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设计的交流与评价(二)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4 设计的交流与评价(二)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科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2-08-03 17: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教学对象分析
第四节 设计的交流与评价(二)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本节内容之前,学生亲身经历设计的工作及工艺的实现,完成了小组项目的设计和制作,对作品能进行简单的测试和评价。但用何种技术语言与作品的使用者进行交流,是学生比较好奇的问题。技术作品完成后如何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属于必修《技术与设计 1》第四章第四节内容的第二课时,包括产品的说明及保养,保护创新设计两方面。产品的说明是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方式,申请专利是技术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设计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是:熟悉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经历编写技术作品说明书等技术设计环节的实践;形成初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确定编写产品说明书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对完成的小组作品从特点、规则、性能、技术指标等写一份产品使用说明。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理解专利制度对保护创新设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
3.课时安排:1 课时
三、教学目标
技术意识: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技术专利申请的过程,理解专利制度在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
图样表达:学生回顾实践设计活动的历程,结合作品编写使用说明,知道使用说明是设计者与用户的书面交流方式,深刻体悟设计交流的重要性。
四、教学设计过程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课时 问题引入 1.引导学生回顾交流的意义与 评价的方式 2.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展示图片的作品有何目的?结构?实用方法? 3.从设计者、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关系引出讲授内容:产品使用说明书 4.展示图片作品说明书 听讲思考 1.知识回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构建知识框架 2.问题引入主要吸引学生注意
1.用案例向学生讲授产品使用
说明的重要性
体悟产品使用说明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和学生明确产品说 明书的作用: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特性,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 3.小结:产品使用说明是产品 思考案例观看视频体悟说明书的重要性 用真实案例让学 生明确产品使用说明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
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交流的重
要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用 2 个简单案例说明产品说
明书的编写要求
编写简单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2.播放产品使用说明书介绍视 频,并引导学生关注产品说明书的结构:标题、正文、落款 3.展示天问一号小制作、台灯和视频门铃产品说明书,归纳产品说明书正文部分一般包括的内容 听讲 编写小组制作作品的使用说明书 让学生亲身经历编写产品使用说明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说明书的认识
4.编写说明书练习。组织学生
对自己小组设计制作的作品编
写使用说明书
1. 展示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
图,专对“申请专利”部分提
问什么是专利?专利的作用?
种类?申请方法?
认识保护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2.介绍专利定义 3.展示大族激光、华为专利视频,讲授专利制度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 (1)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自己 阅读、思考 案例 学习专利制度相关知识 引用学生作品案例,易引起学生对保护创新设计的共鸣
的专利制度;
(2)并非所有技术产品都可以
申请专利;
(3)专利保护有期限。
了解专利 的种类及 1.以自行车为例讲授我国专利 的种类及相应保护期限 阅读教材 陈述性知识的目 标是记忆,用阅
专利申请 与专利保护方式 2.拓展介绍不受专利保护的七 类项目 3.提问“专利能自动获取吗?然后播放申请专利视频,介绍专利申请的方式 4.组织学生讨论本小组制作能否申请专利,根据学生回复 结合教师讲 授认识专利的相关知识 读教材及听教师 讲授方式学习比较高效
思维导图小结 用思维导图方式呈现本节课的 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跟着教师引导进行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方式更加生动有趣
五、教学反思
1.一系列的产品说明书的使用案例,让大多数学生对说明书的使用从无所谓的态度转变为重视,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为自己制作的作品编写产品说明书,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突破本课的重点知识。编写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传阅、交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归纳,更好梳理使用说明的写作要求和重要意义。
2.保护创新设计虽然离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比较遥远,但帮助学生树立专利意识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更加科学的技术意识的重要一环。结合学生案例和社会上的技术案例做介绍,给学生的冲击很大,但这种意识的培养是长期的,因此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帮助学生继续强化。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