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1)测试
一、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对技术设计有相当浓厚的探索兴趣。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是有测试的意识,能够及时的测试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标准或者设计方案,对于测试的重要意义以及测试的方法、工具、步骤,还需要系统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属于必修《技术与设计 1》第四章第三节内容,包括测试以及改进和优化,按照要求将本节分为两课时,测试 1 课时,改进和优化 1 课时。
新课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是:
(1)能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准确的观测问题记录与分析。
(2)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产品进行优化,综合各方的评价进行更符合标准或创造性的改
进。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技术设计水平及录播室的特殊情况,考虑到各学校的制作内
容不一样,所以把作品按照结构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并进行测试内容及方法的分析,再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测试实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难点:测试内容和方法的确定。
3.课时安排:1 课时
三、教学目标
工程思维:通过对作品功能、结构的特点设计出合适的测试方案。
图样表达:学生在测试实践中,绘制记录表格,形成良好的绘图习惯。
物化能力: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对作品进行测试,掌握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创新设计:学生通过思考设计出合适的测试方法。
四、教学设计过程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 1 课时 引入新课 展示汽车碰撞测试的图片。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测试?这个测试有什么特点? 学生欣赏图片并思 考。 通过图片引起学生对测试的自然认识和思考。
测试的目标和特征 讲解测试的目标以及测试的特征。 理性认识测试的目标和特征。 在自然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认识。
测 试 需 要 专 门 的 方 法和仪器 展示部分测试仪器的图片以及简单介绍部分测试仪器。 了解测试是需要专门的技术,专门的方 法,专门的仪器,来进行的。 让学生对测试的技术性、专业性有一定的了解。
测 试 的 内 容 简单讲解测试的 5 种内容 对测试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 让学生知道测试的内容有哪些?
通过对三个关于
关 于 测 试 的 几 个 问 题 解读三个关于测试的问题 在产品开发完成后进行测试? 如果产品开发完成后出现质量问题,测试人员需要负责吗? 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开发技术和测试技术吗? 比较深入的了解测 试,认识到测试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形成良好的质量观念。 测试的问题的解 读,让学生对测试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认识到测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
地位。
通过观看录像,
除了让学生了解测
试与质量的关系以
观 看 测 试 录像 播放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对比测试录像,并进行总结归纳。 观看录像,体会测试与质量的关系,了解自主品牌产品的质量在快速的进步。 外,还能够让学生 了解自主品牌产品的快速进步,从而产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激
励学生奋发努力,
将来为国家作出贡
献。
从三个方面介绍学生作品怎样测试?
学 生 作 品 的测试 确定作品哪些方面需要测试? 确定测试方法、工具、仪器并做好准备 。 初步了解学生作品的 测试内容、方法以及步骤。 让学生了解产品 测试和学生作品的测试是不同的。
3. 实时测试并做好记录
把学生作品的图片分为5 大类别,分别进
行测试分析讲解。 通过对大量学生
学 生 作 品 案例分析 不动的不用承重的 不动的要承重的 能动的 详细了解学生作品的 测试内容、方法、步骤 作品案例的分类讲 解、分析,让学生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4. 有电路的 学生作品的测试。
5. 有特殊要求的
针对自己的作品确定
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通过测试实践,
课堂实践 安排学生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测试。 并进行测试,按照表 加深对测试的理解
4-13 的格式进行记 和提高应用能力。
录。
课堂小结 回顾和思考收获 加深映象
1
四、教学反思
1、能找到的学生作品,案例不够丰富,代表性不够强。
2、如果能找到学生作品实物进行现场测试操作,效果会更好。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