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克和千克(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1克和千克(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04 10: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念概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3、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准备一些重1千克的物体,准备两袋各重500克的盐。准备一些常用的秤的图片,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学生准备一个 2分硬币。课前要求学生准备重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的四样物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 (出示龟兔带跑图)说一说:谁跑得快?谁跑的慢
生: 乌龟。
师:“为什么?”
生:我们学过,知道乌龟和兔子赛跑乌龟赢了,因为兔子在途中睡觉了。
师: 那今天我们也来比比赛,每位选手必须驮一样物品参加比赛。展示三样物品,1千克大米、2千克石头、800克棉花。
师:你会选择什么?
生:800克棉花。
师:为什么?
生:拿棉花,因为棉花轻,跑得快。老师夸奖:你们真聪明。
2、 游戏
那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生:好。师:现在我们一起玩背一背的游戏。请三位同学上来,其中一位背一背另外两位同学。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一个胖的,一个瘦的)
3、 掂一掂:师:接下来你们用左手和右手掂一掂自己的书包和数学书。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一个重一个轻。书包比数学书重。
师:再掂一掂橡皮。你有什么感觉?
生:橡皮比数学书轻得多。
师:看来物体有轻有重,同学们的身体也有轻有重。
4、 交流汇报师: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一下好吗
你们说了那么多有什么发现?
生:有的用“克”做单位,有的用“千克”做单位。比较轻的用克做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做单位。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
师:你们知道表示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哪些吗?
生:“克”和“千克”.还有公斤、斤和两(吨)。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斤”和“两”是我们国家过去采用过的市制计量单位。现在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克和千克就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国际通用的单位还有吨。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常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克与千克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克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你在哪里见过克和千克呢?
生:我在超市(商店)里看到很多商品的质量都是用克和千克做单位的。
师: 问:你在超市买东西都见过什么?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逐一展示物品的质量和单位。康师傅方便面100克,一袋盐1000克,一桶油5千克,一袋大米25千克)
小结: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做单位。
师: 看来克和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那么1克有多重?1千克又有多重呢?
师:请同学们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感觉一下它的轻重。(学生活动,掂硬币,说感受。教师巡视。)
生:它很轻。跟没有差不多。
师:这个2分硬币大约重1克。请同学们再次感觉一下1克有多重。(学生再次感觉1克的轻重。)
师:那么你能试着找到其它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学生活动。然后汇报)
生:一小块橡皮,4-5粒或6-7粒黄豆,一粒花生米,一个纽扣,2粒胶囊,3枚图钉。(补充没说到的。)
师:大家知道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那么10枚2分硬币大约重几克?(10克。)
师:请同学们掂一掂,感受一下10克有多重。(10克的502胶。)
师:如果有100个这样的硬币大约重多少克呢?( 100克。)
师:500个呢?(掂一掂500克的盐。)
师:好!请大家找找哪些物品是100克?哪些物品是500克?
师: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100克、500克有多重。(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1个小铅笔盒重100克,1袋方便面重100克,1袋盐重500克。)
小结:这些物品都比较轻就用克做单位。
2、认识千克
师:你知道这袋食盐有多重吗?(出示1千克的盐.)
生:1千克。
师:对!你真善于观察,这袋食盐是用千克做单位的,千克是比克大的质量单位。(给学生掂一掂一袋黄豆。感觉一下。)
3、认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师:老师拿的这袋盐,每袋重500克,两袋正好是多少克?(1千克。)边说边板书:500克+500克=1000克
师:请你掂一掂2袋盐,感觉这2袋盐和1袋黄豆一样重吗?
生:差不多,一样重。
师:1袋黄豆和2袋盐的确是一样重。这说明什么?
生:千克和克之间有关系。
师:那么,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千克=1000克。(教师根据生回答板书: 1千克=1000克。)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生读,师教读:1千克=1000克
师:先掂一掂,再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生: 这袋核桃大约重1千克。(4袋牛奶,10袋饼干。)
师:为什么说这袋核桃大约重1千克呢?
生: 我掂了掂,这袋核桃和1袋黄豆差不多重。
师:那你知道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
生:一样重。
小结:物体的轻重不能只看他的大小,要看他的质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
4、 认识称
师:我们看商品标签上已标出的数量就可以知道它的重量。如果没有标出来,要知道1个苹果有多重,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生:用秤来称。
教师逐一介绍各种秤,突出天平和电子秤。
师:你们都见过哪些秤?在哪见过?
生:超市卖食品的柜台上,在市场上见过台秤,盘秤,在秤玉米时见过磅秤。家里有弹簧秤。(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各种秤,教师重述秤的名称。简单的使用范围)
师:你知道怎样用天平和秤来称物品的轻重吗?
教师介绍天平和砝码,让学生知道称较轻的物体时,用天平来秤。(右盘放砝码,左盘放物品,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砝码上标了1克,克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随机演示放大1克)
5、 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秤的认识
台秤:知道“0”刻度,指针,读出500克和1千克。
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不够1千克时就是几百克。
你能根据右图的指针说出菠萝的重量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500克)
你注意到了什么?kg表示什么?(千克)
说出葡萄和苹果的重量?(1千克)
三、实践练习
1、 师:李奶奶从市场里买来了苹果、鸡蛋和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自由回答。注意列式计算要带单位。
2、 在○里填上“<”、“>”或“=”
生开火车回答。边说边出示正确答案。
四、拓展
1、 出示图片:问:你知道山羊有多重吗? 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18克)
2、 你知道吗?
生:自己读。指明学生读。
五、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补充)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天回家去,能把今天的收获告诉爸爸和妈妈好吗?生:好
板书: 克与千克
500克+500克=1000克
1千克=1000克
Kg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