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天气与气候 提升练习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天气与气候 提升练习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4 14:0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天气与气候
1.下列有关天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短时段内的大气状况 ②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③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不大 ④天气与人类的生产有关,与生活无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
A.天气影响农业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东风六级”的是(  )
4.大家约好明天去郊游,可天气怎样呢?小明同学说他刚看过电视,他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形,请你说出天气状况(  )。
A.阴转小雨,西北风四级 B.多云转晴,东南风六级
C.晴转阴,东北风四级 D.阴转晴,西南风四级
5.我国在每天的天气预报中,也对大气进行环境监测,每天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主要评价的标准是(  )。
A.空气的含氧量 B.空气的含沙量
C.空气污染指数 D.空气的能见度
6.下列天气状况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对应妥当的是(  )。
A.沙尘漫天——在操场打篮球 B.台风将至——捕鱼船队起航
C.久雨初晴——带儿童日光浴 D.雷雨大风——在大树下避雨
8.下列语句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明天大风降温
C. 东边日出西边雨 D. 一年四季如春
9. 以下人类活动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修建梯田 C. 兴修水利 D. 燃烧油菜秆
10. 记者柴静在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中,倡议“同呼吸,共命运”,保护大气环境。下列改善大气环境的行为中,错误的是(  )
A. 多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 B. 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C. 扩大绿化面积 D. 多用煤,少使用天然气
11. 受厄尔尼诺影响,2022年春季我国天气多变,气温变化剧烈,厦门市5月31日最高气温达33 ℃,对比前一日气温飓升9 ℃,5月31日的天气可能是(  )
A. B. C. D.
1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2.5的中文名称为细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燃料、扬尘、机动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
材料二、安庆市2021年12月25日五个监测点测得的数据。
(1)据材料一,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有哪些?(至少两点)
(2)据材料二,12月25日PM2.5的浓度最低的是 ____监测站。
(3)结合材料三,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能够为共守“安庆蓝”做些什么?(至少写两条措施)
1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
材料二 北京市近两周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
(1)从材料一中可知,雾霾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从材料二中可知,北京的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________。
(3)雾霾天气发生时,下列防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
A.外出时戴口罩 B.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C.尽量少开窗 D.外出时打遮阳伞
(4)北京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外,还有哪些环境问题?请试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