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晨背晚默:必修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高考生物晨背晚默:必修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05 12:5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高考生物晨背晚默(含校对答案)
必修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________,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其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P76)
2.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作________,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________。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____________(P78“科学方法”)
3.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它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如果实验中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这样的对照组叫作____________。在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P78“科学方法”)
4.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________。(P78)
5.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酶既没有为反应提供能量,反应前后酶的性质也没有改变。无机催化剂也能____________,但没有酶的显著。加热的作用不是降低活化能,是使反应分子得到________,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反应的活跃状态。(如图)(P78)
6.1926年,美国科学家利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了脲酶的结晶,然后又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________。(P79“思考·讨论”)
7.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________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P80“思考·讨论”)
8.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酶在________都可以起作用。(P81)
9.酶有如下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和酶的作用条件________。(P81)
10.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例如,酸既能催化________水解,也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还能催化脂肪水解。(P81)
11.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酶活性。(P82“探究·实践”)
12.建议用________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____________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P82“探究·实践”)
13.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都是在消化道中起作用的。不同部位消化液的pH不一样。唾液的pH为6.2~7.4,胃液的pH为0.9~1.5,小肠液的pH为7.6。唾液淀粉酶会随唾液流入胃,胃蛋白酶会随食糜进入小肠。(P84“相关信息”)
14.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 ℃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________℃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的酶最适温度可高达70 ℃。(P84“相关信息”)
15.____________________,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________。0 ℃左右时,酶的活性________,但酶的________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因此,酶制剂适于在低温下________。(P84)
16.20世纪60年代以前,医院里用的葡萄糖是用盐酸催化淀粉水解的方法来生产的,生产过程需要在245 kPa的高压和140~150 ℃的高温下进行,并且需要耐酸的设备。(P84“与社会的联系”)
17.细胞中的各类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序进行,还与酶在细胞中的________有关。(P84)
18.________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临床上与抗生素复合使用,能增强抗生素的疗效。(P85“科学·技术·社会”)
19.________酶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量,使果汁变得清亮。(P85“科学·技术·社会”)
20.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直接来自生物体的,而是经过酶工程改造的产品,比一般的酶稳定性强。(P85“科学·技术·社会”)
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时间:____月____日
1.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_,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P86)
2.ATP是____________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一分子的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A—P可代表________________。(注:ATP初步水解得ADP(A-P~P)和磷酸;继续水解得AMP(A-P)和磷酸;彻底水解得核糖、腺嘌呤和磷酸。水解的程度与酶的种类相关)(P86)
3.对于动物、人和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绿色植物来说,产生ATP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87)
4.ATP在细胞中含量______,转化________,含量处于动态平衡。(P87)
5.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________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________。(P89)
6.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________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________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也就是说,能量通过ATP分子在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之间流通。因此,可以形象地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P89)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10天 时间:____月____日
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____,因此也叫细胞呼吸。(P90)
2.CO2可使____________变混浊,也可使________________水溶液由____变____再变____。根据石灰水________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________,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P91“探究·实践”)
3.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________溶液,在________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_______色。(P91“探究·实践”)
4.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____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P92“科学方法”)
5.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其化学反应式可以简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92)
6.
阶段 场所 原料 产物 能量
第一阶段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第二阶段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第三阶段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7.概括地说,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________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P93)
8.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不同的特点: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逐步释放的;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________中。(P93)
9.在细胞内,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2 870 kJ的能量,可使________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P93“思考·讨论”)
10.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但都是在____________中进行的。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或者转化成________。(P94)
11.无论是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转化成乳酸,无氧呼吸都只在第____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________或________中。(P94)
12.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
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P(94)
13.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作    。产生酒精的叫作      ,产生乳酸的叫作      。像这样,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       。(P94)
1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属于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    的过程。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P94)
15.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只能进行    呼吸。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病菌就容易大量繁殖。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如清理伤口、敷药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P95“思考·讨论”)
1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肌细胞供氧不足,而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    。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P95“思考·讨论”)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第11天 
1.“绿色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提取色素的原理是              ,分离色素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几种药品的作用:无水乙醇:       SiO2:        CaCO3:        。
2.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    。(P98“探究·实践”)
3.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    触及    。(P99“探究·实践”)
4.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    光和    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光。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P99)
5.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02)
6.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光合色素分布于        。
7.色素的功能:          。
8.光反应的场所是      ,包括      和      。暗反应的场所是      ,包括      和      。
9.将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起来的物质是     ,光反应的产物        。
10.突然停止光照,下列物质的量如何变化:[H]、ATP    、C3    、C5    。
11.突然停止CO2,下列物质的量如何变化:[H]、ATP    、C3    、C5    。
12.总光合作用可用O2的     或CO2的        或光合作用    的有机物表示。净光合作用可用CO2的     或O2的     或光合作用    的有机物表示。
13.化能合成作用:除了绿色植物,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    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    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例如,生活在土壤中的    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是能将土壤中的氨(NH3)氧化成亚硝酸(HNO2),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HNO3)。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    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P106)
自我校对
第1节
1.细胞代谢 细胞质 2.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3.对照实验 空白对照 4.活化能 5.降低活化能 降低活化能 能量 没有催化剂 有无机催化剂催化 有酶催化 酶使活化能降低 6.蛋白质 7.RNA 8.蛋白质或RNA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C、H、O、N或C、H、O、N、P 细胞内外 9.高效性 专一性 比较温和 10.淀粉 11.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12.淀粉 过氧化氢酶 14.40~50 15.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 永久失活 很低 空间结构 保存 17.分布 18.溶菌
19.果胶 20.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第2节
1.太阳能 糖类 ATP 2.腺苷三磷酸 腺嘌呤 核糖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呼吸作用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4.少 迅速 5.荧光素 荧光素酶 荧光 6.吸能 ATP合成 吸能 放能
第3节
1.氧化分解 释放能量 2.澄清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蓝 蓝 绿 黄 混浊程度 时间长短 3.重铬酸钾 酸性 灰绿 4.实验 5.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6.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水 CO2、[H] 少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 [H]、O2 水 大量能量 7.有机物 8.化学反应 ATP
9.977.28 10.细胞质基质 酒精 二氧化碳 乳酸 11.一 酒精 乳酸 13.发酵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无氧呼吸
14.氧化分解 ATP 15.无氧 16.乳酸
第4节
1.(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 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 (2)提取色素 使研磨更充分 防止色素被破坏 2.塞严 3.滤液细线 层析液 4.蓝紫 红 蓝紫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b 叶绿素a 5.CO2+H2O(CH2O)+O2 6.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 类囊体薄膜上 7.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8.类囊体薄膜 水的光解 ATP的合成 叶绿体基质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9.ATP和[H] ATP、[H]、O2 10.下降 增加 下降 11.增加 下降 增加 12.产生量 消耗量(固定量) 制造 吸收量 释放量 积累 13.氧化 化能合成 硝化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