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生物 第七单元水平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生产实践中,要使1株苹果树上结出国光和红富士2种口味的苹果,果农一般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A.嫁接 B.扦插 C.种子繁殖 D.组织培养
2. 下列有关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3.关于右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有性生殖 B.这是用种子繁殖,无性生殖
C.这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无性生殖 D.这是用种子繁殖,有性生殖
4. 将大蒜子埋入土中让其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组织培养 B.嫁接 C.扦插 D.有性生殖
5.香蕉果肉中间的黑点是已经退化的种子,由此推断香蕉的生殖方式是( )
A.有性生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无性生殖
6. 右图是家蚕发育的不同阶段图,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
7. 右图是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
A.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B.若此昆虫是1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C.此昆虫是体内受精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8. 右图是昆虫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其中D为发育的起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苍蝇的发育过程,则C为蛹期
B.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农
作物的危害最大
C.若此图表示蟋蟀的发育过程,则B时期的发育需要蜕皮
D.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可表示为D→A→B→C
9. 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是指( )
A.贝壳 B.角质鳞片 C.外骨骼 D.角质层
10. 小朋为了观察蛙卵孵化成蝌蚪的过程,采集了一些蛙的受精卵,他应该把这些卵放在( )
A.有一些小鱼的水中 B.食物充足的水中
C.有机物丰富的水中 D.温暖、水质良好的水中
11.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蝾螈、大鲵和蟾蜍都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是因为它们的生殖离不开水
C.两栖动物比鱼类高等,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D.两栖动物是指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12. 右图是鸡蛋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③具有保护作用
B.胚胎初期发育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②
C.结构⑤将来发育成鸡的胚胎
D.结构⑤⑦⑧构成1个卵细胞
13.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嫁接的方式可实现同一棵桃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桃子
B.鸟的繁殖行为都有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
C.毛毛虫长大后变成美丽的蝴蝶要经过蛹期
D.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下列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特征
不同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虎父无犬子
C.天下乌鸦一般黑 D.一猪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15. 下列组合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早熟和晚熟 B.人类的血型A与B、AB、O
C.狗的黑毛和黄毛 D.菜豆种子的长粒与皱粒
16. 右图是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4者关系的图解,图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
A. 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B. 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
C.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D. 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
17. 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是( )
A.2n→2n→2n B.n→2n→n C.n→n→n D.2n→n→2n
18. 每种生物都具有恒定的染色体,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人的精子、造血干细胞、卵细胞、肌细胞、血小板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
A. 23条、46条、46条、23条、0条
B. 46条、92条、46条、92条、46条
C. 23条、23条、23条、46条、46条
D. 23条、46条、23条、46条、0条
19.假设每1个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x,DNA分子数为y,基因数为z,则在通常情况下( )
A.x=y=23<z B.x=y=46>z C.x>y>z D.x=y<z
20. 右图是遗传概念图,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 )
A.染色体、双螺旋结构、性状、基因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性状
C.细胞核、染色体、基因、性状 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性状
21. 右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成员④患有白化病,其余表现正常。若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为h,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B.父、母基因组成均为Hh
C.外孙女的基因组成一定是Hh
D.若女儿一家想生二胎,则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50%
22. 下列都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
A.侏儒症、呆小症、先天性聋哑 B.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症
C.糖尿病、色盲、流感病毒 D.白化病、半乳糖血症、新冠肺炎
23. 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从性状开始,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都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有些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影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C.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和1个基因
D.新冠病毒因遗传物质改变而产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24. 关于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体细胞内有1对性染色体
B.男性产生含有XY染色体的精子
C.女性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
D.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
25.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其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同。右图是某个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果蝇的性别是雌性
B.该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条+XY
C.该果蝇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都为3条+X
D.该果蝇子代中雌性果蝇所占比例约为50%
26. 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Ⅱ号”,其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人工选择育种 D.诱导细胞分裂
27. 下列植物的培育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用秋水仙素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高糖甜菜
B.利用卫星搭载培育太空西红柿
C.在培育无籽西瓜过程中,利用化学药剂使西瓜幼苗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
D.在土壤中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菠菜的品质
28.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
A.太阳的辐射能 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
C.水蒸气凝结放出的能量 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
29. 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的理论是( )
A.化石记录 B.解剖学 C.胚胎学 D.物理学
30. 2019年,我国首只克隆猫“大蒜”降生。科研人员从1只英国短毛猫腿部采集了1块表皮 ,提取细胞核,之后跟去核的卵细胞进行融合,获得克隆胚胎。最终由代孕猫分娩产出“大蒜”。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关于“大蒜”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大蒜”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与代孕猫相似程度最高
C.性染色体组成为XY或XX
D.“大蒜”性状不受环境影响
31. 读图理解(10分)
下图为鸟卵的结构示意图和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鸟卵结构中,将来可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鸟卵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均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和卵壳膜既有保护作用,又能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2)图乙所示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过程在__________中进行。从整个发育过程来看,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_____。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③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⑦用__________呼吸,__________辅助呼吸。
32. 资料分析(10分)
资料一:鳞角腹足蜗牛身长只有4.5厘米,却堪称世界上最硬核生物。其腹足上生满鳞片一样的薄片,覆盖着1层含铁的化合物,宛若穿了1件铁鳞甲。它只生活于印度洋大洋底的3个热泉喷口上。由于人们在热泉附近采矿,它成为了首个因采矿威胁而被宣告濒危的深海动物。
资料二:2019年初,蝗灾在红海两岸的沙漠地带初现端倪。时至今日,这场25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已绵延到东非和西南亚地区,对粮食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回顾蝗灾爆发的机制不难发现,蝗灾肆虐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失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的防线。
(1)由资料一可知,导致鳞角腹足蜗牛濒临灭绝的原因是__________遭到破坏。
(2)由资料二可知,使水资源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防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蝗虫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__________动物。蝗虫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属于____________发育(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5)由资料可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____的多样性。
(6)为控制当前愈演愈烈的蝗灾,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请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3. 实验探究(10分)
某班同学用围棋子作材料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问题。探究过程如下。
①甲袋中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粒。
②每次从甲、乙2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1粒黑子和1粒白子的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个小组组合20次。
③统计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黑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____,将黑棋子和白棋子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
(2)A、B模拟的细胞是__________;组合A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别为__________,其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
(3)每次取出的围棋子应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应对各小组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
(4)根据该班同学实验探究所得到的数据,男女比例为__________,而理论上,男女性别比应为__________。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综合应用(10分)
下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的家族遗传谱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Ⅰ-1、Ⅰ-2表现正常,而后代中出现了患病个体,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
(2)由图可推断该遗传病为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Ⅱ-4含有d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
(3)Ⅰ-1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基因的组成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4)致病基因在Ⅰ-2和Ⅱ-5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其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
(5)若Ⅲ-12患遗传病的概率为1/2,则Ⅱ-8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6)Ⅲ-10与Ⅲ-12之间不能婚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若某一性状由Ⅰ-2传给Ⅱ-7,再由Ⅱ-7传给Ⅲ-12,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__________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