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
C.卢瑟福通过对α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爱因斯坦通过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2、下列四幅图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温度T2>T
B.图乙中,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C.图丙中、在液体表面层,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因此产生表面张力
D.图丁中,A为非晶体
3、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是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造成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得越快
B.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其内能不一定增加
C.悬浮在水中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小颗粒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D.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是不可能制成的
4、如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以向右为x的正方向,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振动的振幅为10 cm,振动周期为0.8 s
B.从t=0到t=0.2 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C.在t=0.2 s与t=0.6 s两个时刻,振子的动能都为零
D.在t=0.6 s时,弹簧振子的弹性势能最小
5、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之比是4:1
B.t=2s时,甲单摆的摆线拉力为0,乙的速度为0
C.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幅之比是4:1
D.t=4s时,甲、乙的速度方向相反
6、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分别沿半径方向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合成一束复色光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在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D.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B光的临界角较小
7、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中光电管阴极K上时,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K金属的逸出功为6.29 eV
B.用能量为15.0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C.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8、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些人喜欢躺着看手机,经常出现手机砸伤眼睛的情况。若手机质量为150 g,从离人眼约20 cm的高度无初速掉落,砸到眼睛后手机未反弹,眼睛受到手机的冲击时间约为0.2 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机与眼睛作用过程中手机动量变化约为0.36 kg·m/s
B.手机对眼睛的冲量大小约为0.36 N·s
C.手机对眼睛的冲量方向竖直向上
D.手机对眼睛的作用力大小约为3.0 N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9、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
A.是核聚变反应
B.是α衰变
C.是核裂变反应
D.是核裂变反应,的中子数比的多91个
10、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图乙: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具有粒子性,光子不但具有能量,还有动量
C.图丙:为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它证实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D.图丁:汤姆生研究阴极射线管证实了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
11、在生产生活中,光的干涉运用非常广泛,下列图中涉及到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
A. 阳光下彩色的肥皂膜
B. 用单色光检测工作表面平整度
C. 光导纤维传递光学信息
D. 单色光通过双缝在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间条纹
12、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该波传播到M点,图乙是位于的质点N此后的振动图像,Q是位于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为y轴正方向
B.在t=10 s时,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24 cm
C.在t=12 s时,质点Q的位置坐标为(10 m,8 cm)
D.在6 s~6.5 s时间内,质点M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实验题(每空3分,共21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3、现用如图甲所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来测量光的波长。
(1)在组装仪器时单缝和双缝应该相互______放置。(选填“垂直”或“平行”)
图甲
(2)某次测量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其示数为_________mm。
(3)为减小误差,该实验并未直接测量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Δx,而是先测量n个条纹的问距再求出Δx。下列实验采用了类似方法的有________
A.《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合力的测量
B.《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单摆周期的测量
C.《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形变量的测量
(4)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如图丙所示,测得第1条暗条纹中心到第5条亮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x,则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
图丙
若改用频率较小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将单缝远离双缝,干涉条纹宽度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中央亮纹最亮,中央亮纹宽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他亮纹宽度。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31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依据。没有解题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15分)如图所示,截面ABCD为矩形的透明设备放置在真空环境中AB = 2a,AD= a。一束光从AD边上距A点三分之一处入射到上表面,与AD夹角为 θ = 30°,折射光经过AB中点,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该透明设备材料的折射率(可用根号表示);
(2)试判断这束光线在AB面处是否发生了全反射,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3)请做出这束光线在透明设备内完整的光路图;
(4)求这束光在该透明材料中的光速(可用根号表示);
(5)光从射入到第一次射出经历的时间。
15、(16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A、B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B之间运动,B左面汽缸的容积为V0,A、B之间的容积为0.2V0。开始时活塞在B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0.9 p0(p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306 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直至489.6 K。求:
(1)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是多少;
(2)活塞刚离开B处时的温度TB;
(3)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
(4)在右图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V图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