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学期同步培优练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填空题
1.(2021七上·庆阳期末)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与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 ,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2.(2021七上·抚远期末)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 与 的总和。
3.(2021七上·利川期中)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4.(2021七上·利川期中)通过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得到的结论是 ,类似的现象在动物中也很普遍,请举出一实例: 。
5.(2021七上·密山期中)生物既能 环境又能 环境。
6.(2021七上·肃州期末)在生物生活的环境中,各种因素都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
二、单选题
7.(2022七上·长春期末)一片草原、一块农田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湖泊 D.生物圈
8.(2022七上·长春期末)蚯蚓在土壤里活动,可以疏松土壤,下列叙述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炎热缺水的荒漠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在荒漠中栽种大量植物防风固沙
D.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9.(2022七上·南山期末)下列各项中,生物之间属于寄生关系的是( )
A.猪和猪肉绦虫 B.七星瓢虫和蚜虫
C.蜂王,雄蜂和工蜂 D.水稻和稻田杂草
10.(2021七上·甘孜期末)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什么生活环境的( )
A.沙漠 B.水中 C.陆地 D.空中
11.(2021七上·甘孜期末)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 )
A.天空 B.陆地 C.海洋 D.生物圈
12.(2021七上·普宁期末)"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13.(2021七上·普宁期末)生物小组欲"探究水质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的一个变量是( )
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 B.不同的水质
C.不同的饵料 D.不同的温度
14.(2021七上·营口期末)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生物因素对大多数生物个体的生活影响较小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15.(2021七上·农安期末)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6.(2021七上·农安期末)下列诗句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物影响环境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生物影响生物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
17.(2021七上·朝阳期末)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风吹草低见牛羊
18.(2021七上·河池期末)“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的是(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生物能适应环境
19.(2021七上·揭西期末)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鼠被狐和蛇捕食,兔又常被狐和鹰捕食,蛇也可以被鹰捕食。这种现象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
A.不断进化的 B.多种多样的
C.谁也离不开谁的 D.相互制约的
20.(2021七上·揭西期末)下列对生态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B.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C.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土壤等
D.生态因素是指以生物为食的所有其他生物
21.(2021七上·揭西期末)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阳光因素影响的是( )
A.鱼类的季节洄游 B.变温动物的冬眠
C.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 D.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三、解答题
22.金钱豹常常隐伏于大树上,藏在浓密的叶荫之下.它身上有许多环状斑纹,很像古钱币.它身上这种特殊的体色和形态是怎么形成的?
四、综合题
23.(2021七上·定远月考)广益校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叶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被鸟类吃了;有时候还看到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钻出一两条蚯蚓,特别是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却能引来一群蚂蚁把蚯蚓搬走;校园里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萝卜,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萝卜。
(1)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的 关系,动物间的 和合作关系。
(2)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 两类。
(3)蚯蚓的活动过程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 。
(4)“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反应了生物的 特征。
24.(2021七上·龙门期中)小丽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后,绘制了如下的概念图。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② ③
(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铁树开花 b.潮起潮落 c.火山喷发 d.飞蛾扑火 e.开水沸腾
(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4)“生活在 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环境;“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环境;
(5)生物的生命共同特征表现在 、 、 、新陈代谢等方面。
五、实验探究题
25.(2022七上·揭东期末)实验探究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土一侧。
(2)丙同学的实验 (填“遵循”或“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 。由此丁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4)进一步分析,除本实验探究的因素外,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 (写出一种即可)。
(5)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 ,减少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
26.(2021七上·阳信期末)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A)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B)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组是 。(A/B)
(2)该组同学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为了提高实验的可信度,你认为该兴趣小组还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实验更加完善 。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对金合欢生长 (有害或有利),你的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生态因素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故答案为:生态因素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答案】生物;其环境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生物;其环境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答案】环境;生物圈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任何生物群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小至一滴水,一把土,一片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森林,大至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流域,一个国家乃至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统一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环境;生物圈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②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4.【答案】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 土壤、蝗虫啃食庄稼等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测量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可见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 土壤、蝗虫啃食庄稼等。
故答案为: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 土壤、蝗虫啃食庄稼等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5.【答案】适应;影响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故答案为:适应;影响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6.【答案】生态因素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
【分析】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如阳光、温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生态因素也可以认为是环境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素,但像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因素便不属于生态因素,因为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温度、光照、气压等生态因素间接地体现出来的,它们本身对生物没有直接影响。
7.【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B.骆驼生活在沙漠上,沙漠干旱缺水,骆驼很少出汗、排尿量很少,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C.在荒漠中栽种大量植物防风固沙,体现生物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D.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9.【答案】A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人吃了这样的猪肉就会得猪肉绦虫病,在人体内生长为成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以头节固着肠壁,A符合题意。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B不符合题意。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需要密切合作,属于合作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10.【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野鸭趾间有蹼,从而增大了划水的面积,适于水中划水游泳,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生物怎样影响环境方面来考虑,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比如生活在水中的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鸟类体内他有气囊,可以辅助鸟类进行双重呼吸,从而满足鸟类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
1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包括所有的生物以及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生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概述,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2.【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分(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因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3.【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在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状态,根据题干所述,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变量应该为不同的水质,其他的因素都必须相同,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对照实验的概念和原则,在对照实验中,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14.【答案】B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A.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因素对大多数生物个体的生活影响较大,B符合题意。
CD.非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如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重要因素,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5.【答案】C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C符合题意。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生物开始萌发,因此该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6.【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A.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A不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意思是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C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7.【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春江水暖鸭先知”,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等,造成这一现象的环境因素是温度,A不符合题意。
B.雨露滋润禾苗壮,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禾苗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题意。
D.“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指风吹动草,容易看见牛羊了,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8.【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9.【答案】D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鼠被狐和蛇捕食,兔又常被狐和鹰捕食,蛇也可以被鹰捕食,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个食物网,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生物网内的各种生物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多种形式相互作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促进了生物界的共同发展。
20.【答案】D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1.【答案】C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A、鱼类的季节涸游,主要是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变温动物的冬眠主要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人参是弱光性植物,密林下阳光较少光照强度较弱,所以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主要是受阳光因素影响形成的。C符合题意;
D、仙人掌的叶刺,主要是受沙漠干旱缺水影响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包含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
22.【答案】金钱豹的这种体色和形态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是它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形成许多环状光斑,很像古钱币.古代金钱豹的体色、形态不同,体色、形态与环境一致的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容易捕获猎物,体色、形态与环境不一致的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不易捕获食物而被淘汰,这样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金钱豹.
故答案为:金钱豹的这种体色和形态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是它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3.【答案】(1)竞争;捕食
(2)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生物影响环境
(4)生活需要营养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物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1)捕食关系是指动物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而形成的关系;竞争关系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等而形成的关系。因此,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动物间的捕食和合作关系。
(2)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像上述题中的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的活动又使的土壤空隙增多,使得植物的根呼吸通畅,土壤肥力提高,这又说明生物还能改变环境。综上分析可知,蚯蚓的活动过程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4)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反应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特征。
【分析】(1)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类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类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24.【答案】(1)生命;非生物;生态因素
(2)ad
(3)细胞
(4)适应;影响
(5)应激性;生长;繁殖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环境反过来又能影响生物,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等。
(2)a铁树开花属于生物繁殖现象,属于生命现象,d飞蛾补火是飞蛾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铁制品表面锈斑增大是化学现象, b.潮起潮落 、 c.火山喷发、 e.开水沸腾 均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故ad符合题意。
(3)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了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4)“生活在 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叶退化成刺后,叶片面积减小,蒸腾作用减弱,降低了蒸腾作用,是适应干旱环境的表现,“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说明因为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是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5)生物的生命共同特征表现在应激性、生长、繁殖后代、新陈代谢等方面。
故答案为:(1)生命、非生物、生态因素;(2)ad;(3)细胞;(4)适应、影响;(5)应激性、生长、繁殖。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生物的共同特征如下: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
25.【答案】(1)湿
(2)不遵循
(3)光;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温度
(5)偶然性;误差;将鼠妇放回适宜它们生活的地方
【知识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甲同学研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根据已有经验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甲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湿土一侧。
(2)丙同学研究土壤潮湿程度和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有两个变量,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能互为对照实验。
(3)甲同学研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除了光照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由此丁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除了实验中的水分和光照外,还有温度、空气等。
(5)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本实验采用多只鼠妇,目的是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回原来的生活环境中。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6.【答案】(1)蚂蚁;B
(2)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多次重复实验
(3)有利;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植物的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高度均高于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A组没有蚂蚁,B组蚂蚁,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蚂蚁。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因此实验组是B组。
(2)该实验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的可信度,该兴趣小组还可采取多次重复实验。统计一次容易产生误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导致产生偶然现象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多实验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3)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所以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蚂蚁对金合欢生长有利。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学期同步培优练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填空题
1.(2021七上·庆阳期末)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与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 ,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答案】生态因素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故答案为:生态因素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2021七上·抚远期末)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 与 的总和。
【答案】生物;其环境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生物;其环境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2021七上·利川期中)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答案】环境;生物圈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任何生物群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小至一滴水,一把土,一片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森林,大至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流域,一个国家乃至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统一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环境;生物圈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②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4.(2021七上·利川期中)通过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得到的结论是 ,类似的现象在动物中也很普遍,请举出一实例: 。
【答案】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 土壤、蝗虫啃食庄稼等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测量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可见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 土壤、蝗虫啃食庄稼等。
故答案为: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 土壤、蝗虫啃食庄稼等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5.(2021七上·密山期中)生物既能 环境又能 环境。
【答案】适应;影响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故答案为:适应;影响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6.(2021七上·肃州期末)在生物生活的环境中,各种因素都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
【答案】生态因素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
【分析】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如阳光、温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生态因素也可以认为是环境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素,但像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因素便不属于生态因素,因为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温度、光照、气压等生态因素间接地体现出来的,它们本身对生物没有直接影响。
二、单选题
7.(2022七上·长春期末)一片草原、一块农田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湖泊 D.生物圈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8.(2022七上·长春期末)蚯蚓在土壤里活动,可以疏松土壤,下列叙述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炎热缺水的荒漠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在荒漠中栽种大量植物防风固沙
D.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B.骆驼生活在沙漠上,沙漠干旱缺水,骆驼很少出汗、排尿量很少,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C.在荒漠中栽种大量植物防风固沙,体现生物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D.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9.(2022七上·南山期末)下列各项中,生物之间属于寄生关系的是( )
A.猪和猪肉绦虫 B.七星瓢虫和蚜虫
C.蜂王,雄蜂和工蜂 D.水稻和稻田杂草
【答案】A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人吃了这样的猪肉就会得猪肉绦虫病,在人体内生长为成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以头节固着肠壁,A符合题意。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B不符合题意。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需要密切合作,属于合作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10.(2021七上·甘孜期末)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什么生活环境的( )
A.沙漠 B.水中 C.陆地 D.空中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野鸭趾间有蹼,从而增大了划水的面积,适于水中划水游泳,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生物怎样影响环境方面来考虑,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比如生活在水中的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鸟类体内他有气囊,可以辅助鸟类进行双重呼吸,从而满足鸟类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
11.(2021七上·甘孜期末)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 )
A.天空 B.陆地 C.海洋 D.生物圈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
【解析】【解答】生物圈包括所有的生物以及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生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概述,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2.(2021七上·普宁期末)"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分(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因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3.(2021七上·普宁期末)生物小组欲"探究水质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的一个变量是( )
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 B.不同的水质
C.不同的饵料 D.不同的温度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在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状态,根据题干所述,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变量应该为不同的水质,其他的因素都必须相同,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对照实验的概念和原则,在对照实验中,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14.(2021七上·营口期末)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生物因素对大多数生物个体的生活影响较小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B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A.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因素对大多数生物个体的生活影响较大,B符合题意。
CD.非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如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重要因素,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5.(2021七上·农安期末)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答案】C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C符合题意。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生物开始萌发,因此该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6.(2021七上·农安期末)下列诗句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物影响环境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生物影响生物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A.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A不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意思是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C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7.(2021七上·朝阳期末)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春江水暖鸭先知”,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等,造成这一现象的环境因素是温度,A不符合题意。
B.雨露滋润禾苗壮,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禾苗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题意。
D.“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指风吹动草,容易看见牛羊了,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8.(2021七上·河池期末)“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的是(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生物能适应环境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9.(2021七上·揭西期末)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鼠被狐和蛇捕食,兔又常被狐和鹰捕食,蛇也可以被鹰捕食。这种现象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
A.不断进化的 B.多种多样的
C.谁也离不开谁的 D.相互制约的
【答案】D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鼠被狐和蛇捕食,兔又常被狐和鹰捕食,蛇也可以被鹰捕食,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个食物网,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生物网内的各种生物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多种形式相互作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促进了生物界的共同发展。
20.(2021七上·揭西期末)下列对生态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B.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C.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土壤等
D.生态因素是指以生物为食的所有其他生物
【答案】D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1.(2021七上·揭西期末)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阳光因素影响的是( )
A.鱼类的季节洄游 B.变温动物的冬眠
C.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 D.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答案】C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A、鱼类的季节涸游,主要是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变温动物的冬眠主要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人参是弱光性植物,密林下阳光较少光照强度较弱,所以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主要是受阳光因素影响形成的。C符合题意;
D、仙人掌的叶刺,主要是受沙漠干旱缺水影响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包含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
三、解答题
22.金钱豹常常隐伏于大树上,藏在浓密的叶荫之下.它身上有许多环状斑纹,很像古钱币.它身上这种特殊的体色和形态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金钱豹的这种体色和形态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是它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形成许多环状光斑,很像古钱币.古代金钱豹的体色、形态不同,体色、形态与环境一致的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容易捕获猎物,体色、形态与环境不一致的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不易捕获食物而被淘汰,这样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金钱豹.
故答案为:金钱豹的这种体色和形态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是它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四、综合题
23.(2021七上·定远月考)广益校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叶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被鸟类吃了;有时候还看到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钻出一两条蚯蚓,特别是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却能引来一群蚂蚁把蚯蚓搬走;校园里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萝卜,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萝卜。
(1)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的 关系,动物间的 和合作关系。
(2)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 两类。
(3)蚯蚓的活动过程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 。
(4)“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反应了生物的 特征。
【答案】(1)竞争;捕食
(2)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生物影响环境
(4)生活需要营养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物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1)捕食关系是指动物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而形成的关系;竞争关系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等而形成的关系。因此,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动物间的捕食和合作关系。
(2)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像上述题中的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的活动又使的土壤空隙增多,使得植物的根呼吸通畅,土壤肥力提高,这又说明生物还能改变环境。综上分析可知,蚯蚓的活动过程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4)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反应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特征。
【分析】(1)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类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类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24.(2021七上·龙门期中)小丽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后,绘制了如下的概念图。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② ③
(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铁树开花 b.潮起潮落 c.火山喷发 d.飞蛾扑火 e.开水沸腾
(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4)“生活在 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环境;“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环境;
(5)生物的生命共同特征表现在 、 、 、新陈代谢等方面。
【答案】(1)生命;非生物;生态因素
(2)ad
(3)细胞
(4)适应;影响
(5)应激性;生长;繁殖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环境反过来又能影响生物,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等。
(2)a铁树开花属于生物繁殖现象,属于生命现象,d飞蛾补火是飞蛾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铁制品表面锈斑增大是化学现象, b.潮起潮落 、 c.火山喷发、 e.开水沸腾 均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故ad符合题意。
(3)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了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4)“生活在 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叶退化成刺后,叶片面积减小,蒸腾作用减弱,降低了蒸腾作用,是适应干旱环境的表现,“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说明因为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是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5)生物的生命共同特征表现在应激性、生长、繁殖后代、新陈代谢等方面。
故答案为:(1)生命、非生物、生态因素;(2)ad;(3)细胞;(4)适应、影响;(5)应激性、生长、繁殖。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生物的共同特征如下: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
五、实验探究题
25.(2022七上·揭东期末)实验探究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土一侧。
(2)丙同学的实验 (填“遵循”或“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 。由此丁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4)进一步分析,除本实验探究的因素外,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 (写出一种即可)。
(5)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 ,减少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
【答案】(1)湿
(2)不遵循
(3)光;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温度
(5)偶然性;误差;将鼠妇放回适宜它们生活的地方
【知识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甲同学研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根据已有经验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甲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湿土一侧。
(2)丙同学研究土壤潮湿程度和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有两个变量,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不能互为对照实验。
(3)甲同学研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除了光照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由此丁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除了实验中的水分和光照外,还有温度、空气等。
(5)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本实验采用多只鼠妇,目的是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回原来的生活环境中。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6.(2021七上·阳信期末)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A)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B)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组是 。(A/B)
(2)该组同学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为了提高实验的可信度,你认为该兴趣小组还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实验更加完善 。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对金合欢生长 (有害或有利),你的理由是 。
【答案】(1)蚂蚁;B
(2)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多次重复实验
(3)有利;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植物的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高度均高于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A组没有蚂蚁,B组蚂蚁,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蚂蚁。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因此实验组是B组。
(2)该实验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的可信度,该兴趣小组还可采取多次重复实验。统计一次容易产生误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导致产生偶然现象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多实验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3)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所以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蚂蚁对金合欢生长有利。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