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 古诗词修辞鉴赏 课件(共8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轮专题 古诗词修辞鉴赏 课件(共8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3 21: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7张PPT)
古诗词修辞鉴赏
1、比喻
定义: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 情景。
分类:
高中阶段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 喻词 喻体
明喻 出现 像,好像,仿 佛,似,犹如.. 出现
暗喻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借喻 不出现 不出现 出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春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 似剪刀。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真题讲解
《浔阳即景》 元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点点青如靛。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浔阳即景》 元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点点青如靛。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雁儿落 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倾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 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 后所作。
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雁儿落 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倾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 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 后所作。
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 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 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总 为 浮 云 能 蔽 日
小人 蒙蔽 皇帝
尘 随 马 去
我 追 着 你
比喻的作用:
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 浅显,易于理解接受
2、夸张
定义:
对事物的形象、数量、性质、程度等 等,进行夸大(也有缩小的,但以夸 大为多)
分类:夸大缩小数字,性状夸大或缩 小,做不可能之事。
白发三千丈,缘仇似个长。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 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雁儿落 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倾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 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 后所作。
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夸张的作用:
强调特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3、借代
定义: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另一个要表达的事 物。
分类:
用部分代表全体,特征代替本体,专 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真题讲解
《浔阳即景》 元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点点青如靛。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真题讲解
《浔阳即景》 元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点点青如靛。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 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 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 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问题:万岁ft前珠翠绕,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
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
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 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问题:万岁ft前珠翠绕,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借代的作用:
使语言简练含蓄,突出特点。
定义: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 物来描述、说明。
分类:
把事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 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4、比拟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竞渡)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竞渡)
真题讲解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浔阳即景》 元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点点青如靛。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浔阳即景》 元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点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比拟的作用:
赋予事物以人性,生动形象,增加了 感染力
5、对偶
定义: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 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 相对应或相近意思。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真题讲解
《浔阳即景》 元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点点青如靛。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雁儿落 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 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倾田。床边,放一册冷 淡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分析这首元曲中的修辞手法?试作赏析(4分)
对偶的作用:
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意义集中含蓄音节 整齐、富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6、用典
定义: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分类:
有引用前人诗句和借用历史故事两种。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声声慢》)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声声慢》)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
真题讲解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 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真题讲解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此诗颔联以 屈原 和 白居易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 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
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 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 ②翁:苏轼自称。
⑴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 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用典的作用:
含蓄、简练、委婉,联想丰富,增加里诗 歌的包容量,使诗歌典雅、大气 。
7、对比
定义: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 相比较。
分类:
时间对比、空间对比、性质对比
A 《华清宫》
四廊飞雪暗云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B 《过华清宫》
君主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部作品使用了相同的手法,但又不完全相同, 请分析。(4分)
A 《华清宫》
四廊飞雪暗云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B 《过华清宫》
君主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部作品使用了相同的手法,但又不完全相同, 请分析。(4分)
《出关》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旗风翻见戍搂。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请问第三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6分)
《出关》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旗风翻见戍搂。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请问第三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6分)
对比的作用:
使读者感受更加深切。 凸显对某物的褒贬。
8、衬托
定义: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 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分类:正衬、反衬。
正衬: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
反衬:用次要内容从反面衬托主要内容
正衬:以哀景衬哀情、以乐景衬乐情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反衬:以动衬静、以明衬暗、以乐景衬 哀情。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桂花飘落、明月高升、鸟鸣深涧之动景衬静, 营造出春ft月夜幽美静谧的氛围。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以明亮纵横的星斗反衬夜色黑暗(以明衬暗), 以稻田深处的虫鸣反衬环境寂静(以声衬静)。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 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用貌似欢乐喜庆的场景,表达一种悲哀凄凉的情绪.用梦境来 反衬现实。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 凄凉,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 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恨”的含 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1、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没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主次、偏正之分。
2、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手法:对比(反衬)1分
内容:细看不是雪无香,体现梅花的香气; 雪花不似梅花薄,体现了梅花的纤薄。2分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 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1分
9、象征
定义: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
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 思想和感情。
意象:梅花、柳树、杜鹃、梧桐
诗句: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真题讲解
《丹阳关韦参军》 严维
凡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忘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去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志。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 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真题讲解
《丹阳关韦参军》 严维
凡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忘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去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志。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 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象征的作用:
使某种精神品质或者抽象的事理物象化。
10、托物言志
定义:
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 的志向和意愿。
注意:
托物言志是针对文章整体而言的。
《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借写瀑布,表达人生志向:志存高远,不畏艰 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真题讲解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藉:借助)
作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分析,4分
真题讲解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答案:
1、手法:托物言志,1分
2、境界高远、名声在外,不是借助外界力量的志向寄 托在“蝉”这个物体上,2分
3、表达了文人的清高品格,1分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 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 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释】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11、借景抒情
定义:
借助描写景象抒发内心思想感情
注意:
借景抒情针对文章单句或整体都可以。
区分: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真题讲解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出关》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旗风翻见戍搂。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请问第三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6分)
《少年游·早行 》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 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少年游·早行 》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诗人的心境是轻松愉悦的。有直接表现:尽管霜重天冷, 但诗人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间接表现:以景写情, 心情愉悦,便觉青ft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北土”:指“秦中”,即唐京城长安。“东林”:晋时刺史 桓伊为高僧慧远于庐ft东面建房殿,是为东林寺。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说明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 何得以抒发的。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参考答案】
本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
开头写自己之所欲,但苦于“无资”,想从仕,又非所愿,于是记 怀“东林”“我师”。壮志不能实现,自然就衰颓,于是对凉风、 闻蝉声,就要“益悲”了。
这种不加润色的手法,直接抒发了内心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