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端午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端午粽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4 22:4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叶”等7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文,了解与粽子相关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过程:
节日导入
1.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2.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板书端午。识字“端”,这个字和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名字有点像?瑞。认识新偏旁。
3.端午有哪些习俗呢?赛龙舟、吃粽子。识字“粽”,认识新偏旁。
4.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范读,自由朗读,说说这里讲了与端午粽有关的什么?
2.检查朗读。
指导读好长句子。
引导学生关注词语连在一起读。
3.理清脉络
外婆煮好粽子盼我们回去。
粽子的做法,粽子很好吃。
粽子花样多,外婆让我们带回去分享。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三、感受端午情
1.外婆真好,她是用什么包粽子的?
读词语: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练习生活说说见过它们吗?
拓展说词组:()的()
我喜欢吃鲜肉蛋黄的,那要怎么包呢?模仿说话。
2.外婆包的粽子味道如何?
指导朗读,读出好吃、享受的感觉。
3.红枣粽子是甜的,就像我们的生活也是甜蜜蜜的。
我们美滋滋地吃粽子。
美滋滋,指导朗读。我们还可以美滋滋地做什么?说说ABB式词语。
4.除了给我们吃,外婆还让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可见,外婆是一位怎样的人?
指导学生用总分的方式说一说。
5.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谁?讲讲这个故事。
据说,不一定是真的。
你有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吗?
四、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指名说一说,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让学生画出描写粽子的句子,齐读画出的句子。
3.分析句子。第2自然段中描写了粽子由外到里的样子、颜色、味道。
师:箬竹就是竹子的一种,叶子宽大,是一种很好的包粽子的材料。
师:粽子颜色十分丰富,糯米是白白的,枣子是红红的,粽子外衣是青青的。
师:粽子的味道呢?(又黏又甜)
4.指名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画线的句子。
5.学生想象粽子的样子,并拿彩笔在自己的图画本上画一画,比比谁画得更好看。
6.师:齐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7.出示: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乐于分享的人)
五、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历史人物屈原
1.出示屈原图片,提问:有没有谁了解这个人物?
2.老师讲解爱国诗人屈原及他沉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3.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啊?(屈原)
4.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书写汉字
1.真里面是三横。
2.学生书写,个别指导。
总结:课后请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气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