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4 10: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人民英雄纪念碑
新课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二幅浮雕——《金田起义》(1分钟)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等。
2.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作用。
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课程标准】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白银外流。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民族矛盾激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点拨与指导: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的原因。(2分钟)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①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民族矛盾激化。
②内因: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他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gān]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课本第14页 人物扫描
宣传基督教义
洪秀全雕像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甚至因经受不住多次科场失意的打击而大病一场,40余日神智昏迷,时有梦幻,口说呓语。在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洪秀全愤懑不已,从此绝意于仕途,转而以救世为己任,创立“拜上帝会”,发展反清力量,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2、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创立:
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2)发展: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3、金田起义
洪秀全
1814——1864
广西桂平紫荆山
1851.1.11在广西桂平县
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
军”。
4.永安建制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天王 洪秀全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
示意图
天王洪秀全,“万岁”
东王杨秀清,“九千岁”
西王萧朝贵,“八千岁”
南王冯云山,“七千岁”
北王韦昌辉,“六千岁”
翼王石达开,“五千岁”
观察示意图,分析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特点。
天王洪秀全地位最高,称“万岁”。其余几位王地位等级依次递减,具有明显的尊卑差异。说明太平天国只是以宗教思想为外壳吸引民众,但其内部仍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等级尊卑观念。这也为后面领导集团走向腐化、争权夺利埋下了伏笔。
永安建制
全州(冯云山)
长沙(萧朝贵)
攻占武汉三镇
1853年攻占南京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金田
永安
长沙
武昌
湖口
安庆
天京
1、定都天京:
二、定都天京
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点拨与指导(3分钟):2.《天朝田亩制度》(1853)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分配原则: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理想社会
②局限性——空想性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①进步性——革命性 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鼓舞了农民的积极作用。(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材料研读
P15页《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由于这一设想是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不能实现。
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天京
江北大营
江南大营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
清军即分别于天京东郊和扬州建立江
南、江北大营,彼此呼应,威胁天京。
太平军
清军据点
3、北伐和西征
1853年5月,李开芳等率2万多人北伐,企图挺进华北、攻取北京。北伐军一度逼近天津,但奋战两年后全军覆没。
1853年5月,太平军自天京溯江而上
西征,历时3年获胜。有效地屏蔽了天京,保证了粮源。
北伐
西征
李开芳
石达开
太平军铜炮
天朝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
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
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
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
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
期。
时间
发展阶段
1851 1852 1853 1856
兴起:金田起义
发展: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全盛时期
天王府模型、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图为南京天王府遗址陈列馆藏品,引自百度百科
三、天京陷落
太平军进入南京后,立即大兴土木,把两江总督衙门扩建为天王府,拆毁了大批民房,动用了成千上万的男女劳力,“半载方成,穷极壮丽”,旋因大火烧毁。1854年又在原址复建,周围十余里,官殿林苑,“金碧辉煌”。“侈丽无匹”。东王府的修建也是“穷极工巧,聘心悦目”。至如冠履服怖、仪卫舆马等,都备极奢华。此外,天王还不断选取民间秀女入官。
——李侃《中国近代史》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
原因:
结果:
性质:
影响:
领导集团享乐腐败、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




②杀
③责
④杀
⑤疑
⑥走
⑦被灭
①逼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朝中无将,国中无人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1.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1)政治上:重建领导核心
2:挽救困局的措施
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军事上:重建领导核心
(3)政治经济上: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
“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保护私有财产;开设新式学堂等。在平等基础上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 ” ——《资政新篇》
进步性——是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局限性——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2:挽救困局的措施
合作探究: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1853 《资政新篇》1859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目的
结果 太平天国政治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发展小农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民阶级支持,
广泛群众基础
都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脱离了实际,未能实行
建立“四有二无”社会
振兴太平天国
缺乏农民阶级支持
3、后期斗争:
1860年,安庆陷落;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反扑。
4、失败:
1864年夏,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李秀成
曾国藩
解天京之围至全盛
金田起义
发展形势
1851
永安建制
1853
定都天京颁纲领
北伐又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
1856
天京变乱
新纲领
新核心
1859
资政新篇
中外联合安庆失守
1862
1864
天京陷落
材料一: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
——《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
材料二: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李大钊
4.起义失败原因
曾国藩
(1811—1872)
李鸿章
(1823—1901)
洋枪队(绘画)
奉命编练湘军
镇压太平军
奉命编练淮军
镇压太平军
由外国人训练的中国军队,
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靠镇压太平天国发迹,不仅官居一品,而且以文人获封武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53年回乡期间,他鉴于清朝军队腐朽不堪,遂以当地团练为基础,利用儒家思想和宗法关系,编练了一支带有极强私人性质的武装——湘军,因此成为近代军阀的鼻祖。1854年,湘军练成水陆两军,开赴湖南、湖北战场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遇到了自金田起义以来最凶悍的敌人。
人物扫描
曾国藩像
材料一: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学者章开沅认为:“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5、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经过:
背景:
历史意义:
领导人:
失败原因:
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
开始的标志:
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
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
达到军事全盛的的标志:
由盛转衰的标志:
失败的标志: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洪秀全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联合势力绞杀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板书设计
习题巩固:
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没有充分的发动群众
【答案】B
7.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太平天国具有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答案】D
2.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太平天国具有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答案】D
8.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答案】B
3.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答案】B
材料2:“丙辰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4、材料分析题
( 3 )、材料2 所叙之事为什么会发生?对太平天国有何影响?
1851年
1856年
天京事变
原因:直接原因是内部矛盾激化;根源于农民 阶级
的局限性。
下一页
材料1: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到东
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问:(1)、材料1所叙之事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2中的“丙辰年”是指哪一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是指何事?
影响: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国中无人,朝中无
将,由盛转衰。
材料2:“丙辰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5、材料分析题
(3)、材料2 所叙之事为什么会发生?对太平天国有何影响?
1851年
1856年
天京事变
原因:直接原因是内部矛盾激化;根源于农民 阶级的局限性。
材料1: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1)、材料1所叙之事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2中的“丙辰年”是指哪一年?“东王升天,北王亦丧” 是指何事?
影响: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