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4 11: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习作:变形记》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变形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变形记》是新课标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借由“变形”来转换自己的视角与思维并进行想象与表达的训练。本次习作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习作时可以进行实践运用,发挥想象,写出自己变形后的经历。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辨证思维萌芽期,学生辨证分析能力不够完善,概括水平较低,五六年级开始一定的发展。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小学生的天赋,关于想象作文,孩子们并不陌生,从小学中段开始,教材都有关于学生想象与表达的训练。三年级要求学生尝试着编童话或续编故事,四年级侧重于“故事新编”,五年级要求根据情境编故事。而本次习作较之前的想象作文又对孩子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转变自己的视角,将自己“变形”为一种事物,运用“想开去”策略,以第一人称来表达变形后奇妙的经历。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发挥想象,写出自己变形后的经历。
2.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3.能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发挥想象,写出自己变形后的经历
教学重点
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高年段的作文教学应从学生身边最为常见但又不为重视的现象入手,培养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同时也要充分和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练习,自主地述说,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这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西游记》孙悟空图片。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斩妖除魔,神通广大。
2.我们刚学完课文《花之语》,这是花的自述,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明确。
3.如果你是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你想变成美丽的花朵?
还是变形成其他的样子?
这节课的作文我们就来说一说《变形记》。揭示课题
板块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变成什么会发生什么
2.你可以变得很小,也可以变得很大。
变形后,自己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改变。
3.可以选一个题目来写自己的故事,也可以自拟。
4.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
5.写完后和同学交流,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板块三、交流反馈
1.学生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学生交流)
思考:
(1)什么是变形?该怎样选择变形对象呢?
(2)写变形,要突出什么?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明确:(1)变形就是自己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既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这里对变形的对象没有限制,但是在进行写作时,还是要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否则就无法将变形后的内容、细节写得生动。另外,还要突出“趣”,要选择自己觉得能写得轻松有趣的对象来写。
(2)课本上提到“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写变形,就要突出这一点。变成什么,就要站在某物的角度去写,要写得“像”,突出特点,而不要还站在人的角度去写,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3.创设情境,引导“变形”。
过渡:大家想好了吗?如果你也有一次可以变身的机会,你最想变成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想变身的东西,如雨滴、大树、虫子、云朵等。可将大家的想法做一个统计表,一是让学生了解同学们都想变些什么,可能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二是引导学生不要都写一些常见的内容,避免千篇一律,要有独特的想象。
4.再读课本上所给的题目,借鉴学习。
过渡:同学们,大家看看课本上给出的四个题目,发现了什么?这四个题目都特别生动,单看题目,我们就能想象出一幅幅画面,比如这个题目:“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棵大树,一轮月亮,树上有鸟儿在栖息,树下有小花小草,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个题目极易引发我们的联想。所以在拟题时,一要明确变形对象,二要生动有趣、能激发人的想象。相信大家现在大致确定了写作的对象,那么就试着给你要写的内容拟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吧!
板块四、习作指导
1.展开想象,学生展示自己变形后的经历,教师适时指导。
2.同桌交流。(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预设:运用拟人手法,展开想象,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写自己变形后的“传奇经历”和感受。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
提示:如谈谈自己习作的叙事线索,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贯穿全文、衔接过渡,怎样开头、结尾等,从而让其他同学得到启示借鉴。
板块四、发挥想象,完成初稿
1.学生发挥想象,可先写出一至两个小片段,确定重点内容。
过渡:同学们应该都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吧?但现在老师要求你们只写最有意思、最有趣的一个情节,写的时候要留意自己的书写和速度。时间10分钟,开始吧!
2.学生朗读所写片段,其他学生听一听、评一评。
过渡:同学们写完了吗?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他们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我们再来评一评,看他们是否写得形象,是否写出了变形对象的特点。
预设:先让学生写出一个小片段,在课堂上比较可行。而且通过读、评学生所写的小片段,能发现问题,比如有的同学可能根本没有写出变形对象的特点,或者太过平淡,读来没有意思。此时可以及时指出,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改正。
3.根据交流内容,完成初稿写作。
板块五、习作欣赏
1.指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板块六、点评修改,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是否发挥了丰富的想象;
(2)是否突出了重点;
(3)是否写出了变形对象的特点;
(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
(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
(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助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5.修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紧紧抓住课题,用板书串联课文内容,易于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精炼的语言,也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能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展开交流,从而幻化成宇宙万象,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叙述自己的奇特见闻和切身感受。学生在选题和列举事例的基础上,找到了写作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成功之处:
1.指导学生审题,围绕题目来构思,注意设计的情及要有趣,这是作文有内容写的关键。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快乐表达。
2.发挥想象,才能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为了让学生把重点写具体,教师指导要细,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指导,这样才能写出富有个性化的作文。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时间显得略微紧张,因此让学生自主交流、表现的的机会较少,同时,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引导的也不太到位,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有所改进。
THANKS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