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 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是( )
A. 匈奴、羯 B. 氐、鲜卑 C. 匈奴、羌 D. 鲜卑、羌
小华编制了下列三张学习卡片,从他的学习卡片上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张骞通西域 朝代:西晋 人物:北方游牧民族 事件: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朝代:北魏 人物:孝文帝 事件: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文化
A. 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B. 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 古代民族的交融 D. 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下面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 民族交融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魏书 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
A. 平城文化落后 B. 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 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D. 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 书法艺术成熟 B. 北方民族融合 C. 江南经济开发 D. 南北政权对峙
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商业贸易繁荣 C. 政治清明稳定 D. 中外交流频繁
2021年4月,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出土的陶俑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见如图),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又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这表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状态是( )
A. 战争 B. 隔离 C. 分裂 D. 交融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B. 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 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D. 被统治者支持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了推广汉文化,不惜以清除本民族文化为代价。以下属于“清除本民族文化”措施的有( )
①禁着鲜卑服,改穿汉人服装
②禁鲜卑语,改说汉语
③改鲜卑姓为汉姓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对魏晋以来北方地区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
A.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B. 使汉族士人普遍退出政坛
C. 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D. 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魏政权统一北方的时间是( )
A. 383年 B. 439年 C. 494年 D. 222年
下图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制作蒸馍与烙饼 食用烧烤食品
A. 江南开发 B. 民族交融 C. 政权并立 D. 经济重心南移
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 )
鲜卑姓 拓跋 独孤 步六孤 勿忸于 贺赖 拔拔 丘穆陵 尉迟
汉姓 元 刘 陆 于 贺 长孙 穆 尉
A. 政权分立 B. 江南开发 C. 南朝稳定 D. 民族交融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该材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周平王迁都洛邑 B. 商鞅变法 C. 张骞通西域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到黄河流域。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材料二 魏主认为:“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材料三 少数民族的方凳、圆凳也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
(1)西晋被内迁的哪个民族所灭?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各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其中有些少数民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请举一例。
(2)材料二与哪次改革有关?“魏主”改“拓跋氏”为“元氏”意图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些生活情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这些情景的出现与材料一、二有什么联系?
读图学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2)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个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这一民族建立了哪一政权?图(2)雕刻艺术品是在哪里发现的?
(2)图(3)来自敦煌莫高窟壁画,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这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在哪一方面的表现?
(3) 这一时期的北方民族政权与南方汉族政权碰撞与冲突不断,但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融,民族关系趋于缓和。试以氐族为例,说明反映“这一时期的北方民族政权与南方汉族政权碰撞与冲突”的典型例子。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上呈现以下特点: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但最终走向统一。其中出现的统一现象有:280年,___________灭吴,统一了全国;4世纪后期,____________统一了黄河流域;439年,_________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以上填政权名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图为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胡床、椅子、方凳。
胡床 椅子 方凳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这三幅图画均摹绘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你能从中提取什么历史信息?
(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时期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分析】
本题考查前秦(氐族)和北魏(鲜卑人),要求识记掌握相关史实。
【解答】
公元376年,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灭前凉统一了北方。公元439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故 B正确。
故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依据小华编制的三张学习卡片的内容可知,小华学习的主题是民族的交融。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中原人民与西域各族的交往,特别是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晋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民族的交融。故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十六国”反映出政权分立;“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所以他探究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选B。
4.【答案】A
【分析】
本题考查民族交融,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片信息。
【解答】
A.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我国的民族之间的大融台,图一中的北魏文官所穿的汉服和图二中汉人吃胡人的食物,正是民族融合的真实写照,故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B
【解析】《魏书 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材料可知,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平城文化落后;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B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各民族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据“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北方民族融合;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石窟艺术。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石窟艺术的相关知识。
7.【答案】A
【解析】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致使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即“五胡”到隋唐时期已经汉化,与汉族无异。
8.【答案】D
【解析】据题干“2021年4月,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出土的陶俑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见如图),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又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可知,这表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状态是交融,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交融。
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交融,知道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状态是交融。
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交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时代潮流,因而取得成功;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封建化、民族交融的潮流,因而取得成功,A项正确。B、C、D三项虽然是成功的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应排除。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均属于“清除本民族文化”措施。选D。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B项符合题意。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统一北方的时间。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故选B。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情况。图片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体现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故选B。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仔细观察表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民族交融。故选D。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据题干“(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可知,材料中的“魏主”是北魏孝文帝,反映的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除材料中所述的措施外,还有穿汉服、说汉话等“去夷即华”的措施。故选D。
16.【答案】(1)匈奴族。前秦和北魏。
(2)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民族融合趋势加强。重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内迁,加强了民族交融,为了适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北魏孝文帝实行了改革,最终又加速了民族交融,所以说,三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解析】(1)本题考查西晋灭亡及前秦、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各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其中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氐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2)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二的“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魏主”改“拓跋氏”为“元氏”是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本题考查北朝的民族融合,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的情景是民族融合的体现,说明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北方游牧民族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故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是因果关系。
17.【答案】(1)鲜卑族;北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生活方式(习俗)。
(3)淝水之战。
(4)西晋;前秦;北魏。
【解析】(1)本题考查北魏,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根据图(1)和所学可知,图片是北魏陶俑图(2)《帝后礼佛图》可知,反映了我国历史上鲜卑族的精神风貌。4世纪后鲜卑族建立北魏。结合所学可知,图(2)《帝后礼佛图》是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发现的。
(2)本题考查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根据图(3)和所学可知,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在生活方式(习俗)表现。
(3)本题考查淝水之战,要求识记基础史实。结合所学可知,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建立前秦。淝水之战就是前秦与东晋之间的决战。
(4)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上呈现以下特点: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但最终走向统一。其中出现的统一现象有: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4世纪后期,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故依次顺序填:西晋;前秦;北魏。
18.【答案】(1)秦始皇。抵御匈奴。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袭扰,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要求答出修长城的两层影响)
(2)这三幅图画形象地反映出原属少数民族的坐具已开始进入中原人们的生活中。
(3)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促进北方民族交融,巩固统治。
(4)渐趋融洽。
【解析】本题考查秦修长城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可知,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秦始皇;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匈奴;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袭扰,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2)依据材料信息“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胡床、椅子、方凳”可知,原属少数民族的坐具已开始进入中原人们的生活中。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可知,此内容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北方民族交融,巩固统治。
(4)依据所学可知,我国从秦汉时期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渐趋融洽。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