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体循环: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各级静脉
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组织细胞
肺泡
O2和养料
CO2等废物
CO2
O2
血液循环途径: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2011年7月23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动车相撞事件。在这次事故中人员死伤严重,有些受伤的乘客失血较多,医生为了挽救乘客的性命,应当采取什么紧急措施呢?
输 血
输血的历史
最早的输血实验是英国科学家罗维尔在1665年进行的,他把一条失血过多濒临死亡的狗的静脉和另外一条健康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随着血液流入失血的狗体内,逐渐从濒临死亡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但是都没有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
输血的历史
许多科学家都在思考着一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输入别人的血安然无恙,而有的人却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会导致死亡?
血型不同
血 型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他将它们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就是ABO型系统。
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兰德斯坦纳研究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而人类的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两种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种:A型、B型、AB型、O型
红细胞凝集原
A凝集原
B凝集原
(抗原)
血清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抗体)
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种类决定的
抗A凝集素
A凝集原的红细胞
+
抗B凝集素
B凝集原的红细胞
+
凝集成团
凝集原和对应的凝集素是不能共存,一旦共存就会特异性结合并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危及生命。
凝集成团
红细胞凝集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抗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抗体)
A型
B型
AB型
O型
A
B
A、B
无A 无B
抗B
抗A
无
抗A和抗B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B型
AB型
O型
无
根据所给的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鉴定四位伤员的血型
探究任务
赵
孙
李
钱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血型
赵
钱
孙
李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O型
A型
B型
AB型
有A凝集原
有B凝集原
有A凝集原
无B凝集原
有B凝集原
无A凝集原
无B凝集原
无B凝集原
输血是不是可以随意给病人输入他人的血液呢?
输血前为什么要检查双方血型?
验血
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抗原会发生凝集反应
安全输血
输血本来是为了抢救病人,但如果处置不当,却很可能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输血原则
①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
②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且缓慢输
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A、O
B、O
A、B、AB、O
O
A、AB
B、AB
AB
A、B、AB、O
万能输血型——0型
万能受血型——AB型
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
(3)血流不止者
成分输血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
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
(3)血流不止者
—血小板
—大量血浆
—红细胞
人的红细胞血型系统除了ABO血型系统外还有其他血型系统吗?
Rh是恒河猴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根据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有无“D凝集原”来命名的。
知识拓展
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其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 分为Rh阳性、Rh阴性(“熊猫血”)
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识拓展
“Rh阳性”就是说明红细胞膜上存在D抗原,与抗-D血清产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出现红细胞凝集。就是说明你是Rh血型阳性,中国汉族阳性率大约是99.7%。
知识拓展
根据红细胞是否存在D抗原,可分为“Rh阳性”与“Rh阴性”两类。血型鉴定的话,一般只检测D抗原,而白种人D抗原阳性率约为85% ,黑种人约为95% ,中国汉族约为99.7%,这就是“Rh阴性”为何被称为熊猫血的原因。
Rh阴性血——熊猫血
临床输血:Rh阴性血型患者在输注了阳性血液后,会产生免疫性的抗-D,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会导致严重溶血性输血反应。
Rh阴性血——熊猫血
国际输血协会认可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有23个:ABO血型系统,Rh 血型系统 ……
如果其他血型分类不和也会导致输血反应,因此需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交 叉 配 血
红细胞
红细胞
血清
血清
受血者:
献血者:
除了人类以外,猴子、猩猩、大象、狗等高等动物是否也有血型?
1.健康的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
2.任何人都可以献血吗?有什么要求?
3.健康成年人适当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
血量和输血
血量与输血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体重的7%~8%。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健康的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
200—300mL
2.任何人都可以献血吗?有什么要求?
国家提倡18—55岁健康的公民自愿献血
3.健康成年人适当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
不会!所丧失的血可以在短期内得取补充而恢复。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运作,更新更多的红细胞。
血量和输血
①血量:约占体重7-8%
②献血的条件:
18-55岁+健康
③危险失血量:
超过1200-1500mL→
超过800-1000mL→
④安全献血量:
危及生命
头晕、心跳加快、眼发黑、出冷汗
200-300mL
血量和输血
1、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2、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3、提高用血质量
为什么提倡无偿献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 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
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无 偿 献 血
为向全世界献血者尤其是长期志愿献血者表示敬意,进而唤起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自觉加入无偿献血,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作出决定,将发现ABO血型的医生兰德斯坦纳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1. 输血时应以输入 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血;AB血型的人,还可输入少量 型血。
课后练习—P71
同型血
O型
A、B、O
2. 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你认为无偿献血有什么好处?健康成年人适量献血为什么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课后练习—P71
不会影响健康的,所丧失的血可以在短期内得取补充而恢复。
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运作,更新更多的红细胞。
课后练习—P71
3、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者,你认为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为什么?
贫血患者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数量过低而导致贫血,因此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红细胞
为了更好的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图中红细胞的凸出部分与凝集素的凹陷处吻合,表示红细胞的凝集原与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了凝集反应,据此推测,AB型血的模型图是( )
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对10人进行血型鉴定,其中6人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2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有凝集反应,1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反应。那么,血型为A型、B型、AB型、O型的人数分别是多少( )
A. 4、3、1、2 B. 4、3、2、1
C. 3、4、2、1 D. 3、4、1、2
甲、乙、丙、丁4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型血清检查,发现丙、丁的血液有凝集反应,而且经验,丙只能接受乙的血液,那么推测甲、乙、丙、丁这4人的血型依次为( )
O、A ,B、AB型 B. A、O、B、AB型
C.O、A、AB、B型 D. A、O、AB、B型
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
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 )
A. AB、A、O、B 型 B. AB、B、O 、A 型
C. O、A、AB、B 型 D. O、B、AB、A 型
不一定!父母血型都是A型,生出来的孩子可能是A、O型,但是生出来的孩子绝对不可能是B、AB型
知识拓展;一对父母的血型都是A型血,他们的小孩却是O型血,于是怀疑不是自己亲生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父母子女血型遗传对照表
父母血型 子女有可能的血型 子女不可能的血型
O+O O A、B、AB
O+A A、O B、AB
O+B B、O A、AB
O+AB A、B O、AB
A+A A、O B、AB
A+B A、B、AB、O /
A+AB A、B、AB O
B+B B、O A、AB
B+AB A、B、AB O
AB+AB A、B、AB O
血型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一般我们需要根据血型来判断是否是亲生子女的时候,只能作为否定参考,而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
例如:父母都是O型血,而其子女确是A型或者B型,可判断此子女一定不是这一对父母亲生。但是如果其子女也是O型,则不能肯定就是他们的亲生子女,因为其他血型配合也有可能生出O型的子女。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膜所含的凝集原(即血型抗原)的不同或有无,将血液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凡红细胞膜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只含B凝集原的为B型;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无A、B两种凝集原的为O型。另一方面,血清(或血浆)中还存在着与凝集原相对应的天然抗体,称为抗A或抗B凝集素(即血型抗体)。A型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O型血清中含抗A、抗B凝集素。
在输血过程中,红细胞的A凝集原与血清中的抗A凝集素相遇时,会引起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溶血。同理,红细胞的B凝集原与血清中的抗B凝集素相遇时,亦会引起凝集反应。
由此可见,A型者与B型者之间的血液不能互输。临床上的输血都要求输同型血,并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其方法是:分别提取给血人和受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然后将红细胞加到对方的血清中,检查有无凝集反应。受血者血清所凝集的原则,即主侧不凝者可允许少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升)、缓慢地输血。由于O型血液的红细胞无A、B凝集原,在必要时可输给其他血型的受血者,故有“万能给血者”之称。而AB型血液的血清中无凝集素。在必要时可接受其他型血液,故有“万能受血者”之称。
在选用异型血液输血时,为什么只要求给血者输入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凝集,而不担心给血者输入的血浆中的凝集素会使受血者体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这是由于血型不合时,给血者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血者血液中到处会遇到足够浓度的凝集素,使之发生凝集。因此,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凝集者绝对不许输给,而输入的血浆中所含的凝集素,则因给血者输入的血液远少于受血者体内的血量,使输入的凝集素被受血者的血浆高度稀释,其浓度急剧下降到不致使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程度。
知识拓展
人体血清中不存在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阴性的人接受了Rh阴性的血液后,通过体液免疫才会产生Rh抗体。所以Rh阴性的受血者第一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输血后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反应,但是在第二次或者多次输入Rh阴性的血型后,就会发生凝集反应。Rh抗体是可以透过胎盘
知识拓展
一个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时,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者D抗原可以进入母体,引起母体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主要是抗D抗体。这种抗体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使胎儿血液中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性贫血,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
知识拓展
但一般只有在分娩时才有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母体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是缓慢增加的,需要数个月时间。当Rh阴性母亲生育第一胎后,及时输入特异性抗D免疫球蛋白,可防止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致命母体,也可预防第二次妊娠时新生儿溶血的发生。
知识拓展
整个妊娠期都可能有少量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而妊娠末期或分娩时会有大量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这个和胎盘屏障有关,妊娠早期,为了保护胎儿,那个时候胎儿的重要器官还未发育完全么,胎盘会尽量严格的控制母体与胎儿的物质交换,只允许一些小分子和气体交换,而到了妊娠末期,胎儿已经发育成熟!胎盘的使命也将要完结,这个时候胎盘上控制物质透过的绒毛膜和滋养层会变薄,通透性增加,大量胎儿红细胞可以透过其进入母体,而分娩时则直接是胎盘出血和胎盘子宫的创面接触,胎儿红细胞入母血!
59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