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3.古代诗歌三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去做。重复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坚持下去,这样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Q
迢迢牵牛星
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
相思之作,感情基调较为哀怨。
迢迢牵牛星
诗歌借助了哪些语句来传递这份相思的伤感与哀怨呢?
迢迢:距离十分遥远
“札札”:象声词,形容织布机工作时发出的响声,静谧中的杂乱之感。
弄:写出了她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样子。
迢迢牵牛星
作者内心的情感还是什么样的呢?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
“不成章”:勤劳但无心织布。
“泣涕零如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织女相思之苦。
最后两句:反问。看似并不遥远,但无法逾越,因为思念而觉得距离很遥远,突出了织女的忧伤哀愁。
迢迢牵牛星
语言特点是什么呢?
叠词,增加了诗歌音乐美。
句句押韵,诗歌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与全诗缠绵哀怨的感情十分和谐,显得意蕴深长。
迢迢牵牛星
背景补充介绍:
东汉末年,正是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的局面,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她们的心声,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
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迢迢牵牛星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去做。重复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坚持下去,这样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寒食
韩翃
节日缘起:纪念春秋时廉士介子推而设,介子推随晋文公出亡多年,但晋文公回国后却忘记了他。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 过去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的补充材料:
韩翃(719—788),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天宝十三年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了解作者
作者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呢?
春景。
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烘托出城内春意之浓郁。
“飞”字极富动感,随风飞舞之势,典型的暮春景色。明写花而暗写风。
“斜”写出了柳枝在风中倾倒、飞舞的样子,富有动感
“飞”和“斜”的共同点,烘托的对象表面是柳和花,实际都是在写春风。
寒食
后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呢?
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赐新火,轻烟飘进了权贵豪门之家。
“传”表现出等级森严、逐一分赐。
按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顺序描写的
整首诗歌表现了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城春色的陶醉和对承平盛世的歌咏。
寒食
十五夜望月
王建
王建(768—835),唐代诗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王建是大历进士,早年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
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同情百姓疾苦,反映时政弊端。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王建
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
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后两句描绘了什么呢?
今夜人们都望着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身上?
十五夜望月
诗歌读完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冷
地白:清冷之感、澄澈素洁
树栖鸦:安静栖息,烘托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触觉写出清冷。
十五夜望月
前两句写出了中秋之月的寂寥、冷清、沉静。
后两句写了什么呢?
人尽望:中秋之夜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
“落”: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
情感:望月怀人。
十五夜望月
全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静、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比较阅读
1.在第一首诗中,牛郎织女音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织女因此感到哀伤、忧愁。在第二首诗中,牛郎织女一起闲逛银河,表现其生活的悠闲与美好。两者虽用同一个典故,但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
2.《迢迢牵牛星》主要写了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是一首相思之作,反映了当时动荡社会导致普通家庭妻离子散的黑暗现实,《天上的街市》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又借牛郎织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无限向往。
练习册
5. 不矛盾。
“迢迢”是从诗人在地面仰望星空的视角写的,自然高远;
“盈盈一水间” “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的视角和感受来写的。一远一近, 各不相同,所以并不矛盾
6. —个“飞”字,既写出了花开得繁盛,又极具动态美,描绘出春意盎然的自然风光。同时与后文“东风”相呼应,实写花,暗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