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第_1节 课 题 热和能综合复习 总_2_课时 第_1课时
课 型 复习 主备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特点。 2.了解内能和热量。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分析问题的意识 5. 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并会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内能和热量。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2. 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并会简单的计算。 一、内能 1、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__________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由于分子的运动与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又叫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 分子动理论: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或 构成的(通常以____ _为单位来量度); b、构成物质的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扩散现象、液体蒸发可说明);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力和______力 2、物体的内能: 定义:构成物体的_______,其热运动的______和_________的总和;单位:___ (符号: ); 特点: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 内能(物体的内能一定不会为零); 影响因素: 、 、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 。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____ __、__ ___(两种方式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二、内能的利用 (一)热传递 条件:两物体存在_____(不是内能差);方向:内能从______物体转移给________物体; 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用“吸收”“放出”描述,不能说“含有”);过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物体放出热量,内能 ; 实质:_____ ___; 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升高(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 物体内能增加, 吸收热量(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1:比热容(c): 物理意义:表示物质_____________ ___;单位:__________; 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 与它的 和 乘积之比。 特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属性),与物质的______、______有关,与m、Δt、Q吸无关; 热量的计算: 升温吸热:Q吸= (Δt=t - t0); 降温放热:Q放= (Δt= t0-t); c水= 4.2×103 J/(kg·℃)表示的物理意义: ; 水的比热容最大,有两方面的应用: a、由Q=cmΔt,在 相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常用作散热剂或冷却剂; b、由Q=cmΔt,在 相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用来调节气温。 2:烧水的效率: 定义:烧水时,有效利用的能量(即: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 之比;公式: 提高锅炉效率的方法: 将煤磨成煤粉或煤粒,用空气吹进炉膛,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2)尽可能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二)做功 燃料燃烧将 能转化成 能,再将 能转化成 能。 1、热值:物理意义:反映燃料的 。热值用符号 表示。单位: 或 。 定义:某种燃料 与其 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q氢=1.4×108 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燃料燃烧放热计算公式: ; 2.热机:利用 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工作过程: 汽油机或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由 冲程、 冲程、 沖程、 冲程四个冲程组成,曲轴和飞轮转 圈,活塞往复运动 次,对外做功 次。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冲程,机槭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冲程。 3、热机的效率 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 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 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计算公式: 。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使燃料 , 在热机的设计和制造上,不断改进和创新,尽量 各种能量损失; (3)减少克服 做功而额外消耗的能量。 三、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 ,也不会凭空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四、热量、热值和热效率计算的公式总结: 烧水效率热机效率效率烧水时,有效利用的能量(即: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公式:η热= ×100%= ×100% (气体燃料:Q放=qv)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之比 公式:η热机= ×100% = ×100% (气体燃料:Q放=qv,功:W有=FS或W有=Pt)
课堂检测: 1、南极洲的冰川______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公园人工湖的建成大大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大的特性;到加油站给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是______现象,这是因为汽油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划燃火柴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增大火柴头内能的。 2、一台四冲程内燃机的转速为1800r/min,则1s内完成_____冲程,曲轴转_____圈,对外做功_____次;1h内完成_____冲程,曲轴转_____圈,对外做功____次。若一次做功为600J,则该内燃机的功率为_____。 3、判断正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 e、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热量越多( ); f、热传递时,热量由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 g、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4、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