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学习目标:
1、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学习重点和难点: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过程:
导入:夏天与冬天相比喝水量 虽然明显增多,但排尿量并没有增加,甚至减少,原因何在?分析原因从而导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新授:汗液是皮肤形成和排出的。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一、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课本90页皮肤的结构示意图,阅读1—3段文字,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皮肤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尝试推测皮肤的功能。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皮肤的功能:保护—角质层;分泌—皮脂腺;排泄—排汗;感受外界刺激—神经末梢。
二、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90页1-2段,观察多媒体课件后,小组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汗腺是由哪几部分构成?(分泌部和导管。)
2、汗腺分泌部位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如何?(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由盘曲成团的细管构成,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汗腺的分泌部的结构特点与什么功能相适应?(形成汗液。)
4、汗液形成的具体过程如何?(当血液经过分泌部时,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
汗液的成分是什么?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5、为什么出汗后感觉凉爽?(汗液蒸发时,能带走一部分热量。)这对于人体来说有什么意义?(调节体温。)
6、你认为那些结构跟调节体温有关?(汗腺和血管)
7、皮肤还有什么功能?(调节体温。)
三、全班交流上述问题。
四、课堂小结:
构建知识网络。
五、课堂检测:
伴你学90页1—12题。
六、板书设计:见上述“ 知识网络图 ”
表皮
结构
皮肤 真皮
功能: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
分泌部 (形成汗液)
汗液的形成与排出:汗腺
导管(排出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