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
2、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
A.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
C.皮肤和黏膜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3、下列关于计划免疫不正确的叙述是( )
A.计划免疫包括把人工培养的并经过处理的病菌接种到人体内
B.接种到人体内的疫苗是抗原
C.计划免疫的原理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D.接种到人体的疫苗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4、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后,并没得麻疹,很可能是因为( )
A.这个人可能过去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
B.这个人遗传素质好
C.这个人的皮肤起了屏障作用
D.这个人抵抗能力强
5、预防接种的目的是( )
A.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B.降低人群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C.提高人群易感性 D.降低人群易感性
6、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注射毒性已削弱的口炭疽病的病原体,它们没有发病;乙组绵羊没有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口炭疽病的病原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绵羊全部死亡。请根据以上事实回答问题:
(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绵羊第2次注射后没有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属于免疫__________ 。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作用。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C
6、(1)特异性免疫原理;(2)绵羊体内产生了抵抗口炭疽病病原体的抗体,可以将病原体消灭特异性;(3)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