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望天门山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望天门山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4 17: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望天门山
李白
诗人简介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李白是什么朝代的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尊称为“诗仙”,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
唐朝
背景
李白25岁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从庐山往下,沿长江顺流而下来到天门山,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望天门山》。
学习古诗的方法
方法一:1.通读全诗。逐字、逐句理解。 读懂全诗的意思,背诵、默写古诗。
方法二:诗人简介,理解诗题。解释字、词、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悟。
我们今天就用方法二来学习古诗。
望天门山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xiàng
唐 李白
gū fān
ch
zhì
望天门山
1.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望天门山”
就是从远处看天门山,东、西梁山雄伟险峻,非常有气势。
2.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解释字、词
1.断:断开。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带属于楚国,所以叫“楚江”。
3.开:通。
4.至此:到这里。
5.回:回旋,指江水的流向在这里有一个转折 。
6.孤帆:孤:孤单、单独。一只小船。
7.日边来: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理解诗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经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到这里打了一个回旋。
碧水东流至此回
1.“碧水”写出了长江流水之澄清。
2.“东流”是写长江水的流向,
3.“回”字力度很强,极富动态美既写出了长江经过天门山江水曲折回荡,旋涡丛生的奇险和壮美。又突显了天门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转变,正是从一个“回”字中,我们才更加深刻地领会出天门山江水回流的雄伟气势。
理解诗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天门山在在两岸相对着突出,对立的雄姿扑进眼帘。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驶来。
这一句诗写的是作者行船的感受,在高耸的天门山之间,在喷薄的红日的映衬下驶来一叶小舟,多么壮丽神奇的景象!从中也展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乐观豪迈的情感。“出”字把本是静止的天门山写活了,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1.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主题: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美景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地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感悟
同学们学完了本诗你有什么感悟吗?
感受到了祖国的山非常雄伟,祖国的河很澎湃。
总结
1总结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里的瑰宝,今天我们随着唐代大诗人李白一起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体会到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感情。
2.课后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找些李白写的其它诗读一读,更好地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