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12课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王朝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活动 内容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观看视频 《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
搜集图片 《五铢钱》《独尊儒术群雕》等
考察遗址 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
A.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C.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 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某历史剧曾在央视热播,其中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他没有( )
A. 实施“推恩令” B. 统一铸造五铢钱
C. 开凿灵渠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以下措施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实行盐铁专营
③实施“推恩令”
④派甘英出使大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颁布“推恩令”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专卖
A. B. C. D.
汉武帝统治时期,实施“推恩令”、盐铁专营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是( )
A. 巩固大一统 B. 扩大地方权力 C. 发展商品经济 D. 繁荣思想文化
要出一期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为主题的壁报,可选用的资料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历史歌谣传唱历史事件。下列歌谣传唱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选人才
③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
④仿效汉制治天下,行省制度传后世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④②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 削弱了王国势力 B. 促成了“文景之治”
C.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下表是西汉时期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据,据此可知( )
皇帝年号 公元纪年 郡级行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在逐渐解决地方的隐患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 置明师, 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 )
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 B. C. D.
汉武帝即位初期, 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 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 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 加强皇权。那么, 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 )
A. “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D. “窃钩行珠, 窃国者为诸侯”
《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 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 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 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形式多是“家书”或“遗令”,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此后各朝,上至达官下至平民,多有家训问世,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家训( )
A. 只出现在显贵家庭 B. 受儒家思想影响大
C. 形式单一内容统一 D. 满足科举考试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关系是()
A. 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 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C. 董仲舒的学说适应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
D.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1)阅读材料一并依据所学,分别简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大一统的基业中所做的贡献。
材料二 中国从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以来,就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和大一统制度。从法理上讲,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而不是联邦制或者邦联。单一制的主要内涵就是只有一个主权,中央在与地方的关系上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同时中央也有义务来帮助地方解决问题。基于这种关系,一方有难,八方来助,……所以抗疫成功。而综观国外,不论是欧盟的成员国之间,还是美国的各州之间,都无法产生一种整体一盘棋的应对机制。
—摘自《澎湃新闻》
(2)阅读材料二,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结合中外历史或现实的事例,说说这一制度的优势有哪些?
汉代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的重要时期。请你加入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做深入研究。
【主题一:巩固大一统】
汉武帝时期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领域采取诸多措施。研究小组同学对此展开深入研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这项任务。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领域 举措 作用
政治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削弱了封国势力,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视和控制
思想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经济 铸造五铢钱,均输平准 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改善财政状况
军事 大举反击匈奴 ⑤________
(2)汉昭帝始元六年,朝廷召开了会议,集中辩论汉武帝时期的财政经济政策,特别是盐铁政策,史称“盐铁会议”。请根据所学,指出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
【主题二:开辟丝绸之路】
(3)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离不开杰出人物的贡献,请从两汉时期各列举一人,并分别说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主题三:科技文化发展】
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不仅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作用,还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同时又在吸收其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上述观点。
【研究小结】
(5)综合上述研究,概括上述三项研究主题之间的逻辑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二: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武帝怎样实现大一统王朝?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据题干框表信息“《盐铁论》”“北击匈奴”“五铢钱”“独尊儒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设立太学。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军事上,大规模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上实现了大一统。C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注意掌握汉武帝的主要活动。题干关键信息“《盐铁论》”“北击匈奴”“五铢钱”“独尊儒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相关历史史实。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皇帝,为了实现大一统,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A项不符合题意;为了加强对经济的管理,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B项不符合题意;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开凿灵渠并非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符合题意,故选C项。
4.【答案】A
【分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①②③.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这些措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专营;实施“推恩令”和刺史制度,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派甘英出使大秦是在东汉,故④错误。
故选A。
5.【答案】D
6.【答案】A
【解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文化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加强思想统治,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相关史实。
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具体采取的措施分別是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实力;创建刺史制度;重用尚书、形成中朝和内朝;经济上盐铁官营,铸造五铢钱;文化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等;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曲辕犁是唐朝时期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8.【答案】B
【解析】①“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出现在秦朝;②“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选人才”出现在隋唐;③“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出现在西汉;④“仿效汉制治天下,行省制度传后世”出现在元朝。故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③②④。
本题考查的是秦汉隋唐元出现的政治制度。秦王嬴政陆续兼并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设郡、县两级,各级官员都由中央任免。这样,国家的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秦汉隋唐元出现的政治制度。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政治上大一统措施的作用。“推恩令”和刺史制度都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的过度发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正确答案为D。
10.【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西汉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要求结合所学解读表格信息。
【解答】
C.从表格信息可知,随着时间发展,地方郡国的数量到汉武帝时增加了很多。这说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削弱了诸侯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
ABD.说法不准确,且不合本题的主旨。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董仲舒“大一统”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
【解答】
①③.依据愿望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气”及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董仲舒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和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的思想。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教材,故①③正确。
②④.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是汉武帝重视儒学采取的措施;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是汉武帝推行儒学的影响,不是符合董仲舒“大一统”思想,故②④错误。
故选B(①③)。
12.【答案】A
【分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
【解答】
A.依据题干信息“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加强皇权”并结合所学可知,持“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因为这样汉武帝就可以以天命的名义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通过战争解决匈奴问题,从而,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故A正确。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与“加强皇权”不符,故排除B。
C.“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体现老子的观点,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此学说在当时不可能解决内外交困,故排除C。
D.“窃钩行珠,,窃国者为诸侯”体现了庄子的观点,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说明了统治阶级的虚伪,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D。
故选A。
13.【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有以下重要信息:“汉武帝时期”、“实行集中货币发行权和统一法币的政策”、“国营专利的实业包括盐铁和酒等”,这些是汉武帝在经济上的措施,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巩固中央集权,A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体现了儒家思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内涵,B正确;依据题干可知,家训不仅出现在显贵家庭,也出现在平民家庭,A排除;依据题干“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可见,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较为丰富,C排除;依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而科举考试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时期,因此并不都是满足科举考试需要,D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知道中国古代家训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B
16.【答案】(1)秦始皇: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的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北筑长城、南修灵渠,都有利于民族交流和巩固统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统一;设置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稳固了国家政权;在边疆地区新设置了郡县,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2)特点:中央集权制;制度优势:如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引用,对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巩固历史影响深远,结束了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局面;或汉武帝逐步消除了七王之乱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优势: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国家大一统;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解析】(1)本题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大一统的基业中所做的贡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结合所学可以归纳出,秦始皇的贡献是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的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北筑长城、南修灵渠,都有利于民族交流和巩固统一。汉武帝的贡献是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统一;设置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稳固了国家政权;在边疆地区新设置了郡县,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2)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及优势,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中国从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以来,就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和大一统制度”可知,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从法理上讲,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而不是联邦制或者邦联。单一制的主要内涵就是只有一个主权,中央在与地方的关系上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同时中央也有义务来帮助地方解决问题。基于这种关系,一方有难,八方来助,……所以抗疫成功。而综观国外,不论是欧盟的成员国之间,还是美国的各州之间,都无法产生一种整体一盘棋的应对机制”并结合所学可以归纳,制度优势是如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引用,对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巩固历史影响深远,结束了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局面;或汉武帝逐步消除了七王之乱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优势: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国家大一统;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17.【答案】(1)①颁布推恩令;②建立刺史制度;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⑤沉重打击匈奴,使其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2)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
(3)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也使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经营西域30多年。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于典籍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出去,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5)两汉时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文化;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推动了两汉社会进步。
【解析】(1)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为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兴儒学教育,加强思想统治,沉重打击匈奴,使其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2)本题考查盐铁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
(3)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班超出使西域是一个历史上的事件,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4)本题考查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位,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比欧洲测量地震的同样仪器早1700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的开通,不只是开通了商路,同时让思想上面的东西也加速了流通,丝绸之路对于佛教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历史价值,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5)本题考查三项研究主题之间的逻辑联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归纳问题。两汉时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中国文化,社会经济的繁荣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也促进了两汉社会进步。
18.【答案】(1)秦朝的暴政;休养生息的政策。
(2)西汉初年,天下初定,人民非常贫困。
(3)汉高祖: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田赋定为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4)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王朝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经济上,盐铁专卖;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反击匈奴。
【解析】【试题解析】
(1)本题考查秦朝的暴政及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可知,秦朝的暴政是秦亡的原因;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2)本题考查西汉初年的社会景象,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
(3)本题考查西汉初期统治者的治国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可知,西汉初年至汉武帝初年,社会经济非常繁荣。在此期间,汉高祖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田赋定为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
(4)本题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归纳总结。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军事上,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反击匈奴,巩固和发展了国家的统一;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广儒家教育,设太学,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他在位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