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高一入学评估考试——数学试题3(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新高一入学评估考试——数学试题3(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04 11:1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新高一入学评估考试——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全集,集合,集合,则集合( )
A. B. C. D.
2.已知命题:,则( )
A.该命题为假命题,其否定是,
B.该命题为假命题,其否定是,
C.该命题为真命题,其否定是,
D.该命题为真命题,其否定是,
3.“”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设,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5.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6.如果不等式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或 D.或
7.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取值可能为( )
A. B. C. D.
8.已知下列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二、多选题
9.已知集合,则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A.是两个相等的函数
B.集合,,若,则a的值是
C.
D.命题p与命题的真假性相反
11.已知,,给出下列四个不等式,其中一定成立的不等式为( )
A. B.
C. D.
12.关于充分必要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是“,,成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的图象经过点”是“是幂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直线与平行”是“直线与的倾斜角相等”的充要条件
三、填空题
13.已知命题:,使,则是______.
14.电影《流浪地球》中反复出现这样的人工语音:“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成为网络热句.讲的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2019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关于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对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提出了新规定,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发的标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见下表.经过反复试验,一般情况下,某人喝一瓶啤酒后酒精在人体血液中的变化规律的“散点图”见图.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 阈值(mg/100mL)
饮酒驾车
醉酒驾车
且如图表所示的函数模型,假设该人喝一瓶啤酒后至少经过小时才可以驾车,则的值为___________(参考数据:)
15.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6.已知,,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四、解答题
17.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已知命题,命题p为真命题时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A.
(1)求集合A;
(2)设集合,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北京某高校有20名志愿者报名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服务工作,其中有2名老师,18名学生.若从中随机抽取名志愿者,用X表示所抽取的n名志愿者中老师的人数.
(1)若,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2)当n为何值时,的概率取得最大值 最大值是多少
20.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1)求a,b的值;
(2)当,,且满足时,有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21.已知且.
(1)求的值;
(2)若,解关于的不等式:(其中).
22.如图,是半圆的直径,是半圆上的两点,,设,四边形的周长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利用补集和交集的定义可求得结果.
【详解】
由已知可得或,因此,,
故选:D.
2.C
【解析】
【分析】
根据正切函数的性质判断命题的正误,再由特称命题的否定:将存在改为任意并否定结论写出题设命题的否定形式.
【详解】
∵函数的值域为,∴,,故该命题是真命题,
其否定是,.
故选:C.
3.B
【解析】
【分析】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
【详解】
时一定有,必要的,但时,两个向量不一定平行,如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平行.不充分.应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4.C
【解析】
【分析】
利用反例可知AD错误;利用作差法和不等式的性质可判断BC正误.
【详解】
对于A,当,时,,A错误;
对于B,若,则,,B错误;
对于C,若,则,,C正确;
对于D,当,时,,,则,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解对数不等式求得集合,再根据交集的定义即可得解.
【详解】
解:,
所以.
故选:C.
6.B
【解析】
解不等式,得其解集,进而结合充分、必要条件与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的对应关系,可得不等式组,则有,(注:等号不同时成立),解可得答案
【详解】
由不等式,
得:,
由于不等式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则有,(注:等号不同时成立);
解得.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及运用,注意与集合间关系的对应即可,属于较易题.
7.D
【解析】
【分析】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小值判断.
【详解】
解:因为正实数、满足,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选:D
8.C
【解析】
【分析】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各项的正误,即可知真命题的个数.
【详解】
①若,显然不成立,错误;
②若,,即,则,故,正确;
③若,即,则,正确;
④若,即,则,正确.
故真命题有3个.
故选:C
9.AC
【解析】
根据集合与集合直接关系的符号表示,以及元素与集合之间的符号表示,即可判定出结果.
【详解】
因为集合,
则,即A选项正确;集合中元素都是正整数,则,即C正确;
“”只能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故B错;
“”只能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故D错.
故选:AC.
10.ACD
【解析】
【分析】
对A:分析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解析式是否都相同即可判断;对B:根据包含关系即可判断;对C:将分母化成相同,分析分子的关系即可判断;对D:命题p与命题p的否定真假性相反即可判断.
【详解】
解:对A:因为与的解析式和定义域都相同,所以与是两个相等的函数,所以选项A正确;
对B:,,,
所以或或,所以a的值是0或,所以选项B错误;
对C:,表示所有被4整除余2的整数,而表示所有整数,
,即选项C正确;
对D:命题p与命题p的否定真假性相反,所以选项D正确;
故选:ACD.
11.ABD
【解析】
选项A,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得,两次等号成立的条件必须相同;选项B,把展开,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证明;选项C,由基本不等式可判断;选项D,作差法证明即得.
【详解】
对A,,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A正确;
对B,,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B正确;
对C,,,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C错误;
对D,,,
,,,故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和作差法比较大小,属于中档题.
12.BC
【解析】
【分析】
按照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定义容易判断A;
求出的等价结论,即可判断B;
根据幂函数的定义可以判断C;
考虑直线是否重合可以判断D.
【详解】
因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A错误;
因为(,,均大于0),所以“”是“,,成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B正确;
幂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反之不成立,比如:,所以C正确;
若直线与平行,则直线与的倾斜角相等;若直线与的倾斜角相等,则直线与平行或重合,所以D错误.
故选:BC.
13.
【解析】
【详解】
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换量词否结论,不变条件,得到是.
故答案为.
14.
【解析】
由题可得,解出即可.
【详解】
由散点图可知,该人喝一瓶啤酒后的2个小时内,其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
则令,即,
解得,
,的最小值为6,
故至少经过6小时才可以驾车.
故答案为:6.
15.
【解析】
把用和表示,然后由不等式的性质得出结论.
【详解】
令,则,解得.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解题关键是设,求出,即用和表示出,然后由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切忌先求出的范围及的范围,然后由的范围求得的范围.
16.
【解析】
根据集合的运算法则,把,转化为,分类讨论,结合集合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集合,,
因为,可得,即,
当时,可得,解得;
当时,则满足或,解得或,
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根据集合的运算求参数问题的方法:
1、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对子集是否为空集进行分类讨论,做到不漏解,
2、若集合元素是一一列举的,依据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解方程(组)求解,此时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3、若集合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常依据数轴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此时需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
17.(1)
(2)
【解析】
【分析】
(1)解不等式得,再求交集
(2)由题意列不等式组求解
(1)
由化简得,解得,故,
当时,,
因此.
(2)
因,,,
所以,
经计算得,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8.(1) (2)
【解析】
【分析】
(1)由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即判别式不小于0可得;
(2)由列出不等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
(1)命题为真命题,则,

∴.
(2)∵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9.(1)分布列见解析,
(2)时,取得最大值
【解析】
【分析】
(1)写出X的所有可能取值及取每个值时所对应的概率,列出分布列,利用期望公式求解即可;(2)写出的概率,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
(1)
当时,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则,,,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
(2)
的概率为,,且.
因为,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时,的概率取最大值,最大值是.
20.(1)
(2)
【解析】
【分析】
(1)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可得1和a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从而利用韦达定理建立方程组即可求解;
(2)由均值不等式中“1”的灵活运用可得,从而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得答案.
(1)
解:因为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所以1和a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
所以,解得;
(2)
解:由(1)知,且,,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依题意有,即,
所以,解得,
所以k的取值范围为.
21.(1)12
(2)当t=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不等式的解集为.
【解析】
【分析】
(1)先把对数式化为指数式,再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求解.
(2)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可求出a的值,再对t分情况讨论,分别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1)
且,
(2)
∴不等式可化为
当t=0时,不等式为,解得,
当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不等式的解集为
综上所述,当t=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不等式的解集为.
22.(1)
(2)
【解析】
【分析】
(1) 过点作,垂足为,在中求出的长,从而得出的长,从而得出答案.
(2)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或在上有两个不等实数根,然后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答案.
(1)
如图,过点作,垂足为,
在中,
(2)
由及等价转化为或
依题意:方程或在上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图像在直线的下方,值域为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图像在直线的上方,值域为
要满足题意,则,即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