像是实像
D.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皮影在幕布上形成影子 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人透过水球成的像
6.“万里长江,美在荆江”。长江实施禁捕以来,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游客乘坐游船到达荆州,看见江岸边高楼林立,荆州长江大桥倒映在平静的江面,水下的鱼儿跃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B.长江大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
C.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下方
D.看见跃出水面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
7.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峰多巧障日——山峰挡住太阳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C.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江清月近人——看到江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实像
8.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掬水月在手”中的“月在手”是光的折射现象
D.“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水清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9.下列物品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是(  )
A.显微镜
B.照相机
C.老花镜
D.“拐弯镜”
10.一只青蛙从水下看到了水面外的物体,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教学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  )
A.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12.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棋子A、B完全相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用茶色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C.若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等大
D.在B位置放上光屏能接收到A的像
13.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当动车加速时(  )
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
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
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14.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海市蜃楼 B.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C.水中倒影 D.光的色散
15.周末小明和妈妈在湖边树荫下乘凉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是(  )
A.湖面波光粼粼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湖中鱼游“浅”底
D.湖中出现了天空中的白云
16.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凿壁偷光 C.镜花水月 D.坐井观天
17.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地面的人影 B.水中的倒影
C.空中的彩虹 D.放大的文字
18.下图是小李在公园游玩时拍摄的照片。下列景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树下圆形“光斑”
B.透过露珠看嫩芽
C.湖中倒影
D.水中的鱼
1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B.电影银幕表面粗糙是为了防止光发生漫反射
C.电视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D.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二.填空题(共21小题)
20.如图所示,船员通过船舱驾驶台上的窗户观察前方航道的情况。窗户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向前倾斜。请从光学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   。
21.如图所示,光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    度,界面左侧是    (选填“玻璃”或“空气”)。
22.古代人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日晷仪、利用水的流动规律制成水钟,这些计时工具都是根据自然界物体    规律发明的。
23.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诗词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池水映明月”指的是光的    现象,“不敢高声语”中的“高”从声音的特性来说指的是    。
24.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蹈语言复活了国宝级文物《千里江山图》。在临水起舞的画面中,平均身高1.80m舞者在光滑舞台上的“倒影”是光的    反射形成的像,若舞者向下弯腰靠近舞台,则“倒影”的身形大小将    。
25.1905年,英国车手多萝西莱维发明了汽车后视镜,以便于观察后方来车。目前,汽车两侧的后视镜用的是    (填“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物体通过该光学元件成    立的    (填“实像”或“虚像”)。选用该光学元件的优势是    。
26.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看“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冰面倒影,从光学角度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中的“影”,前者是光的    形成的,后者是光的    形成的,小演员和他们的“影”是相对    (选填“运动”或“静止”)。
27.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秘无穷。雨后天空出现七色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其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28.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    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   、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
29.如图所示在较深的方盘内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通过水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会在墙壁上观察到光的    现象,此时的平面镜和水相当于    (填一种光学仪器)。
30.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就会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一束光与玻璃成40°角射到玻璃幕墙上,则反射角是    。
31.雨天的夜晚,我们在马路上,有时可以看到路灯周围一圈圈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雨天,空气中充满着细小的水珠,而这些小水珠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或“三棱镜”),路灯的光透过小水珠发生光的    现象,不同颜色的光在灯的周围“编织”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
3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1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过了一会儿,蜻蜓以5m/s的速度平行于水面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蜻蜓的速度是    m/s。
33.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出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    色。红光和绿光混合成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    色。
34.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    形成的。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图所示,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
35.请你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1)   ;(2)   ;(3)   。
3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是    。
37.阳春三月,漫步于蝴蝶泉湖畔,你会看到“蝶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蝶在水中飞”中的“蝶”是由光的    形成的,“鱼在云中游”中的“鱼”是由光的    形成的。
38.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在水中放置一密闭的薄壁透明长方体容器(容器中有空气),当一束光从容器上方的水中斜射入容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将    (变大/变小/不变),最后光从容器中射出后再次进入水中的光线可能是图中的    (a/b/c/d).
39.榕城西湖、美丽揭阳,在平静的湖面上行驶的游船上坐着的乘客,以    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岸边的榕树成荫,榕树下的树荫是由光的    形成的。湖边的一些高楼大厦外部安装了玻璃幕墙,我国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法规,因为玻璃落墙会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
40.如图所示,小明看到水中A处有一个圆形“物块”,他看到的“物块”是光从水射入空气中而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物块实际位置可能在B、C、D三点中的    处。
三.作图题(共4小题)
41.一束光线AO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请你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42.按要求作图:作出图中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4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44.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图中虚线表示法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45.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
(1)小明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取来两支    的蜡烛,在玻璃板一侧点燃蜡烛A,在另一侧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A像的位置,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说明    。
(2)小聪选择平面镜进行实验。他想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把刻度尺贴在平面镜上测出像的高度,你同意他的方法吗?为什么?   。
(3)利用玻璃板和平面镜都能看到蜡烛A的像,是因为光在它们表面发生    后进入人眼。经观察对比后发现在玻璃板中成的像稍暗些,其原因是    。
46.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东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
(1)图中的折射角大小为    。
(2)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发现,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选填“>”“=”或“<”)入射角。
(3)现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体的操作是    ,如果看到    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47.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可以在水面上方喷一些    ,在水中加    ,来增加实验的可见度;
(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 35° 41°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    。当入射光线以22°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等于    。
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2022-2023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D; 2.C; 3.B; 4.B; 5.B; 6.B; 7.A; 8.B; 9.D; 10.A; 11.B; 12.D; 13.B; 14.C; 15.C; 16.C; 17.A; 18.C; 19.C;
二.填空题(共21小题)
20.玻璃形成船员的像在玻璃正上方,以减少对司机的视线干扰; 21.30;玻璃; 22.运动; 23.反射;响度; 24.镜面;不变; 25.凸面镜;正立;虚像;增大了驾驶员的观察视野; 26.直线传播;反射;静止; 27.色散;绿; 28.色散;绿; 29.色散;三棱镜; 30.镜面;50°; 31.三棱镜;色散; 32.0.16m;0; 33.黑;红; 34.光的直线传播;相等;镜面; 35.凸透镜;直线传播;倒立的实像; 36.m/s;60°; 37.反射;折射; 38.变大;a; 39.湖岸;直线传播;镜面; 40.虚;B;
三.作图题(共4小题)
41.略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45.相同;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不同意,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而像与刻度尺有一段距离;反射;平面镜只反射光,而玻璃板除反射外还有部分光发生折射,玻璃板反射的光比平面镜少; 46.80°;>;让入射光沿光路2射入;折射光从光路1射出; 47.烟雾;牛奶;C;小于;增大;0°;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