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升华和凝华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严冬,吉林松花江畔会形成雾凇美景,雾凇的形成是
A.汽化 B.凝固 C.升华 D.凝华
2.下列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错误的是( )
A.拉开冰箱门能看见的“白气”——液化 B.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升华
C.冬季南湖公园里的水结了冰——凝华 D.给高烧的病人用冰袋降温——熔化
3.下面是对生活中常见的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B.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C.严冬清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北方的冬天在菜窑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原理
4.把樟脑丸放入衣柜中,过一段时间,打开衣柜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情况为( )
A.汽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升华,放热
5.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属于液化的是( )
A.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动员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
B.在严寒的冬夜,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常有小冰花出现
C.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冰棒周围冒出“白气”
D.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表面常有水珠出现
6.如图所示,天气较冷时,戴近视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下列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冬天汽车尾气管冒“白汽” B.衣柜樟脑丸“变小”
C.西岭雪山树枝上的“雾凇” D.烟花引火线燃烧产生“烟雾”
7.小林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酒精 -114 78.5
铝 660 2327
碘 113.5 184.4
铜 1083 2595
水银 -38.8 357
A.100℃的碘不会升华
B.零下10℃的酒精也能汽化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气温
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
8.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9.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
10.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二、填空题
11.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为气体,__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12.出汗时,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利用了______吸热的道理;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没有了,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 现象导致的。
13.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_____(填物态变化)所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教室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教室玻璃窗上,水珠会出现在窗子的_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侧和外侧”).
14.家用白炽灯泡灯丝正常工作时温度高达2000℃左右,而用钨丝制造灯丝,这是因为钨的______高。长期使用后,因在高温下钨丝______形成钨的蒸气,钨的蒸气又在冷的灯泡壁上______形成固体钨,所以灯泡变黑了。
15.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后,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A.冰棒上粘着“白粉”;B.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C.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D .把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过程均放热的是__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16.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上面会起一层白白的绒毛,这是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7.《流浪地球》是2019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演的中国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述了将来某一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少,在地球表面,北京气温达℃,这里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热.
三、解答题
18.以下是我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当增加试管中的水量时,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我们还可敲击试管使其发声,随着试管中的水量增加时,敲击时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随着实验的进行,金属盘的温度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3)如图丙所示,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紫红色的气体,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少量的碘颗粒.书本上没有用酒精灯直接给碘锤加热,而是采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是因为碘的熔点比水的沸点________(高/低).
答案
1.D
2.C
3.C
4.C
5.B
6.A
7.B
8.D
9.A
10.B
11.答案为:凝华 升华 吸收
12.蒸发 升华
13.凝华 内侧
14.熔点 升华 凝华
15.ABC
16.凝华 放热
17.凝华 放
18.高 低 液化 升高 升华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